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文案整理49句】

admin 2023-03-15 08:49:51 qq说说

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1、在非洲裔抗暴运动中,马丁·路德·金不止一次的提醒道:“我们今天站在通往公正之殿堂的门槛上,这道门槛曾被千千万万的人踏过。在取得我们应有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无论如何不能采取任何错误的行动。我们不能因为渴望自由,就去饮用愤怒与仇恨之酒。我们必须始终以高层次的品格和自律来进行我们的斗争。我们决不能让富于创意的示威活动堕落成暴力行为。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升华到以心灵力量对付肉体暴力的崇高境界。” 诚然,这是一种基督教式博爱的反应,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可我们是否想过这段话背后的,有关于“非暴力不合作”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呢?(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2、只不过,法西斯国家制造的流血与杀戮,甘地没有切身体会的看到过,所以,他的想法注定无人可以改变,因为他只相信他所见到的。(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3、我们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话:神棍。实际上甘地对这个被今天西方知识界和大众媒体吹到天上的“非暴力”概念根本采取的就是一种机会主义态度。

4、甘地这老头吧,咱们得说是个好人,就是忒天真。他四处宣扬和平,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甚至还托人劝过常凯申队长也这么玩。据说听完以后常队长就哭了,你以为我想打仗啊?要不是小六子拿枪逼我,我也绝对不抵抗的好伐?

5、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在此之前英国方面已经代表印度向日本宣战了,但甘地在印度民众心中的地位也非常高,而他此时却主张“非暴力”,即不应该谋求以极端暴力手段来争取和平,说白了,就是不要打仗!

6、(印度德里著名的印度门就是为了纪念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9年英国-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印度士兵。)

7、《文明5》的外交虽然有一点逻辑上的瑕疵,AI也并不是那么智能,但其很好的平衡了游戏性和真实性,所有系统的设置并不是照搬现实,但都服务于玩家的游戏体验,再不济大量的赠送资源和奢侈品也能将其他文明的好感度刷上去。国家之间没有友谊,只有需求和利益;敌人的敌人也不一定是朋友;弱国无外交这样的外交基础知识对于小白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科普材料。

8、在和平示威的大环境下,英军直接用机枪扫射印度群众,慌忙不及的印度群众疯狂逃窜,而大门和道路早已被关闭。英军不断射击,事后统计,印度人民伤亡高达1500多人。那一天,鲜血染红了花园,戴尔因此得到了殖民政府的嘉奖。

9、    甘地每周一天不说话。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这来自于印度教中的力量来自于“沉默”(mouna)和“平静”(“shanti”,梵语音译。)。他在沉默靠在纸上写字来交流。从他三十七岁开始的三年半里,甘地拒绝读报纸。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的内心的不安更加不堪。     一天,甘地坐火车,不小心把自己穿着的一只鞋子掉在铁轨上了。此时,火车已经轰隆隆地启动了,他已不可能下车去捡那只鞋子。旁边的人看到甘地没了一只鞋子,都为他可惜。忽然,甘地弯下身子,把另一只鞋子脱下来,扔出了窗外。身边的一位乘客看到他这个奇怪的举动,就问:“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甘地笑了笑,慈祥地说:“这样的话,捡到鞋子的穷人,就有一双完好的鞋子穿了。” 

10、在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同时,一名叫钱德拉-鲍斯的年轻人,对甘地的行动提出了质疑。在1921年的一次会议中,甘地谴责暴力行为,而鲍斯则认为,为了反抗殖民统治,应该用尽一切手段,而暴力革命,就是其中之一。最终甘地解答了鲍斯的种种疑惑,并向他许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会给印度人民带来解放,鲍斯最终也被其说服。而甘地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国大d员,会给未来的印度历史带来一场风暴,并与他一道促成了印度的最终独立。

11、但是,中国人已经饱受日本欺凌多年,中国百姓也正处于日本的残酷杀戮之中,所以英国人希望中国人能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去劝说甘地,劝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关键时刻,能暂时放下对英国当局的敌视,暂时放下所谓的“非暴力”及独立主张,能够暂时的跟英国人合作,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12、好奇的丁丁和同样好奇的丁爸,喜欢用好玩的语言,各自的视角,聊我们这个世界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有一天,父子俩开始把聊天录成音频。

