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说端午节快乐合适吗【文案整理79句】
admin 2023-03-14 08:48:57 个性说说 ℃说端午节快乐合适吗
1、用河水洗脸。端午一早起床,是要用河中的流水来洗脸洗手的,这也是可以祛病保健康的意思。
2、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带有浓烈的悲壮色彩,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宜说快乐,要说安康。
3、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4、在过去人们心目中,端午是祛病除疫的节日,五月是整个炎热夏季的开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故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5、但是赛龙舟本就是快乐的活动,吃粽子也是幸福圆满的感觉,难道不“快乐”?(说端午节快乐合适吗)。
6、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7、第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几年来流传至今国民已赋于其丰富的内函。节日期间祖国上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家家户户包制各种馅料的粽子,年纪大的人还要在煮粽子的锅里放几个鸡蛋,吃粽子时一同共享。乡亲邻里之间还相互交换,各自不同风味的粽子。并且互相间说一些令人悦耳动听的,祝福语言以表各自的良好的心愿。除粽子主食外,每个家庭无论如何忙也要精心做几道,日常不经常食用的所谓大菜,并备有适合家庭成员味的酒水,全家老少聚在一起举杯共庆端午。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粽子飘香是这个节日的重要特征。人们在院子里门口边分别插上艾蒿,有的还夹着桃树枝。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院子里,门口外喷洒雄黄酒。尤其是祖国的南方,还要组织大型的龙舟赛事活动。无论是家庭个体的自行庆贺活动,还是人们集中组识的大型集体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令人欢欣鼓舞。端午节全民性的多姿多彩的庆贺活动,说明人们对当下幸福生活的彰显,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这就是民意且不可违的民意,这种人们在端午节里,个体自发的欢乐或互祝快乐无可厚非。
8、达斡尔族五月五端午节早起喝“圣水”、江河沐浴、采艾蒿塞耳朵、吃馅饼、水饺或__。其中,以喝“圣水”的习俗最为有名。达斡尔族把端午节这天的井水视为“圣水”,能喝上这天日出前第一口“圣水”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所以,各家各户都争相起早,求得一年的吉利。
9、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10、做人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醒。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个“端午安康”与“端午快乐”。
11、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做事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师古而不泥古。为了和现代生活相适应,我们当然还是不宜在清明节说快乐,毕竟在现代这是一个普遍的纪念先人的日子。
12、端午节还有吃绿豆的习俗。绿豆糕是绿豆粉加入麻油食糖精制而成,甘甜爽口,吃绿豆糕象征着生活甜蜜步步高升之意。
13、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14、“安康”更体现出中国汉字文化的内涵平安,健康,平安二字值千金。它比“快乐”所表达的更具深意还是两个祝愿(起码“安康”的连笔画都比“快乐”的多了对不???),这里面就可以看出了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承,一个“快乐”对于一些节日来说的确是简单化了一些,少一份文化的底蕴,少了一份汉字的音韵美;少了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美!
15、近期网络和微信圈里疯传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总之,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像清明、端午这些节日只能互送“安康”。 高巍昨天在陶然亭独醒亭主持屈原祭祀仪式。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互助“端午节快乐”没有问题,倒是“端午安康”未见史料有记载,民间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16、“大家注意,清明、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互道贺喜。
17、商家也会将该节日营造成喜庆的气氛,商场也贴出了端午节快乐广告牌。
18、 文化学者、教授张颐武认为:“乐观和开朗,也是这个节日的应有之义。无须太拘泥。”他还认为:“其实端午和清明不太一样。虽然纪念屈原,但也有祛病祝吉祥,让大家快乐的意义。”他引用歌谣“五月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予以驳斥。(引自其微博《端午情结》一文)
19、正因为带有悲壮的因素,因此说祝你端午节快乐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而说安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20、说到底,春节放鞭炮也是为了赶跑怪兽年,祈求平安,我们既然可以说春节快乐,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呢?
21、满族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挂葫芦是满族人比较通行的做法。满族人崇尚葫芦,是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亦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物,人类把它做成容器,用来装水、盛酒、藏药,加之葫芦“蔓”与“万”字谐音,且每个成熟的葫芦里结籽众多,聪明智慧的人类就以此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的祝福语。
22、但是端午节快乐也好,端午节安康也罢,终究都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没有什么显著的分野。我们不要因为别人说端午节快乐而嘲笑别人没有文化;也不要因为别人说端午安康就盲目信从,完全可以随心随性而为。
23、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是选用糯米食材肉或鸡蛋红枣,用粽叶包扎蒸煮而成,香软可口,营养丰富。
24、 那个所谓非遗专家说不能互祝快乐的一个理由就是“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而事实上,关于端午来源有多种说法,除了说是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说是纪念伍子胥的,还有说是纪念曹娥的。这些说法都有其地域性、局限性,也并没有形成定论。
25、这一天人们的见面可以说端午安康,也更可以说端午节快乐的,这跟所谓的传统的文化是沾不上边的,我们看见各个传播媒体上都有端午节快乐的祝福字样,难道说那么多的文化媒体的那么多的文化学者都不懂传统的文化吗?
