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文案整理71句】

admin 2023-03-13 09:06:27 文案短句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

1、如果齐﹑魏两国长久攻打不休,必然会国困民穷,强大的秦国就会乘机获利。”齐王听到这个意见后,立即打消了进攻魏国的念头。出自《战国策》

2、周代楚人熊渠子是个射箭能手。一天夜里,他走在山路上,在黑暗中,见路边有一只老虎伏在那里。他一箭射去,那老虎一动也不动。走近一看,才知是一块大石头。箭射进了石头,连箭翎都几乎看不见了。人们议论说,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力气很大,而且是由于他的精神集中,以必胜的信心去制服对方,才出现了金石为开的奇迹。

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想:不爱读书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真谛的。我爱上读书,还得从小说起,六岁时,我就学完了所有的拼音,尽管学得比较扎实,但要想读一连串拼音还是感觉力不从心,所以,读拼音读物就感觉很累。我的妈妈特别有耐心,只要一有空,准会坐在旁边陪着我一起读。有时候,读完一句话,都要花上好长时间,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我多么希望妈妈能读给我听啊!可是妈妈总是说:“如果你自己能看了,就随时随地可以看。拼音读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在妈妈的鼓励和鞭策下,我就学着自己读带有拼音的书籍,有时看完一本小人书要半天时间,可我总是饶有兴致地读着。因为速度慢,常常一本书读完,里面讲些什么都记不清了。这时妈妈就建议我再看一遍。(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

4、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5、  李真感觉人们怀疑他的技术,就疾步冲进家中,拿出弓,小跑了出来,众人见他的弓是破旧的弓,立马又热闹起来。有人大笑起来,更有甚者,用恶语嘲讽李真。李真也不恼,而是在百步外的一棵杨树上的一片树叶上画了个标牌,那个年轻人感到不妙,便对李真叫道:“你疯了吗?居然在那么远的地方做标!”李真也不回答,立马张弓搭箭,正好射中了那片叶子,那片叶子比那棵树整整远了二百五十尺!(旧时五尺等于现在的一米)

6、晋代,有个叫许逊的人,曾当过旌阳县令,时常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仙人一般,老百姓称他为”许真君”。  

7、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回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比喻抄袭或改头换面答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的文章。

8、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9、(只考虑公家的利益而没有自私的打算。例:这个人非常大公无私,所以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10、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11、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12、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是个贪官。为了给他敲敲警钟,人们联名写信,状告他手下的一个主簿。告状信上列举的罪行,件件都与王鲁这个县令有牵连。心慌意乱的王鲁,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写下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思想:“你虽然打草,我已经惊蛇。”

13、(提示)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爱好它。

14、(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15、无数鲜活的事例在告诉我们:正确的位置能使我们实现价值。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面具从而迷惑了我们的眼睛,此时我们需要的正是执着地揭开它寻找到属于自我的位置。

16、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17、一位少年公爵将一块宝石献给了女王。在年幼的他眼中这仅是一块很漂亮的石头。多年以后,昔日的少年已经长大,明白了那块稀世宝石的意义。当他再次见到女王时,他请求能够欣赏一下宝石。女王欣然同意。公爵在欣赏完毕后,恭敬地将宝石举过头顶,单膝跪下向女王说道:“今日,我已不再是懵懂小儿,完全了解了这块宝石的价值。请允许我再次把它献给您,不作为儿童的玩物,而是作为一件稀世之宝,仅有这样才能配得上我对您的感激和尊重”。

18、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19、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21、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2、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幼办事勤快。他当了皇帝以后,主持朝政仍然很勤勉,处理问题十分用心。他经常与大臣﹑公卿﹑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的办法,直到半夜才去休息。太子看到父亲这样操劳,就劝他说﹔”您虽然有大禹﹑汤武那样贤明,但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性之福,希望您爱惜自己的身体,保养好精神。”刘秀说﹔”我喜欢做这些事,并不觉得疲劳。”  

23、(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比喻后来的人超过先前的。例:科学研究中从来是后来居上,这是因为后来的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

24、大家好,我叫xxx。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白求恩》。

25、一位少年公爵将一块宝石献给了女王。在年幼的他眼中这仅是一块很漂亮的石头。多年以后,昔日的少年已经长大,明白了那块稀世宝石的意义。当他再次见到女王时,他请求能够欣赏一下宝石。女王欣然同意。公爵在欣赏完毕后,恭敬地将宝石举过头顶,单膝跪下向女王说道:“今日,我已不再是懵懂小儿,完全了解了这块宝石的价值。请允许我再次把它献给您,不作为儿童的玩物,而是作为一件稀世之宝,仅有这样才能配得上我对您的感激和尊重”。