13、印度媒体不断报道着印度国民军和钱德拉鲍斯的故事,印度群众被其爱国热情所感染,“印度必胜!““进军德里!”这些口号慢慢地也开始在民间不断传播。无数的低吟最终会聚成了响亮的口号,短短几个月时间,上百次罢工、示威、游行在印度大地上上演。

14、而钱德拉鲍斯更为激进,他所代表的少部分印度人认为,当前战争环境是印度独立的唯一机会,需要尽快进行暴力革命,脱离英国的掌控。

15、而之前坚决反对武装起义的尼赫鲁,也被印度国民军的行径所感动,他抛弃与钱德拉鲍斯的成见,亲自为他的战士辩护。后来他说道:如果我知道鲍斯所做之事,我会去缅甸的丛林与他并肩战斗。同时他也敏锐地发现了,英国人审判国民军的阴谋,并指出,这不是对印度国民军的审判,这是对所有印度人的审判。

16、  当我绝望时,我记起所有历史上真理与爱的道路,总是获胜。也一直有专制者、谋杀者,一时间似乎是不可一世,但最后他们总是衰亡。永远想着这个真理。 Youmustnotlosefaithinhumanity.Humanityisanocean;ifafewdropsoftheoceanaredirty,theoceandoesnotbecomedirty.不可对人性失去信心。人性是大海,几滴脏水不会使海洋变脏。“Toseetheuniversalandall-pervadingspiritoftruthfacetofaceonemustbeabletolovethemeanestofcreaturesasoneself.”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Bethechangeyouwanttoseeintheworld。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Aneyeforaneyemakesthewholeworldblind.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17、 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内容包括: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1920年12月,国大d那格普尔年会通过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从此,&#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d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甘地成为国大d最有权威的精神领袖

18、在布尔人喜获公民权的当年,南非当地的祖鲁人发动起义,反对当时的殖民政府与布尔人。当地白人随即组织镇压,史称祖鲁战争。此时的甘地,又对南非祖鲁人深表同情,认为他们也是被白人压迫的民族。然后呢?甘地组织了担架队,去支持镇压祖鲁人的白人军队。

19、1948年1月30日,79岁高龄的印度人民独立的精神领袖甘地还在为平息宗教冲突而奔波,在赴祷告场途中,被一名印度极端分子杀害。甘地的遇害震惊了这个刚刚独立的国家。

20、小溪把上面这句话看了好几遍,好几遍,好几遍,终于理解了个中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深意。所以,甘地所设想的美丽世界,就是穷的穷,富的富,老鼠的孩子去打洞的社会么?要是印度一统天下了,小溪是不是就要去找找自己的种姓是啥了?这个甘地口吐莲花的“世界共荣圈”,跟当年皇军给满洲国人说的共荣圈有啥差别?难怪当年东京审判,全体法官里面,就那么一个高等印度人觉着日本人搞共荣圈没错啊。原来也是继承了甘地衣钵的“印度意识形态”。细思极恐啊。

21、1941年,被英国监视的钱德拉鲍斯,伪装成一名学者离开了加尔各答,他从孟加拉湾一路走到了白沙瓦,他走上了一条通往喀布尔的危险而艰巨的旅程。他的计划是从阿富汗进入苏联,并在斯大林的帮助下将英国人驱逐出印度。他在离开故土,前往海外寻求援助之时,给他的同胞留下了最后一条信息说:“我要对我的同胞说,别忘了,对一个民族最恶毒的诅咒是继续做奴隶。不要忘记,最严重的犯罪是向不公正和压迫妥协。同时请记住,最高的敬意是与不平等作斗争,无论代价如何。”

22、  甘地认为,人与人之间虽然表面肉体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本性却是同一的。人内部的这种精神来自于神,是神性在人身上的体现。由于神是同一的,因而人性也是同一的。所以,他说:“我相信神的绝对统因而也相信人性的绝对统.....尽管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肉体,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心灵。太阳的光辉经过折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却同出一源。”甘地认为,人的自私和邪恶只产生于肉体,是表面肉体的属性,并不代表潜居于人内部的真正本性。当人的内在本性被表面的肉体所遮盖而尚未显现出来时,各种邪恶的行为才会产生。

