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成语典故指鹿为马主要讲的是谁【文案整理22句】
admin 2023-03-11 09:24:58 文案短句 ℃成语典故指鹿为马主要讲的是谁
1、成语意思: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首先,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公元前21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秦始皇他病死了,担任中车府令的宦官赵高,他不想要让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继承皇位,想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来当皇帝,所以便和胡亥串通,想要威胁丞相李斯,并且制造出假的遗召,将扶苏赐死,立胡亥为太子。也因为这件事情,所以赵高成了丞相,并且还独揽大权,他一心想要篡夺皇位,又担心那些大臣们都不听的他的话,所以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设下圈套来试探他们。
3、 赵高指着鹿对秦二世说:“我找到一匹好马,特献给陛下。”二世觉得很奇怪,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4、 秦始皇死在途中,给扶苏的遗嘱和王玺都落在为人奸诈的宦官赵高手中。
5、安亲老师讲故事|《我爱唠叨的妈妈》开播啦~
6、131个海盗喝一杯酒多一杯,1个海盗喝两杯酒少两杯,
7、每月赠送手工卡纸、童趣贴纸;每季赠送益智玩具!
8、“我是马,你是鹿呀!不信我们去问问别人!”鹿拉着马走下舞台,找到大熊。大熊哼哼唧唧地指着鹿说:“他是马,你是鹿,一直都是。”
9、29“维京时期”是公元几世纪开始?~公元8世纪
10、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病入膏肓(蔡桓公)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1、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赵高。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2、鹿耸耸肩,也有些后悔,是得好好想个办法让马相信他才是真正的马——走着瞧!
13、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汉·陆贾《新语·辨惑》)
14、109「帽子戏法」是足球运动中的1名球员独中几球的术语?
15、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6、造句: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以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随声附和。
17、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18、新教改后,小学也特别注重古代汉语的学习。学生学习有趣的历史知识和成语典故,能够为将来更复杂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9、鹿正好从兔子身边经过,听到他的话,笑着说:“有的家伙总是自以为是,我要让他尝尝被人误会的滋味,走着瞧!”
20、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21、赵高逼上一步,大声说:“不错,这就是一匹马!陛下不信,可以问问左右大臣。”满朝的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觑。胆小怕事的,吓得不敢出声,一向对赵高阿谀献媚的,连忙随声附和说这确实是一匹千里马,也有一些耿直的大臣看透了赵高的用心,坚持说那是鹿而不是马。
-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案整理94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