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曾国藩的4个处世哲学【文案整理80句】
admin 2023-03-14 08:51:19 文案短句 ℃曾国藩的4个处世哲学
1、“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2、36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1)毫无疑问,曾国藩的这一系列行为,已经不能用军事和战争来说明了。史学家范文澜对曾国藩行为的分析,认为曾国藩的政策是「***报复」!
4、因为没有买就没有卖,就是因为买方市场处罚太轻,才有那么多卖方市场。
5、而且当时虽然局势混乱、清政府衰落,但是其他几路“诸侯”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判断自立为王的成功率很低,所以果断拒绝。
6、我本尘土,来于尘土也将归于尘土,风随己意,尘土高飞,终必落于地土。惟愿尘随光舞,勿要落入粪土泥淖。尊贵不骄,卑贱不怨,心随光动,无问西东。
7、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我常常这样想,每当想起这点,便很灰心,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也想过。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执子的人。”康福笑着说。
8、克鲁伯林:“人类的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狐狸,一种是刺猬。刺猬是非此即彼的非黑即白的时刻准备战斗;另一种是狐狸式的多元圆滑,他承认自己的理论,但是他也接受对方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9、“后来我才想明白,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这条路上,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
10、曾国藩最大的人生成就,是他创建的湘军部队,从而成为一代儒将。他力挽狂澜,消灭太平天国。湘军将领179人,儒生出身的104人,如此众多的儒生为将,在历代军事史上相当少见。
11、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2、释义: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
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4、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人给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要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拥有超凡的主见,以及与众不同的魄力,犹豫不决的心态不可取,认定的事情大胆去做,摇摆不定是不能够成大事的表现。
15、你以为你有自由,其实你不一定有自由,自由一定要受到伦理的约束。如果自由不受到伦理的约束,自由一定会导致放纵,自由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其实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而不是放纵的自由。
16、8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7、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8、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1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20、卡夫卡说: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
21、带笑背负起自我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而是应对命运,进而设法克服它。——海伦·凯勒
22、海伦凯勒告诉我们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名言二十句
23、庸人是平常人,之所以平常是因为懒惰所致。自古有才之人,有多是亡于一个傲字!
24、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我们只能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25、大狮不敢说读过多少书,有关清末历史的书籍我好歹也算看过几本。因此,这位文正公的事迹也算略知一二。不过在大狮眼中,事实的真相却令人莞尔。今日里不谈他的丰功伟业,谈些什么呢?就谈谈这位理学家那些有趣且鲜为人知的私房事吧。且说曾国藩出身小农之家,其祖父留下一些家产,生活也算富裕,其父曾麟书喜好学问,一心求取功名。可苦读大半辈子书,也当了大半辈子垫师,却偏偏连个功名也考不上,直到将近五十岁时才勉强混了个秀才。而那时曾国藩却早已是进士及第,庶吉士散馆、授职翰林院检讨。老爹曾麟书的秀才功名极有可能是沾了儿子的光,湖南府为巴结曾国藩而刻意给他老爹一个秀才名额。
26、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27、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服。
28、《曾国藩日记》:修身、治学、管理的经验心得。
29、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30、曾禽兽搞得欧阳氏几乎年年大肚子,还非要用理学说教,这种行为令我辈十分不明白。也许是欧阳氏太老了,肚子不争气了,认为“房闼大不礼”的曾禽兽在四十九岁那年纳了个江宁人士陈春燕为妾。这年陈氏二十岁整,不知道她洞房之夜,看到“蟒蛇精”后是什么感觉,会不会也哭上整整一夜呢?
31、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32、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33、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4、所以你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导致了人间地狱,凡是想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最终,都是通往人间地狱。
35、“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宝剑,老夫也高兴。老夫十分喜爱旧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现把这首古剑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36、12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7、仅仅靠触觉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幸福,那么,如果能看见,我发现多少更美好的东西啊!
38、指志向远大的人。志向远大的人拥有者开阔的眼见,与这样的人交为朋友,也能使自己的眼见开阔。
39、湘军之父罗泽南也是湖南大儒。与曾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提及:
40、哲学:爱智慧,读书时为了吸收养分,培养人的智慧。
41、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在年轻时却有着满身的缺点坏习惯。早年的曾国藩爱出风头,性情浮躁,傲慢自大,看不起其他人,他还非常好色。有一次曾国藩参加同僚们的宴会时,大多都带有自己的妻妾。古代三妻四妾非常正常,很多有钱的同僚都娶了好几个小妾。曾国藩在宴会上看到一个同僚的小妾长得花容月貌,便情不自禁地满脑子的污秽。回到家里后,曾国藩突然就悔恨起来,心里骂自己禽兽不是人,在房里将这些写在日记里让自己反省。痛定思定后,曾国藩对自己制定了一个严格的规定来戒色:每日勤学苦思,直到把精力耗尽!
