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地藏经的十句经典语录【文案整理66句】
admin 2023-03-17 08:41:18 qq说说 ℃地藏经的十句经典语录
1、星云大师经典语录: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地藏经的十句经典语录)。
2、一起一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盐;比起奢华浪漫,我更喜欢烟火气的平淡和真实。
3、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源自:《无量寿经》
4、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5、认清自己,摆正位置;比看清这个世界更重要。
6、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源自:《华严经》
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西归直指》
8、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9、每瓶酒都有它的性格,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精彩。只要活出自己的特色,你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10、1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大方广佛华严经》
11、1善男子:若能观怨(家)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优婆塞戒经》
12、1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苦量,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人觉经》
13、让我们一起顶礼感恩地藏王菩萨救度法界众生,免堕三恶道之苦:
1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15、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源自:《楞严经》
16、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酿造师,有的人善于把握时机和火候,他酿造的便是极品人生;而有的人急功近利,结果总让人不尽如意。还有人总在等待,把希望寄托于未来,结果白白蹉跎了岁月。酒酿的不好,可以倒掉,重新再酿。而人生滋味则只能酿造一次,尽在你亲手酿造的人生之中。
17、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8、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源自:《无量寿佛经》
19、10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
20、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会关心你说的每一句话,一种是正热烈爱着你的人,一种是杠精。
21、诵持佛名故,超亿千万劫,一切诸烦恼,疾得成菩提。——源自:《八佛名号经》
22、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23、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24、10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25、1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百丈怀海禅师
26、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27、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经》
28、1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佛遗教经》
29、1复更思维,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性空无若苦若乐,皆无所有,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大方广佛华严经》
30、时间会改变一切,长久陪伴会让你明白每一颗心。总有一些人和事,在纷繁的岁月里,会不经意的出现在梦境里!每瓶酒都有可能历久弥香,当褪去外衣,他将给你一个美妙的世界。
31、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32、有条件的家庭,小孩精力充沛,可以从小就让他们背诵《四书五经》。
3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序》
3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35、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彻悟禅师
3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38、1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39、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
40、1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忘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41、10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永明延寿禅师
42、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43、1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偷,修禅定身,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大佛顶首楞严经》
44、1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八大人觉经》
45、1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著,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佛遗教经》
46、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7、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
48、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
49、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50、许可馨没有说什么,她只是呲牙咧嘴“汪汪汪”的对生她养她的祖国狂吠了几句。
51、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52、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
53、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大方广佛华严经》
54、1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55、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四十二章经》
56、156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九瞋心不受悔戒)--《梵网经》
57、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苏东坡
58、你好仁者,只要恭敬真诚,在洁净地,正襟危坐,谁都可以念佛经,但不能躺着,歪坐着读。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时间限制。就算旁边有鬼神听经,也是善神善鬼,是你家的护法神。,我们更应该诚敬读经供养他们。
59、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0、如果今生你讽诵大乘经典,如《地藏经》,这种福德和利益是说不完,无穷无尽的,在提高高觉悟的同时获得了无量的福报;
6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62、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63、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盘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源自:《华严经》
64、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楞严经》
65、1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众生,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大乘起信论》
- 上一篇:座右铭文案高级简短【文案整理5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