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141句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文案

admin 2024-04-28 09:17:29 文案短句

一、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解释(成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拼音)mòdàosāngyúwǎn,wéixiáshàngmǎntiān(解释)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细想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4、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5、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6、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新朋友)点标题下方“135短线操盘技术”即可订阅!

8、 唐 刘禹锡

9、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

10、刘禹锡在前六句中描写了衰老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古代老人需要面对,即便是现代的老人也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说下去,那显然就是说衰老的无奈和辛酸,这显然是没有办法慰藉好友白居易的失落的。所以接下来刘禹锡便话锋一转,说起了老年的优势。

11、这首诗并不难懂,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感叹,当然是略显悲观。白居易对刘老哥们儿说(算是诉苦吧):咱俩都老了,你知道老成什么样了吗?每天早早的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早上起来都懒得梳头,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待着,偶尔住着拐杖到外面走走,干什么都没兴趣,就连新磨好的镜子都懒得照,眼睛花的看不清小字写的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回忆和想念古人,但少年时候的的事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了。最大的乐趣就是闲聊,想着还有时间和老朋友相聚。

12、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3、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1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

15、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16、在心连心,我知道我第一走进“她”就打破了的成见,“简单”、“开心”、“温暖”就这样直观的展现在你面前,没有刻意。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对陌生人有很包容的态度,允许你冒失的闯进来,冒失的发问。

1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见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桑榆:太阳落下时,余光留于桑榆上,故以桑榆晚比喻人到晚年。这两句大意是:不要说太阳西落天色已晚,它映出的绚丽晚霞仍照满西天。比喻人虽到晚年,仍可有所作为。刘禹锡在宦途之中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晚年之际,他仍精神振作,奋发有为,表现出坚軔不拔的意志和老而不衰精神。此名句可用于勉励老年人不要因年老而悲伤、叹息,而要老当益壮,继续奋斗,争取发挥余热,有所建树。

18、人老身体会日渐瘦削,衣带越来越收紧,头发变稀少戴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19、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0、桑榆,古人认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后来借指太阳,引早为人的年龄,年纪.下句是"为霞尚满天",意思是还有满天晚霞,足可有一段时间的辉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其实还有很多发挥自己余热,大可作为的时光呢.

二、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出自唐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歌原文为: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最后两句,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回应老友白居易的一首《咏老赠梦得》而作。

3、我们只专注传授135短线技术,做大牛股的发现者、挖掘者和搬运工!在市场最无情、您最无助的时候,我们做您最坚强的后盾!

4、《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

5、这首诗是刘禹锡给白居易的回诗。他们两人交情甚笃,之前白居易曾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给他,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晚年的消极悲观的情绪,“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眼看好友的情绪低落,刘禹锡便写了上面这首诗回赠白居易。

6、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出自于《全唐诗》扩展资料赏析

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出处: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

10、(“滹沱河文学”笔会作品——095)|刘卫东:凤凰台上花盛开

11、(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12、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13、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

14、古代人亦有享受天伦之乐的的“闲情雅致”,虽然这类“归园田居”式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在喧闹都市想找一处静谧的居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15、老人们是很乐意和你聊天的,他们还会告诉你许多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这时候你才知道他们也和年轻的你一样,拥有着美好的人生,拥有着精彩的生活。

16、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17、诗意中国|爱国诗人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

18、出处: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

19、第一部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诗而来的,表示了对白居易的“咏老”思想情怀的回应,说明在对“老”的看法上颇有同感。读来极为亲切。

20、■释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悲观丧气,其实老年人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余热、大有作为的时光呢!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话表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女生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家”意味着不拘束,“家”意味着温暖。这是别处锁不能感受到的,这里是存在喧闹都市中的一片净土。“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世外高人”就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呢。

2、第一部分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

3、这首诗最后两句,其实算是“用典”,因为在白居易刘禹锡之前有人已经做过了“桑榆”之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序》当中有“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之句。刘禹锡显然是受到了王勃的启发,用了“桑榆未晚”的典故。