23、更为震撼的故事,发生在章西女王营。钱德拉鲍斯以印度著名英雄章西女王为其命名,希望招募一些印度女性,一同投身这场战争中。在保守传统的印度,能有如此认识可谓难得。更为可贵的是,在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就有173名女性前往报名,最终章西女王营招募了500名印度女性。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印度共产d的高层拉克希米·萨加尔,她以医生的身份加入了这场斗争中。

24、但很显然,英国人失算了,他们还是低估了甘地对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思想的坚守,当中国代表团团长戴季陶拜访甘地,向甘地细说中国国内的抗日之艰难形势的时候,甘地却说出了一段至今让所有人都感到诧异,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话,他说:

25、甘地的运动除了受到英国人的推崇,印度国内的有钱人和统治者也非常赞同。因为这个理论满足了他们的利益取向,倘若社会动荡有钱人的利益会受影响而穷人则无所谓。

26、1942年8月8日,印度国大d认为斗争时机已经成熟,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退出印度决议”。次日,英国政府将国大d高层逮捕,并送入监狱。印度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逮捕行动。随着领导人入狱,退出印度运动的主导权转入印度各地的普通民众手中。甘地的非暴力策略只持续了两个月,此后暴力浪潮席卷而来。殖民政府原以为印度人会以非暴力回应,但暴力行动的规模和强度令殖民政府措手不及。11整条铁路线被摧毁,电报线被切断,电线杆被拔起,政府商店和邮局被损坏。1942年,殖民政府动用了所有力量来镇压叛乱,但相关破坏举动一直持续到1943年。

27、第甘地要不要印度民族统一呢?答案是——不要!d争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28、  我无法教你使用暴力,因为我自己就不相信暴力。   Icanonlyteachyounottobowyourheadsbeforeanyoneevenatthecostofyourlife.   我只能教导你,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要低头,即使是以你的生命为代价。   Theweakcanneverforgive.Forgivenessistheattributeofthestrong.   弱者从未能宽恕,宽恕是强者的属性。   WhenIdespair,Irememberthatallthroughhistorythewaysoftruthandlovehavealwayswon.Therehavebeentyrants,andmurderers,andforatimetheycanseeminvincible,butintheendtheyalwaysfall.Thinkofit--always. 

29、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大批无辜的犹太人被杀害,甘地这时候又蹦出来对犹太人说,你们不要抵抗,你们大家集体搞个自杀,这样德国佬就会心虚自责,你们要按我说的做,反正只要哪儿打仗,他就出来说不要反抗,你们越反抗他们越是猖狂,要学会用爱感化他们,所以很多人都非常讨厌甘地,觉得他是个白痴。

30、但是,日本人真的会如甘地所说的那样,在杀掉2亿中国人后自愿投降,成为中国人的“奴隶”吗?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相信,因为日本的残忍早就深深的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难以磨灭!甘地想当然的得出这一结论,而我们却在用成千上万同胞们的生命去证明他的结论是错的!

31、之前因为战时新闻管制,印度国内对于印度国民军的故事并不了解。而随着英国人审判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故事开始浮出水面。日本人是邪恶的法西斯,但扪心自问,英国人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又比日本人善良多少。所以慢慢地,印度群众开始同情那些被审判的印度国民军战士。

32、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33、当时的纳粹德国,对于任何能够伤害英国人的举动,都是一万个支持。所以鲍斯的建议很快就被德国人所接纳。在鲍斯的组织下,印度自由电台和印度d卫军开始组建。但鲍斯后面发现,因为德国军力不足,本来用来反攻印度的部队,却被德国投入了苏德战场。鲍斯只能拿出地图一算,从苏联前线到印度,将近2000多公里,而且看着苏联那猛烈的攻势,鲍斯再糊涂也能想清楚,这条路,回不到家。

34、为了进一步表明他志向的高远深邃,且符合印度民族主义口味,甘地还表示,他构想了一个叫做“世界共荣圈”的美景。在这个共荣圈里,印度不再是个平等的伙伴,而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伙伴。为什么呢?因为宇宙中心印度人民有理性,地理有优势,历史有传统。

35、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36、   甘地认为,一个坚持真理者能够忘我地追求真理,甚至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就是因为他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使今生不报,来世也必得善报。如他所说:“他(一个坚持真理者)一旦认识到肉体死后灵魂还活着,就不急于看到真理在今生肉体中的胜利。”

37、首先,甘地到底要不要印度独立呢?答案是——不一定!

