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61句《枫桥夜泊》全诗意思文案

admin 2024-05-08 09:39:45 文案短句

一、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意思

1、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2、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3、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

4、尽管他们想以悲壮的诗篇去感动后人,我在暗忖,一代代无声的过去,前人感动后人,后人踩着前人,果真是文人相重吗?

5、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6、传到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思,就是一种意境,就是一种静悄悄中悠远的感觉!翻译:诗人没考起功名,在万念具灰的情况下,乘船归去,夜晚留宿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下,在半夜的时候,诗人无心睡眠,辗转反侧,听到不知何处想起钟声,飘到了船上

7、近年重建普明塔院,仿唐宝塔气势雄伟,结束了寒山寺600余年无塔的历史。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钟”为仿唐式的古铜钟,总重量为108吨,钟高5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18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字,钟面上总共有铭文70094个字。大钟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整个钟体造型浩大、厚重、秀美,是一件反映当代中华梵钟文化的艺术珍品。

8、喜爱阅读,获阅读马拉松比赛嘉兴赛区第一名;热爱书法,获第十届国际青少年硬笔书法比赛特等奖;酷爱古诗词教学,曾在江浙沪诗词大赛中获奖,参与开发的校本教材《走近国学,相约经典》获嘉兴市一等奖。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继

10、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1、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2、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13、(普明塔—寒拾殿—藏经阁—钟楼)

14、小清河情思(推荐报刊发表)

15、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字面意思是说,月亮缓缓地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16、“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17、第六块碑是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的作品。1981年冬,时年86岁高龄的画家把自己关在房内约5个小时,用整个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枫桥夜泊》。刘老完成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认为不亚于俞樾所书。根据刘老生前愿望,这块碑于1994年镌刻完成后置于寒山寺碑廊内。

18、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寒山寺(图1)

19、那天下午二时许,我们在饭店门外登车,沿途向西郊出发,车子一直傍依苏州运河向前行驶,一路微风轻拂风轻拂,绿荫处处,使我们的游兴倍增。

20、一般寺院的大门都是面朝南开,而寒山寺的山门却面朝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布局。一位长者释惑解疑:京杭运河南北流向经过苏州就在寒山寺的西边。古代年间,水上交通日益发展和繁忙,为了方便商人、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大门就朝河边开了。寒山寺是佛教圣地,山门朝西开,还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的意思,因为佛祖在西方极乐世界。

二、《枫桥夜泊》全诗意思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诗人夜晚住宿在枫桥的船上,夜深之时忽然听到远远的传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敲钟声。

2、(诗词学堂)绝句作法:比对法

3、院内的围墙碑廊上,醒目的碑刻书法遒劲古茂,追风逐云,流转顿挫,风格迥异,但内容全是张继的诗《枫桥夜泊》,成为寒山寺里的一大特色景观,给佛教文化增添了永恒的魅力。

4、(诗词学堂)诗词创作中的诗眼

5、作者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通过这首诗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首诗是写愁的代表作,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了此诗,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成为游览胜地。

6、大殿后测东南角悬挂的这口大铜钟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赠送的,铜钟高80多厘米,直径近70厘米,周围铸有阳文汉字《姑苏寒山寺钟铭》,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

7、(诗词学堂)绝句作法:点晴法

8、不,我忘不了。单是念到“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我心已百转千回。

9、董乡文学网络主编:乡韵乡情

10、寒山别院是1993年修筑的,满园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怕,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晖映。园中的那座松茂亭内,于1993年立了一块碑,碑文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30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1956年,他的女儿李星华将这幅原作捐献给国家,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年间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11、此时,我才顿悟出,来这里不仅仅是游览观光一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刹,更是来欣赏品味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千年画卷。

12、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13、跟随同游者的脚步沿枫桥街奔向寺院,这是一条不太宽的商业街,路两侧排列着高高矮矮的饭店、商铺。路是青石板铺的,石板呈矩形,中间横行排列,两侧纵向铺就,石面已经磨得很光滑。它告诉我,每天都有许多南来北往的人纷至沓来。我突发奇想,唐代诗人张继是否也从这条路走过?不知不觉走到了丁字路口,往左转弯向西走,路变得宽敞起来。走到路西头右拐,不知谁说了声:“到了。”抬头一看,山门前耸立着一方黄色照墙,墙上饰有游龙脊檐,墙壁青石上刻着三个笔力苍劲的大字:“寒山寺。”

14、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16、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夜泊枫江作者:张继(唐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18、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9、北宋翰林学士殉国公王珪(1019—1085年)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石刻,为张继诗第一石,可借此碑早年失传。为恢复历史遗迹,弘扬民族文化,在海峡两岸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于1996年用王珪字迹集成的张继诗第一石又重立于普明塔旁。这要感谢台湾博斯年图书馆,他们无偿慷慨惠赠3000余字的王珪手迹墓志铭拓片,经苏州著名书法家费之雄集字,苏州碑刻博物馆雕刻艺术家时忠德重刻,又向世人展示了张继诗第一石的神采,为了解王珪书体特征和风格提供了实物。

20、博兴古树述略(推荐报刊发表)

三、姑苏城外寒山寺全古诗

1、“姑苏城外寒山寺”出自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夜泊枫江》,全诗原文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白话文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2、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拾塑像背后嵌有千手观音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

3、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现在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4、我们先登塔远眺。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后600多年来寒山寺一直无塔,建塔是寺僧们的心愿。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塔高2米,5层,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铸镀金,高6米,重12吨,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塔外四周挂有108个风铃,塔内各层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临。登上宝塔,东可望苏州古城,南观苏州新区和大运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狮子山,吴中美景几乎尽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廊间可观赏古代名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5、寒拾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

6、(景区概况—寒山别院)

7、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8、接着我们来看看左侧的五百罗汉堂。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镀金五百罗汉,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观音铜像,高5米,重5吨,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于1995年落成。

9、(诗词学堂)比学格律更重要的东西

10、总编|陈松涛编辑|楼秋红

11、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下卷收录张继此诗,题名为《夜泊枫江》。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收入此诗,诗题作《枫桥夜泊》。

12、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13、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14、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说他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15、(诗词学堂)绝句作法:溯因法

16、(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十八罗汉像—大铜钟)

17、张继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秋天的夜晚,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旅愁的客子,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意境清远的小诗。

18、与大钟同时奠基的大碑,号称“中华第一诗碑”,主体高度为9米,总重量为3188吨。其中,碑帽高64米,宽5米,厚46米。碑身高26米,宽3米,厚3米。碑座高2米,上沿宽07米,下沿宽27米,上沿厚60米,下沿厚80米。碑的正面,镌刻有清俞樾所书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一首,共28个大字,45个小字,最大的字为0.8×0.8米。在大碑的背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共289个字。大碑上共雕刻有28条蛟龙。大碑矗立在一个水池中,以寓意张继夜泊枫桥时,水波涟漪,渔火点点的情景。

19、这是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后两句。这是一篇描写羁旅情思的传世名作。人在旅途,远离故乡,夜晚停泊在异地他乡的江面上,心中自然充满乡愁。江边的枫树黑黝黝的,江中一点渔火若明若暗,与难以入睡的诗人无言相对。好容易睡去,半夜又被寒山寺中传来的钟声惊醒。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再去看江村桥和枫桥,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弥漫着淡淡的忧郁与感伤,如泣如诉,读来给人一种悲怆的美感。

20、(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四、夜宿寒山寺全诗

1、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寒山寺诗碑高约5米,宽约1米。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