4、即便是里市区很近,但“心连心老年公寓”还是山清水秀,空气独好。与喧闹不沾边,与城区的灰尘扬起也不沾边,似乎是与这个市区隔绝开来,可你就看见“她”在哪儿,那么近又那么远。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寻竹隐寺闻钟识寺遥,小径缘云入。日暮下山归,秋衣不知温。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

7、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

8、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

9、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10、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11、很多入住在“心连心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都会告诉我们,比起他们以前住过的几所老年公寓或者敬老院,心连心是最贴近家的感觉的。

12、诗意中国|才子姜夔:我的词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13、“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14、经历多了,自然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多了观察起来更加了然于心。

15、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非常著名的的诗人晚年的交流中,看到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之后对于晚境的不同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

16、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7、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

18、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唐代)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

19、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20、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四、莫道桑榆非晚,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诗意中国|韩愈:假使命运发给你一副烂牌

2、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日所入处。指日暮,喻晚年。

3、 经历多了,自然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多了观察起来更加了然于心。

4、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5、“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

6、“喜欢一件事(一样东西、一个地方)不需要任何理由。”这句话显然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她”有千万理由值得你喜欢与欣赏你才会爱上“她”,爱上“她”平凡外表下的丰富内心,细腻情感。

7、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8、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实际上等于退出了政治舞台;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

9、诗意中国|陶渊明:“静穆悠远”是我的诗,“金刚怒目”才是我的人

10、他们打破你的常规,也没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他们也过着平常的生活,有着自己的精彩小日子。即使是夕阳,也是天边最灿烂的一抹,夕阳无限好是因为他们阅历深厚,视野广阔,他们所绽放的灿烂是厚积而迸发出的精彩。

1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我国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1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见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桑榆:太阳落下时,余光留于桑榆上,故以桑榆晚比喻人到晚年。这两句大意是:不要说太阳西落天色已晚,它映出的绚丽晚霞仍照满西天。比喻人虽到晚年,仍可有所作为。刘禹锡在宦途之中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晚年之际,他仍精神振作,奋发有为,表现出坚軔不拔的意志和老而不衰精神。此名句可用于勉励老年人不要因年老而悲伤、叹息,而要老当益壮,继续奋斗,争取发挥余热,有所建树。收起

13、书卷搁置起来不看,是为爱惜眼睛,经常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缠身。

14、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5、诗意中国|寂寂寒江明月心:诗家夫子王昌龄

16、“晚年”是一个带着“孤独”与“凄凉”的词,我们走在路上去在意贴着“晚年”标签的人佝偻的身体和寂寞的背影。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周遭的“晚年”标签。但不意味着他们人生就真的如此落魄,如此不堪。我们看不到他人生精彩的一面所以可以妄加揣测,胡乱猜想。

17、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解释)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意思是: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细想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18、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19、刘禹锡在这首答诗中,先叙述了老年的苦况:体瘦、发稀、眼昏、病多,以至衣带渐宽,帽冠自偏,无法读书,医生常相伴。

20、诗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家国儿女情怀之杜甫

五、桑榆莫道晚,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所以阅历和见识自然而然也就丰富了,再去看人和事便不像年轻时那么难以分辨,阅人无数之后现在一眼便能看穿。细细思量其实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尝试改变自己对于衰老的焦虑和悲观,多去体会其中的美好,心情自然也就会畅快许多。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4、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头两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两句“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认识全面,充满着一种辨正思想;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末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5、——摘自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

6、诗意中国|寻找金庸:大侠虽远,江湖不灭

7、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志见示》。桑榆,用来比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两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悲观丧气,其实老年人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余热、大有作为的时光呢!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话表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诗意中国|近代抗战期间爱国诗人群像

1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1、那么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我们还是先看看白居易的感叹吧!

