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83句描述橘子洲风景文案

admin 2024-05-09 10:01:17 文案短句

一、描写橘子洲伟人词句

1、词人的笔下描写了哪些意象,词人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意象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师:严酷的苦寒之中,词人描绘千万里冰雪覆盖下的山河之美。“山舞银蛇”的舞动看似柔美,但并未影响整首词豪迈的气魄,这恰是作者以胸襟的开阔和精神的高度来诠释时代内涵,构成视通万里的精神视野。

4、生:词人在被通缉的情况下,依旧淡定从容,身上有一种自信,形象更加高大了。

5、参考资料:沁园春·长沙-百度汉语

6、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7、生:鹰可以在长空中搏击,鱼儿可以在清澈的水里自在地游动,这些都是大自然充满生机的深秋景象。或击或翔,都是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状态。

8、师:在诗词中,全篇的最后一句被称为结句,又称尾句、落句、末句等。词人写词,词评家评词,都十分重视结句。清代韵学家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着一实语,败矣。”对于《沁园春·长沙》的结句,我们也可以根据沈谦的见解来鉴赏。如果本词的结句是“着一实语”,也就是直白的表达,应该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9、意境博大。读毛泽东诗词的最鲜明体验就是感觉毛泽东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是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能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10、毛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自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骨健,艳美洒脱,结字小疏,字间多不连,但气脉通畅,墨润有余,肥瘦合宜,无奇大奇小之字,无奇轻奇重之笔。

11、同学们,请欣赏这幅书法作品,这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作品《沁园春·长沙》,他除了有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的称号外,他还是一位诗人、书法家。不打开课文,大家能尝试着把这首词朗读出来吗?如果能,请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如果不能,稍后再打开课本对照这幅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12、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怅”表面上是惆怅,但词人骨子里爆发出的是满怀豪情,面对橘子洲头壮美秀丽景色而由衷感叹。词人越是为无限美好山河而惆怅感叹,越能显示独身一人站在橘子洲头的伟岸形象。

1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4、生:“竞”字突出了寒秋湘江万物竞相奋发的生命力,确实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可见,“景”已经与诗人内心的“情”融为一体了。

15、师:你觉得开篇起调的“独”作孤独讲?

16、刚发的嫩芽儿,也争相亮出其不同的风采。无论岁月如何相催,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1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8、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19、《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明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本词的诗眼,由前文写景转入抒怀。在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中不禁触景生情,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的革命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将来而进入了深处的沉思——“怅”。继而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联系当时的局势,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了。为下文揭露文章主旨作铺垫。

二、描述橘子洲风景

1、雕塑工程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雕塑高度为32米,基座至肩部高度为15米,长83米,宽41米,雕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外表材料为花岗岩石材。

2、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最初驱使他们一往无前的原始动力是什么?是一个人在心灵深处所能感受到的伟大的呼唤!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平凡之中,就像一只狮子生活在羊群中一样,透过这平凡,如果你能感受到某种伟大声音的呼唤,能够在这呼唤声中感受到某种让你的灵魂燃烧的东西,那么你无疑就是一个具有狮子般勃勃雄心的人。

3、师: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思路很好。能具体分析吗?

4、生:老师,我们有补充。“争”“击”“翔”三个动词的运用,巧妙地写出了航行的奋力搏杀,竞相急驶;雄鹰盘旋高空,矫健翱翔;鱼儿遨游自得,怡然自乐。这是词人的工笔细绘,让读者从静态的神韵美跳进了生机勃勃的动态美。

5、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词作的上阙,揣摩了词人炼字炼句的妙处,欣赏了革命年代的湘江秋景,体会到了词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同学们,刚进入高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问题,高中阶段课业繁重,竞争压力大,大部分同学住校,开启了群体生活,一开始很可能很难融入,大家性格各异,家庭生活也千差万别,可能不能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像青年毛泽东一样,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既来之则安之,从容淡定积极地面对新生活!