26、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27、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28、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这只青蛙在晒太阳的时候,看到一只路过的海鳖。青蛙就对海鳖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跳跳玩。  

29、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30、是的,我们不能改变风,改变不了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31、东汉末年,江东一带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人给汉献帝送信,建议调走孙策以免后患。不料送信人被捉获,孙策大怒,绞死了许贡。许贡有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复仇。趁孙策在丹徒西山行猎的机会,突然向他攻击,孙策脸上中了一箭。  

32、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33、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34、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35、果然,读第二遍速度快了许多,而且书里的内容也清晰起来。我喜出望外,立刻投入到了下一本书的阅读中。就这样,我读的拼音读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厚。《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我都喜欢。每读完一本书,我都受益匪浅。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文学类的、百科类的,历史丛书,小说故事,只要能读懂的,我都爱看。小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诗歌唤起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话让我感受到美与丑、真与假……

36、没过几天,这个傻子就把方向弄反了。到南方去,就应该朝南方驾车,可这个傻子却将车子朝着北方赶。这时,有个认识他的好心人看到了,就跟他打招呼:

37、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

38、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那个窃贼自知被发现,便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实请罪。陈实说﹔﹔”看你的相貌,不像个作恶的人,想来你是由于贫困才来干这种事。”说罢,就拿出两匹绢送给他,让他回去了。出自《后汉书》

39、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尤其善于使用斧头砍削木器,所以人们认为在他的门前舞弄斧头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明代诗人梅之涣讥讽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40、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41、(提示)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42、宋太宗借机杀了他笑容可掬三国时期,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楼上弹琴。

43、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绝对不能像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贬低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44、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45、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46、中国梦就是我们自己的梦想,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和我们说过,日本人很坏,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日本人来到南京烧、杀、抢、掠,屠杀了我们二十多万人民。因为当时的我们没有那么强大,现在我们终于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随着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可以保卫了自己的领土。看来,只要我们国家强大,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爱国。

47、(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比喻自告奋勇或自我推荐。例﹔竞选就是竞选者向选民作毛遂自荐。)

48、如今又到了寒意袭人的十二月,大江小学第十三届“读书节”也翩然而止。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第十三周升旗仪式上李老师讲的成语故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读过很多的成语故事,而且会说很多的成语。但是你知道成语是怎样形成的吗?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49、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50、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在称王称帝,争夺天下。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  

51、战国时,齐威王经常通宵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楚国乘机出兵进攻齐国。齐王派人去赵国请来救兵,才解了齐国之围。  

52、汉语中有很多的成语,它们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都喜欢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然而你是否知道,不少成语背后都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揭开一个邯郸成语典故“小题大做”的面纱,共同体验它背后的魅力。

53、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54、(擦亮眼睛去看,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一个人,改变旧的看法。例﹔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我们对他必须刮目相看了。)  

55、我爱我班,就像我爱我家;我爱我班,就像鱼儿爱大海;我爱我班,就像树木爱土地一样。这都是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手牵着手,永不分离。

56、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7、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58、(屋梁上的先生,常用来指窃贼。例﹔他从前贫困的时候﹐为生活所迫﹐做过几次梁上君子。)

59、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很了不起。其实,我们的班级就像我们的家庭,需要去爱它、去珍惜它。让我们一起去爱我们的六(4)班,珍惜这最后一年的时间,行动起来。加油!

60、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61、一件事情,没有踏出第一步,那你就永远没有前进的机会,可能许许多多因素让你顾虑、担心,这都是必须会有的现象,可是你会不会因为这些担心的事情而把自我绑再原地而不愿意前进呢?一个目标,你必须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也才有机会去完成你要完成的事情,没有第一步,以后几千几万步都是空谈的天马行空。

62、楚国使臣说:“不进贡特产,确实是我们的失职。至于周昭王淹死的事情,楚国是不能负责的。如果您要问罪,请您自己到汉水边去问吧!”

63、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64、吕蒙从此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都督鲁肃,平素对吕蒙有些轻视,后来,经人劝说后,才勉强去拜访吕蒙。吕蒙热情招待他,并问鲁肃此次去新驻地对防守有何打算﹕鲁肃满不在乎。随口答应道﹔”尚未考虑,到时候看着办吧。”吕蒙批评了鲁肃对待职务不严肃的态度,同时献计五条,当场提笔写出。  

65、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农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特别辛苦。

66、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的。要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变化,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67、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68、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说:“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一片哗然。

69、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70、(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比喻后来的人超过先前的。例﹔科学研究中从来是后来居上﹐这是因为后来的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