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论语原文译文【文案整理46句】

admin 2023-03-11 09:26:12 文案短句

论语原文译文

1、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翻译)(论语原文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论语原文译文)。

5、(译文)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6、试译:孔子说:“大道推行不开,乘木排出海吧。跟我走的,大概是仲由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孔子说:“仲由啊爱猛打猛冲,这一点超过我,可惜不善于取舍裁决。”

7、(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译文)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9、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翻译)

10、(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ǎn):少。(3)与:同“钦”,语气词。

11、6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试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又勤奋学习的人。”

13、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翻译)

14、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5、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6、(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7、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翻译)

18、(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19、14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20、试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最挂念的只有一件,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好,不要得病。”

21、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2、(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2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5、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7、(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28、(注释)①社:土神。这里指得是社主,即土神的牌位,用木头制成。哀公问用什么做社主好。②宰我:孔子的学生,名予,字子我。③夏后氏:夏代。④咎:追究。

29、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0、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1、(译文2)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32、(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感。”

33、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翻译)

34、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翻译)

35、(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36、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7、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然则从之者与?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3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翻译)

39、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40、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翻译)

41、(注释)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4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翻译)

43、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44、试译:孔子评价仲弓,说:“那杂毛牛的仔儿毛色纯红,两角整齐,虽然有人不想用它来祭祀,山神河神又岂能弃它不顾呢?”

45、25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