12、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党的事业、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奉献过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他们经历风风雨雨,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党员老干部们的历史业绩是光荣的、伟大的。而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下,在坚决惩治腐败、弘扬社会清风正气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老党员老干部的坚定支持。

13、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14、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15、 人有谁不顾虑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谁表示爱怜?

16、这两首诗可以看成两位老人,也是两位老诗人之间的交流,一个是感叹,另一个是感慨。白居易是感叹,刘禹锡是感慨。

17、这个境界到了晚年,必然会变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8、诗意中国|李白:千百年后,有谁还记得你飘逸的身影?

19、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之后;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两人又是诗坛宿将,自然少不了诗歌唱酬;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更免不了同病相怜。

六、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刘禹锡说:是啊,有同感!人生谁能不老啊!老了之后有谁可怜呢?人老了越来越干巴,衣带越来越短,头发快要掉光了连束冠都扎不紧了。怕眼睛太累基本上就不看书了,经常针灸就为了多活几年,这些都能理解,但是咱也不能太悲观了,咱们有优势啊!经历的事情多明白事理,一辈子阅人无数已经让我们看人就像看山川河流一样一目了然。仔细想想不也很有收获吗?往好处想,不就坦然了吗?

2、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已近傍晚,太阳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3、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曾经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上、在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他们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建议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发展仍然有重要影响。只有充分发挥老干部们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让他们充分发挥余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给年轻干部做好榜样、为年轻干部提供帮助和支持,把优良的传统、先进的品格、宝贵的经验、积极的精神传递给年轻干部,才能把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此诗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

5、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6、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7、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8、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灸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原句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全文如下: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10、白居易的感叹的确是伤感了些,也消极了些,但是,却道出了晚年的无奈。作为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的无可奈何的诗句,自然要宽慰一番,所以,刘禹锡的“回信”写的比较平和,用对于人生易老的坦然面对和乐观心态给老朋友白居易“宽宽心”。这首诗的核心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诗是这样写的:

11、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诗而来的,表示了对白居易的“咏老”思想情怀的回应,说明在对“老”的看法尚颇有同感。读来极为亲切。

12、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3、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14、细细想想老也有老的好,尽情放松自然会心情畅快无挂牵。

15、诗意中国|初唐诗极简史:春花初绽,春水初生

16、人有谁不顾虑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谁表示爱怜?

17、(老朋友)点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或发给朋友!

18、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19、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20、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1、诗意中国|中唐诗极简史:一个王朝的深秋

2、红罗山书院,遇见即是欢喜

3、(第一届“滹沱河杯”乡愁散文诗歌大赛—208)|刘卫东:母亲河的风采

4、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便是这么一位身老心不老的人,他性格坚毅,绕有豪猛之气,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所以他也被世人誉为“诗豪”。而他的豪同样也体现在他对于衰老的态度上,他有一句诗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诗。不少人对于其中“桑榆”二字的理解是“桑树榆树”,但实际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那这句诗中的“桑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走进整首诗一探究竟。

5、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年轻的时候,白居易的诗多数都是比较悲观的,包括《琵琶行》,《长恨歌》。但是刘禹锡得诗就显得要豪放的多:

7、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为”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没有实际的意思,“霞”,晚霞。“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已近傍晚,太阳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8、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世阅人而为世”。

9、白话译文: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10、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头两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两句“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认识全面,充满着一种辩证思想;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末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1、(出处):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2、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13、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5、诗意中国|哪怕霜华尽染,愿你温暖如初

16、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17、全文: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8、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19、最美不过夕阳红,人生最绚烂的时刻应当如同夕阳漫天,灿若光华。那是老年时,越活越精彩的应有的人生。

20、这是过了花甲之年的刘禹锡写给诗文至交白居易的一首答诗。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一种对衰老的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则借绚丽的晚霞为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积极精神。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其实还有很多发挥自已余热,大可作为的时光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