6、师:不错。所以作者所见的湘江,既有空间上的“寥廓”,也有时间上的“流逝”。起句与结句一对照,我们发现“人”与“江”构成了这首词最重要的艺术形象。结句呼应了起句中的艺术形象而更有动感、更见气魄,以问句的形式,像在自我勉励,又像在召唤战友,期许同学少年不负韶华,勇立潮头,承担使命。宋代词评家张炎在《词源》中说:“(词)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沁园春·长沙》确是“一句一字闲不得”,而“末句最当留意”!

7、师:一代伟人傲然挺立于橘子洲头,词人会想些什么呢?

8、师:所以,本词起句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观察者的形象,湘江是他观察的对象。“湘江北去”一句,大家有何联想吗?

9、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0、生:好。湘江秋景图生机勃勃,充满动感,但有了人的搏击与奋斗就更完整、更有气势了。

1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2、长沙的沿江风光,到处是柳绿花红,到处是百乌争呜.千乌竟飞.啊!你看那儿还有喷泉.哗,喷泉起来了!音乐也踉着响了起来.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歌,喷泉也和着音乐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疾.一排排喷泉有节奏的喷着,时高时低,高时,微风吹来,顿时抛撒万斛珍珠,落地时溅起千朵银花,低时,十分富有弹性,像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小孩子,我们再向前走,在草丛边看见了几块石头,我看见每一个诗碑石上都刻着一首诗.我最喜欢的诗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PPT展示“竞”的字形、构造)

1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5、生:“竞”字理解为“竞相”,确实形象生动,让人眼前浮现出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湘江秋韵图。逢秋抒豪情,也只有伟人毛泽东有这气魄。

1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7、每期选稿四篇,在选中的稿子尝试建立联系,力求反映某个教学观点或变革方向。

18、(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9、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0、生:词开篇点明季节是“寒秋”。寒冷的秋天,冷风索索,更加让人感到寂寞。

三、赞美橘子洲

1、要是是打个的士,也就十到十五元左右就可以了步行的话,也毗邻.可以沿着五一路往西走,往湘江的方向,上五一大桥,在桥中间下去,就到橘子洲头了.可以边走边欣赏沿途的景色,风光还是不错的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很感谢

2、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3、追问:从这两幅画面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意境?

4、一代伟人毛泽东,用他那经天纬地的救世雄才带领中华民族走上革命胜利的道路,他驰骋万里江山,吞吐千古豪情迸发出气势如虹的文思诗情感动了代代中华儿女。文史大家高亨称其诗为“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5、只要爱学习,摩的司机也能学好英语。

6、长沙,南连衡岳,北枕洞庭,居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京豫唇齿,黔越咽喉之称。她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尤以春秋时节最为明媚:湘江流过,城分东西;麓山屏立,秀如翠玉;橘子洲横卧江心,唱出长岛人歌;浏阳河曲绕城北,因伟人而留名。在全国,像长沙这样,集山、川、湖、岛于一身的美丽城市是少有的。

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8、仔细研读词作,同学们在疏通文意后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话的结构有没有疑惑,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别扭?

9、福建泉州市第七中学黄颖

10、五一广场离那边很近的啊,到橘子洲就是过个桥,地铁2号线,橘子洲站下。至于橘子洲去岳麓山,还是打车吧,坐公交地铁都得走不短的距离,打车也就起步价的样子。

11、(生齐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2、师:词人以一个“竞”字说明万物为生存、发展而不停地“争”“击”,不停地“翔”,这是自然万物的生存法则。“竞”可以理解为副词,竞相。

13、师:古人怀秋,常以悲秋、伤秋为主,但也有人慨叹“秋之浓烈、秋之力量、秋之动感、秋之气魄”,这便是伟大词人毛泽东的“独立寒秋”。词人笔下的传神秋韵一洗萧瑟,摇落变衰之感伤,换之以万物蓬勃奋发之情状。同学们能在文中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吗?

14、《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15、师:词中的“霜”正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霜”,是秋色秋韵的代名词。古人用的“霜”字并非指“霜”本身,而是指经“霜”变成各种颜色的“万类”,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秋景,“霜天”也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才好,这才符合词人心中的湘江两岸秋色的特点。

16、这两句有名的诗,是写他年轻时游泳的情形,展示了他的自信人生和英雄气概!

