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论语原文及翻译简短【文案整理35句】

admin 2023-03-11 09:26:01 文案短句

论语原文及翻译简短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

2、(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3、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4、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翻译)

5、(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6、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8、(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9、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翻译)

10、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简短)。

11、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翻译)

12、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学云。"

13、(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4、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翻译)

15、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翻译)

17、5子曰:“道(⑴)千乘之国敬事(⑶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8、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年,使郑国能够在晋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得到尊敬和安全。②行己:自我修养。

20、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翻译)

21、(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2、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

23、(注释)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24、(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6、(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 “不惑”:不迷惑 “天命”:上天的意志

27、(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28、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翻译)

29、(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0、(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32、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33、(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4、  有子说:“那种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