42、不怀期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海伦·凯勒
43、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4、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4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46、指当落难时对你落井下石的人。人的一生难免有坎坷,大起大落,当哪天落难时,这种人不但不会帮助人,反而会反目踩上一脚。
47、曾国藩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者,平生所学一切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之中,一切尽在“仁、义、道、德、礼、智、信”的范围之内。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并不盲目祟拜,只是扬长避短。他被称为古今第一位完人,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
48、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49、108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50、很多人遇到困境就很难保持情绪的平和。任由情绪暴走,最终让自己被负面情绪吞噬。控制情绪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51、虽然天京确实是曾国藩炸开的城墙,但是天京的防守也是强弩之末,这种“故意让功”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
52、所以当你不断地阅读,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当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会拥抱现实主义的人性化,你才会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你才会拒绝在人类历史上种种乌托邦的诱惑。
53、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却是自由的,我且要摆脱身体的躯壳,飞到人群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海伦·凯勒
54、自由一定要受到规范的限制,因为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很多人都说,我要自由,我要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一种积极追去是一种放纵的自由,各位同学就会发现,大江大海河水,如果自由奔放,可不可怕?非常的可怕,会泛滥成灾的,所以为什么有河道为什么有堤坝,就是希望把这些水引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而我们的道德规则就是对人的自由进行合理的引导。
55、所以当你不断地阅读,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当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会拥抱现实主义的人性化,你才会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你才会拒绝在人类历史上种种乌托邦的诱惑。
5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57、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58、很多时候妥协不是牺牲原则,很多时候妥协正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有所让步。
59、指诙谐有趣的人。每个人对人生态度可以从他的谈吐间表出来,有趣的人对生活、人生是豁达乐观的,时间久了也会使自己充满正能量。
6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61、毛泽东在24岁时,读曾国藩,总结出了“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著名理论。
62、76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63、曾国藩一生很少树敌,只因这句话,用人之道,取其大者。一生要懂的知恩图报,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与人为善!
64、152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65、敬,是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66、男女之事,本属平常,自古阴阳结合,符合天地之根本。偏偏满口理学的曾国藩要将其以日记方式记录下来,又喜欢将日记给大家看。写就写吧,却非要加上道学家的检讨与悔恨。如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他的日记写道“归家后,房闼大不礼,成为一大恶。”隔了三天,也就是十九日,他又写道:“房闼又大不礼。之前立誓有三戒,难道如今忘了吗?既然写日课册,对于这等大过错,尚且不能改,其他的还有什么可说呢?甘心为禽兽,还敢厚颜无耻与正人君子交往不?”其中两次写道“房闼大不礼”,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用古文记录他与欧阳氏两人之间的那些私房事儿。做了之后,又骂自己是禽兽,是个厚颜无耻,寡廉鲜耻之辈,无面目跟正人君子交往。这就好比盗贼偷了人家财物,一边数钱一边骂自己没良心。很显然,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变态心理。
67、8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68、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9、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70、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71、“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康福追问。
72、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73、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4、明代人杨继盛曾经给儿子的遗嘱中写道:“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是即时丢过。”这既是箴言,也是苦药,更是一个临终老人对人性的彻悟。
7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76、“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77、曾国藩麾下第一幕僚赵烈文,对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非常崇敬。王夫之的名作《读通鉴论》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遍,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刻。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五十余万言巨著,真是爱不释手,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拜,“大人,船山公议论戛戛独造,破自古悠谬之谈。卑职想,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
78、可以说,从历史评价和历史现实来看,曾国藩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本文重点讲述的,是曾国藩魔鬼的一面,即:曾国藩究竟有多残忍?他的这三句话,李逵看了都要汗颜!或许,也该问一句:说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曾国藩,究竟是圣人,还是禽兽?
79、不论你几岁,如果你厌倦了力不从心的日子,请让自己读一下曾国藩。
- 上一篇:关于自省的名言佳句【文案整理2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