17、课文插图导入(PPT展示)

18、生:“万类”是词人对眼前所看到的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等眼前之景的总括,由眼前之景扩展到世间万物。

19、生:老师,这一句好像化用了祖逖北伐途中“中流击楫”的典故,也表现了同学少年的报国之志。

20、三月风情陌上花,草长莺飞柳色新。最是一年好风景,春风又绿橘子洲。在不经意间,春天向我们走来,世界从冬眠的美梦里苏醒,被丰盈山水环绕着的橘子洲,花开成海,春光无限,春意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把最柔美的春色融入你的心田,想见你,用一百种风情.......橘子洲地处碧波浩淼的湘江之中,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状如一个长长的半岛,洲上林木众多,环境清幽,四时之景,各异其趣。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是这样一首千古名作,让橘子洲蜚声中外,美誉广传顺德协达。洲以人传,诗壮名城。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凌袅袅碧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四、描述橘子洲头的句子

1、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毛主席的书法遒劲有力、豪放洒脱、大气磅礴,举国闻名,人们在惊异他书法的同时,也感叹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下面请大家齐读词作,结合随文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4、橘子洲的焰火宴是我认为最美的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同时绽放,美不胜收,以前每个周末都会放一次,可是如今国家为了减少污染,现在应该只有节假日才能看到了。

5、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词作豪迈的特点,学会从意象、炼字选词、构思、情感等多个角度鉴赏诗词。

6、你直接上湘江一桥,在中途你会看见有一个旋转公路,直接下到橘子洲,至于轮渡嘛,好像现在没有了唉,不过你最好是星期六晚上去那时候晚上00左右开始放烟花,很好看的,最好带你女朋友啦

7、文章体例为课堂实录,字数1800左右。

8、生:“中流击水”不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个场景中的一部分吗?同学少年也是“万类”之也在尽展自由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

9、这是诗人自己的言志诗,在有限不一般的人生中去实现自己宏伟的人生理想。

10、朗逸PLUS的前排空间个人觉得非常好,而且座椅的包裹性特别好,座椅整体偏硬,不是那种软踏踏的座椅。

11、生:由此看来,“浅底”与“漫江碧透”不构成矛盾,也是作者以开阔的胸襟去发现,才可能实现雄阔的精神视野。

12、师:不错。但上阕对湘江秋景的描绘以“万类霜天竞自由”收结,似乎笔锋一转,描写从景物转到人物,情绪由激越到深沉。而当“中流击水”句一出,峰回路转,又接续上湘江秋景图的气韵。同学少年击水形象的出现,使湘江秋景图更添神采;“浪遏飞舟”的夸张,凸显在自然万类中唯有人才有最伟大的抱负和不凡的力量!

13、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突出表现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

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5、“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青年毛泽东常会与同学好友到洲头搏浪击水。现在正是秋收时节,硕果累累的桔树一片金黄,这时你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一定是心旷神怡。

16、生:“翔”字有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表明鱼在水中游得自在。

1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8、1936年,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面对苍茫大地、壮丽山河,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沁园春·雪》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19、师:说得真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大家说到了一个术语:意象。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外在景色物象的有机结合。正因为作者心中是明亮而充满力量的,所以他笔下的景物也充满了生机勃勃,一扫过去我们咏秋时的衰败颓废。无数革命志士正在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们来看一段背景介绍。(PPT展示)

20、师:“独”字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大家回顾一下,看看能想出多少诗句。

五、赞扬橘子洲的美句

1、岁月悠悠,斗换星移。古老的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经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积累,又增加了伟人故里,革命胜地的美誉。如今,作为湖南省会的长沙,已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商贸和旅游中心,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620万勤劳智慧的长沙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把它打造成日新月异的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商贸之城、动漫之城、娱乐之城。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商业城市。

2、生:回答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明确指出主宰国家命运的是“同学少年”。

3、追问:你为什么这么选,请说说你的理由。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