26、 而专家经过研究认定,端午节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源于纪念屈原。著名作家、学者闻一多早在上个世纪早期就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端阳节是龙的节日”的观点,说明这个节日“和中国人一样古老”。现在看来,将历史人物与节日挂钩都是后人附会的结果,不足为据。
27、阴间有4月5日清明节、7月15上元节、冬至节。
28、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屈原的时候,我们在这一天只能是说端午安康就对了,就发扬和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说一声端午节快乐难道就丢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
29、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古越民族图腾祭、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等等,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另外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说法在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
30、 二拴:就是要拴葫芦、扫把、五毒图,代表着福、禄,生命延续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扫除,五毒图则可以以毒攻毒。
31、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32、还有一传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她投江救父也是五月初五这一天。
33、 夏天到来疾病多,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用兰草进行沐浴,这样可以将即将产生的疾病和瘟疫驱走。
34、 既然支撑“端午不能互祝快乐”的根基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端午并不是为了纪念某个人而诞生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心理障碍不去说“端午快乐”呢?当然,说“端午安康”也没有任何问题。
35、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36、 还有一位学者一下子列举了三个理由来说明端午“祝福节日快乐,没有任何过错”:第节日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娱乐就必须是快乐的;第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凡是婚丧嫁娶,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这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方式,既然如此,就不应压抑快乐;第我们传统节日已成为约定俗成狂欢,不是个别专家的意志就改得了的。(引自《黄健云诗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37、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初二为端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农历五月正值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因此,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38、端午节,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这一天,很多的朋友会发送互祝“端午节快乐”的短信。对此,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端午节可以说:“端午安康。”
39、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为树立忠君爱国的标签遂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40、在古代端午是祭,而非节。韩国人为它的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时依然使用的是“端午祭”的提法。但是,高巍认为,端午过后,气温高湿,蚊蝇滋生,邪气入侵,人很容易生病,所谓“苦夏”。先人设定这么个节日,不是因为惧怕,也不是想通过仪式“绕过”困难;而是铁了心要直面这些困难——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停下手里的工作,聚集到一起,为顺利渡过困难时期祈求先辈保佑,并做好度过困难的准备。
41、而纪念屈原等传说是后来与这个传统结合起来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说“快乐”并没有错。
42、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43、祝福什么不那么重要,无论是安康还是快乐,都是朋友对你表达的一种美好祝愿,说明过节了还惦记着你。重要的是要融入到节日中去,通过节日去增加感情,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平日劳碌疲惫的自己好好放个假。
44、近期网络和微信圈里疯传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总之,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像清明、端午这些节日只能互送“安康”。 高巍昨天在陶然亭独醒亭主持屈原祭祀仪式。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互助“端午节快乐”没有问题,倒是“端午安康”未见史料有记载,民间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45、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46、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47、其实对于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这并没有硬性要求,每一句善意的话我都接受,每一句祝福我都收纳!但是总体而言,在端午节我还是喜欢说一句安康!关键的是端午节对于上班族来说有假期上班的话还可以有三工,对于学生d来说还可以放假回家,对于老人家在说还可以跟小辈在一起共享天伦,对于我来说我还可以有粽子吃啊!不错了???
48、纪念是用事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祭祀是对死者表示追悼和敬意。而端午节与清明节的区分就是纪念与祭祀。
49、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50、“快乐”是指欢乐使人高兴或者满意;“安康”指人身体健康生活平安。无论是说“快乐”还是说“安康”都是给人以美好的祝愿初衷都不错,问题是端午节本来就是一个祭祀祈福的节日说祝人家节日快乐总感觉有点怪怪的,例如在清明节说节日快乐一样!
51、 三采:就是采艾蒿,也是为了驱除霉运、不好的东西。
52、 民间还有戴五彩绳的说法,老人将五个颜色的绳子拴在孩子手腕脚脖上,第一场雨出现彩虹,把五彩绳扔进流水中,寓意驱走疾病。
53、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54、回过头来再说过端午节可否发送亲朋好友时是发端午安康,还是端庄节快乐?我议:对这个问题不必纠结,发端午安康!是对古人屈原的一种尊重方式。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以一种宁死不屈不降的大无畏精神投江殉国是值得后人敬仰和纪念的,所以才有后来人为了纪念屈原才有5月初包粽子节的形式缅怀先人的。那么后人纪念这个节日发问侯语时,有了端午安康的传承吧!只要我们能把这爱国的理念宣传普及每一个人也是每一个学子的必修既可。端午安康!端午节快乐!