38、佛教圣树娑罗树长啥样?恐怕真没几个人见过!

39、今天的节目时长大概29分钟,适合上学路上或临睡前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收听。

40、甘地1915年回国,带着南非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不断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历史往往就是这么耐人寻味,甘地所组织的两场运动,最终都以英国当局的退让而告终,这给了甘地巨大的声望。事后有学者认为,当时的英国正面临一战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维护印度的社会稳定,所以给了甘地侥幸的成功,但无论如何,甘地借助这些运动的胜利,在印度站稳了脚跟。而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到全国的,是一场让印度无法忘记的悲剧“阿姆利则惨案”

41、Firsttheyignoreyou,thentheylaughatyou,thentheyfightyou,thenyouwin.首先他们无视于你,而后是嘲笑你,接着是批斗你,再来就是你的胜利之日。 WheneverIdespair,Irememberthatthewayoftruthandlovehasalwayswon.Theremaybetyrantsandmurderers,andforatime,theymayseeminvincible,butintheend,theyalwaysfail.Thinkofit:always...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Liveasifyouweretodietomorrow.Learnasifyouweretoliveforever.要活就要像明天你就会死去一般活著。要学习就要好像你会永远活著一般学习。 

42、1922年,甘地停止了他最先号召举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呢?一方面,一些地方的非暴力运动已经出现暴力倾向。甘地感到很桑心。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政治性的。在当时,不合作运动的目的是寻求Swaraj,就是“自治”。自治啥意思呢?甘地是这么解释的:

43、被伤透了心的印度人,立马在各地组织起了针对英国人的抗议。在1919年的4月13日,当地群众在阿姆利则的札连瓦拉园举行和平抗议,当地英军指挥戴尔带着军队赶到此地。本来按照之前印度的抗议剧本,盾一档,棍一甩,边喊口号边散开,大家谁也不耽误谁。结果戴尔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门一关,路一锁,重机枪拉起火。

44、"探索、拓张、开发、征服"这4X原则是《文明》这类模拟策略游戏的基础,在《文明5》和《文明6》中我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探索外交系统上,反复的研究AI的思考逻辑,不断的尝试试探他们的底线,如何既损人又利己。想要完全吃透这两作的外交系统还是有一定难度,但也能称得上是小有心得了。

45、    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论记录,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其核心是真理与非暴力学说。而对强大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他提出的唯一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看起来令人费解,却包含着重要的政治内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并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他尊重女性,提倡人的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东方人博得了不同民族、信仰和阶级的人的景仰和爱戴。他被人们称作“巴普”,意思是父亲,因为他是20世纪印度的国父。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间获得过五次提名,但他始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多年以后,诺贝尔委员会对此公开表达过他们的遗憾。

46、其实甘地的想法是好的,他不希望这个世界上再有流血和杀戮,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能长久的和平相处。然而现实却是,以日本、德国、意大利为核心的法西斯集团根本不会因为甘地的这几句话而放下武器和野心,他们想要的是瓜分全世界,统治全人类,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注定会带来更多的流血和杀戮。

47、    看完我们的书籍推荐,你是不是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心爱之书分享给大家呢?那就快点来加入我们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本好书,我们欢迎大家踊跃来投稿!

48、那么,甘地这种神力共荣圈为印度带来了什么呢?安德森继续八。首先,是印度族群被彻底撕裂。最早被甘地抛弃的族群就是穆斯林。1920年代末期,当时国大d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前主席、莫迪拉尔·尼赫鲁(对,就是后来周恩来总理跟他谈笑风生,却又转身侵占中国领土的那个尼赫鲁的老爹)受甘地之托,起草国大dd纲。一开始,尼赫鲁答应印度穆斯林精英,在中央立法机关内为穆斯林保留三分之一的席位。结果,没过多久,他就把这个数字缩减到了四分之一(吃了吐原来也是印度政治传统)。而且还拒绝为印度穆斯林人口大邦旁遮普和孟加拉保留席位。尼赫鲁老爹表示,这群货,“丢点面包渣就能安生了”。(特么你连自己国人都当屎来对待,怎能让我们相信你那世界共荣圈?)这种态度,直接导致国大d与穆斯林联盟合作的破裂。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