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屈原写的著名诗句是哪几句【文案整理59句】
admin 2023-03-14 08:50:23 文案短句 ℃屈原写的著名诗句是哪几句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 。
2、《礼运》(节选)中,孔子认为人们对于财物应当物尽其用,对于气力应当无私奉献:“ , ; ,不必为己。”
3、 倒是后来要参加一次澳洲华人诗书画大赛,火花一闪,这些拉拉杂杂的思考,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串起来的线了,就很快写出了一组诗,题为《和平组诗》,共四首,核心的一首就是《一个屈原已经足够》。承蒙评委错爱,竟获了一个奖:“成就奖(最高)”。领奖后,那一晚约几个朋友喝了酒,酒桌上几个人不知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的句子吟了几遍,自然,也把我这诗“朗诵”了几遍:
4、《客至》中“ , 。”两句含蓄地表达出了宾客未至前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5、《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屈原写的著名诗句是哪几句)。
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7、所谓灵魂不死,意思是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凡是人睡眠时、重病昏迷时,以及死去时,都被解释为灵魂出窍,即灵魂脱离了肉体,要想让人活过来,就需要把灵魂重新招回到肉体之中。所谓神鬼观念,原本指人死去后的灵魂,好的灵魂就是神,坏的灵魂就是鬼(最初,鬼并无坏意,而是指祖先灵魂)。此外,除了人有灵魂外,其它自然物也有灵魂,例如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从原始的鬼神观念,又演绎出神仙观念。
8、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东南形胜》
12、 “三”并非“三”,即“三”不是确定的而是一个虚数。“三”与万物其实是一个同构的关系。“三”就是万物。我曾经写过一首截句诗,只有两行:
13、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 ”。
14、屈原所处时代的楚国招魂习俗,不一定与今日纳西族完全一样。但是,招魂的基本文化内涵应当是相同的,即引导死者的灵魂回归故里家乡。这在《招魂》中是非常明确的,例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锦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描述的正是巫师倒退着,拿着盛放灵魂的竹篓,引导灵魂返归家乡的场景。
15、乘上白鼋文鱼伴,同游沙洲永相随,绵绵情深如流水。
1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7、可是,人类有一种最坏的天性就是忌妒,而屈原就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忌妒。这些人就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而且楚怀王就真的相信了这些人的话,疏远了屈原。于是,亲秦派的势力愈发强大,后来就发生了楚怀王入秦,而被秦国扣留的事。楚怀王被扣留为人质死在秦国,他的儿子顷襄王继承了王位,而顷襄王也相信了大家对屈原的谗毁,又一次放逐了屈原。这时候秦国日益壮大,楚国的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了。屈原眼看着国家就要灭亡,自己却无能为力,就怀石自投于汨罗江而死。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屈原留下的著名长诗《离骚》,在形式和内容上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所谓“离”,同“罹”,就是“遭遇”的意思;“骚”,是忧愁的意思。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他自己遭遇忧愁之后的悲哀和忧虑,表现了他自己的性情、品格和理想,而这些又都与他的爱国之心紧密相联,所以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1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9、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20、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正赤如丹 动摇承之 回视日观以西峰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1、除以零乘以零,其后果都是坍缩为“虚空”(sunya),但“sunya”并不是“nothing”,在“sunya”里是自我归于“一”以后的无限可能性。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歌《世界等于零》,最后几句是:
22、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23、《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24、《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毋吾以也。居则曰:‘ 。’ , ?”
25、如《九章·哀郢》开头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意。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诗人对国破家亡之痛,民离失散之苦,表现出十分愤汽的情绪。出他独有的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的诗歌。在许多诗中,他对当时社会不重视贤才、自己怀才不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诗人在愤激又流露出凄凉幽怨的情调。屈原楚辞虽然情调激楚,然由于胸襟的博大,感情的深沉,因此意趣幽深,读来毫无浮泛或轻躁之感。这种幽深的意趣,深含在他写的各类诗中。且不说《离骚》表达的那种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涓涓之诚,深深的扣动着读者的心弦,就是《天问》那种以问句构成的形式奇特的诗歌,在反问中包含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充分表现出他的渊博和睿智。使诗意趣丰富,神理超拔,给读者以美的启示。
2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楚辞·离骚》
27、子路率尔而对曰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鼓瑟希舍瑟而作
28、《登泰山记》中,作者还参观了日观亭附近的景观,游览了道中石刻,只是位置偏僻的石刻来不及前往了:“自唐显庆以来, 。 ,皆不及
29、四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30、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31、翻译: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32、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33、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34、在《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又有另外一个新的形式形成了,那就是《楚辞》。《诗经》中所收的诗大致以黄河流域为主,而《楚辞》则有浓厚的楚地方色彩;《诗经》中的诗大部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而《楚辞》从它的第一位重要作者屈原开始,就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所谓“楚”,指战国时楚国的故地,如今主要在湖南、湖北一带。《楚辞》这部诗集是西汉刘向所编,其中以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也收入了后代一些文人模仿屈、宋的作品。《楚辞》在形式上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是“骚体”,一个是“楚歌体”。
35、《客至》中“ , 。”表达出了诗人迎接客人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36、《招魂》一文的作者,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认为是宋玉的作品:
37、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3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
39、渔父问说:"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了这里?"屈原说:"世上都混浊,唯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唯独我清醒,所以被放逐了。”漁父说:″凡是圣人,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拘泥,能顺应时世转移变化,世上人都混浊了,为什么不随波逐流,世人都醉了,为什么不去吃他们酒糟,喝他们薄酒呢!为什么保持美玉般的节操,自取被逐呢!
40、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4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其五》
42、 NO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出自:屈原 《楚辞》
43、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44、游国恩指出,古代有招自己生魂的事例,谢灵运《山居赋》“招惊魂于殆化,收危形于将阑”,杜甫《彭衙行》“剪纸招我魂”,即其例。此外,少数民族亦流传招活人魂的习俗,《文献通考》卷330引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今本无)记有当地风俗:“家人远而归者,止于三十里外。家遣巫提竹篮迓,脱归人贴身衣贮之篮,以前导还家。言为行人收魂归也。”(其实,这种迎接归人的习俗,在客观上具有减少返乡者把传染性疫病从外地传入的功能)。
4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6、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
47、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48、长沙是楚国首封之地,这里也是楚国先王的祖庙所在地。因此,楚怀王死后的灵魂,应当被引导到祖庙里。也就是说,为怀王招魂的仪式是在长沙举行的,屈原所作《招魂》也是在长沙脱稿的,而尾声中的睹物思情亦在情理之中。与此同时,楚怀王的遭遇、楚国的衰弱,也促使屈原对天命、对历史、对巫术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天问》的腹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草。
4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杂诗·人生无根蒂》
5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52、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以纪念其事迹。
5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渔父》
5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55、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5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57、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我觉得,这话不准确,至少他得加上‘现代’二字。要说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首先让人想起来的应该是屈原。请读这样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那蒙蔽的时局里,身处风雨飘摇之中,他真叫左冲右突,不失其志,却不得其路啊!其心之苦,何人过之,以至于最终投了汨罗江,一腔孤愤托予滔滔江水……”
58、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 上一篇:关爱儿童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57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