55、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56、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57、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
58、另外,我还提醒一下,如果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有人要剖腹产,最好避开端午节这天,当然,如果顺产的话,恰好是这天,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剖腹产,就不太适合刻意挑这一天。很多朋友可能未必注意到了这一点。
59、端午节这天,全国各地有门挂艾草的习俗。艾草是一味中草药,气味芬芳,能驱避瘴气和蚊蝇,挂在门上有利于阻止病毒蚊蝇入室,有利于全家人身体健康。
60、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1、在古代端午是祭,而非节。韩国人为它的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时依然使用的是“端午祭”的提法。但是,高巍认为,端午过后,气温高湿,蚊蝇滋生,邪气入侵,人很容易生病,所谓“苦夏”。先人设定这么个节日,不是因为惧怕,也不是想通过仪式“绕过”困难;而是铁了心要直面这些困难——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停下手里的工作,聚集到一起,为顺利渡过困难时期祈求先辈保佑,并做好度过困难的准备。
62、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63、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64、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65、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66、端午节到了,很多人会跟身边的朋友道一声问候“端午节快乐”。但日前,社交网络上有此一说,端午节不适合跟朋友说“节日快乐”,因为端午是一个祭祀节日,悲壮的日子。过此节,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议互道“快乐”。对这一善意提醒,一些民俗专家普遍认为,端午说“节日快乐”并没有不适合。在大众文化中,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而且节日说什么话,主要取决于节日需求,不必过于吹毛求疵。
67、原来弄不清楚是为什么?读了麦冬老师的文章后,心中豁然开朗。
68、民俗专家饶原生认为,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祝福语,主要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没有必要一刀切,一定要去说安康而不说快乐显得过于吹毛求疵。端午节与清明节不同,很少有人会把清明当做一个节日,更多的是当做一个节令,大家不会在清明时说节日快乐。但端午节在我国文化中自古就是喜庆的,多少年来,端午节上用的很多东西,包括用的纸,都是红色的。
69、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祭祀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所以端午从本质上来讲是个悲壮的日子。
70、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
71、第端午节这一民族性的活动,虽然说有其特定人与事,但是祝福与互祝快乐不是对先人的亵渎。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质,就是积极进取永往直前,痛定思痛后不是,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而是积极乐观化悲痛为力量。众所周知的风俗习惯,除个别民族民俗有特殊说法外,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人先人逝去后,有条件的家庭要顾诵经的、吹打弹拉的乐队多则一周,少则三天抄度亡灵,凡是去吊念逝者的亲属朋友,邻里乡亲们都对主人送上节哀等劝解话语。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逝者一路走好,生者还要正常生活下去,而且要生活得更好,以告谓地下有知逝去的先人。端午节也是如此,人们将粽子及面食等投入汩罗江内,或其他水域里是希望鱼鳖虾蟹,不要吞食屈原的尸体,是人们对屈原的爱与尊重,是一种良好的意愿。不能因为对先人的尊敬而在端午节里愁眉不展,哭哭啼啼连表达互相祝福的话都不能说,否则就意味着不敬不重。如果真的那样我想,是违背了屈原先生的本意,如先生在地下有知也会心里不安的。屈原先生投江而去的初衷,是忧国忧民。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幸福安康。我想屈原先生在地下,看到世人的龙舟飞舞,家家户户兴高采烈,人人喜笑颜开幸福满地在祭祀自己,他会心满意足地安息了。
72、如果我解释一下,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不算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分为喜庆的和非喜庆,以及中性的三种。喜庆的节日譬如春节,中秋,元宵,中元节等等,非喜庆的例如端午,寒食节、清明节等等,中性的比如重阳节就是。
73、但端午节的真正起源也许和屈原这个悲壮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节令,我们知道,端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时节,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天气因素人们容易生病。而端午节的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挂艾草、喝黄酒等活动来祛除邪崇,避免生病。也就是说,端午节是劳动人民为了祈福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不但可以互道“端午节安康”,互道“端午节快乐”亦并无不妥。
74、在目前我国的法定节日中,除了清明节之外,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可以互相道一声“节日快乐”。但有人在网络上提出端午节也清明节一样不能说“节日快乐”,而只能说一些“节日安康”之类的话。
75、大家普遍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所以不能说“快乐”,而说“安康”是我们大家的善意。
76、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大家最倾向最接受的理念就是,端午节包粽子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77、 我在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就在“百家号”上发表了文章,明确提出可以说“端午快乐”。
78、端午节演变到了以纪念屈原为主题题,并不以是祭祀屈原为主,纪念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了,也就可以有了敲锣打鼓的喜气热闹的划龙舟的形式的,这一天人们纪念屈原并不是非得要向清明节上坟扫墓那样,从始至终的沉浸在怀念已故亲人的沉痛的悲伤之中的。
- 上一篇:以下名言出自钱学森的是【文案整理62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