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白居易古诗20首【文案整理19句】
admin 2023-03-15 09:01:13 个性说说 ℃白居易古诗20首
1、《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白居易古诗20首)。
5、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8、出自唐·白居易《天可度》。此言人心是最难揣度的。“相对”与“咫尺”,都是极言身体距离之近。以此与“不可料”形成反差,从而说明人心的险恶。
9、《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0、这两句唐诗最大的特点是用到了叠词,一个“凄凄”,一个“袅袅”。“凄凄”营造了凄凉的氛围,秋日本就是令人伤感无比的季节,秋风起,天地间一片萧瑟,目光所到之处毫无生机。此时又遇上老友分别,仅有的友谊的温情也在这南浦之地消耗殆尽,如何不令人感伤!
11、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12、《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13、《钱塘湖春行》诗人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14、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15、从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人靠”为九;
16、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17、回文诗即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这首便是佳作,顺读为夫思妻,倒读则是妻思夫,意为“两相思”。
18、《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 上一篇:纪伯伦语录yellow【文案整理57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