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老子经典名言【文案整理72句】
admin 2023-03-18 09:04:35 qq说说 ℃老子经典名言
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2、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经典名言)。
6、(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7、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书是生命之源,可让你少一些粗俗,多一些高雅。
1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8、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2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3、他说“无为”是天道道体的境界。“无不为”是道体,虽然“无为”,但即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和作用。所以便有“有无相生”、“动则愈出”等对于道体功用的说法了。他提出天道的“无为”而“无不为”,也是说明人应效法天地,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做到真能无私而大公的标准,才是天理的固然。
2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2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8、佛家讲菩提心,佛菩萨慈悲爱人,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天下众生,自己没有想要一点好处。既然他什么都不要,别人还和他争什么?他本身就是空空无己,你怎么与“空”争?世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有失败,是因为你有所求,有所执着,想抓住点什么,想得到点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要,什么都舍出去,自然别人也和你争不起来了。
2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3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4、出自《老子》第五十五章。全,完美。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完美的,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
3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9、有力和无力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而强是一种品质,是更深层的东西,它的关键在于承受,在于耐力和定力,在于能够克服自己的贪念和自大,虽然有实力但不能盛气凌人,以强者自居。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43、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6、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4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5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2、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5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5、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5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58、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我们生活的好坏也是相对的,有的人一直和别人比较,心比天高,怎奈何命比纸薄?
5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6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4、书是智慧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6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6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69、 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7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7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 上一篇:教师教育名人名言【文案整理33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