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生命的价值摘抄【文案整理67句】

admin 2023-03-18 09:18:49 个性说说

生命的价值摘抄

1、敬你一杯酒,愿你有诗有梦,有坦坦荡荡的远方,敬往事一杯酒,过去不回首,未来不将就。

2、  李叔同并非拿夏丏尊逗乐子,这样冷峭尖刻的幽默也不是他的长项。严肃认真到那样不耍半分虚伪的地步,他又怎忍看着自己的祖国沦为军阀刀下的“蛋糕”?怎能容忍政府鲜廉寡耻,缺乏信用?又怎忍看着老百姓流离失所?苦闷的灵魂别无出路,他惟有去寻找宗教的精神抚慰。

3、相信思考人生的意义是绝大部分人成长必经的一道题目。人的局限性势必使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执着的人是凡事都必须给自己一个说法才能安心的。

4、给自我一点掌声,让我战胜内心的怯懦;给自我一点掌声,无畏的心更加的坚定;给自我一点掌声,温暖我独自前行的路。

5、个体寻求意义的努力一旦获得了成功,不仅能够给他带来快乐,而且还能使他获得迎对痛苦的能力。

6、  弘一法师李叔同:俗家姓李,幼名成蹊,字叔同,法名演音,号弘晚号晚晴老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于天津,卒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出家之前三十九年,以傲视之才浪迹江湖。先生不仅精诣诗、词、文、画,还能演剧弹琴,金、石、书法也得心应手。这样的大才子总使人好一阵纳罕,他的宿慧何以得天独厚?

7、理想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希望,更是一种动力。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我们才能不断前进。

8、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当超过自我照亮别人。

9、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10、一个人的理想的生命,比他们的躯体的生命长得多。我们的肉体在宇宙是短暂的,但我们的理想却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在历史的原野上奔驰。

11、《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读书摘抄)

12、并不是所有的结束都是残缺,悲伤不会化成河流一般壮大反而会被生命中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事情所覆盖。

13、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14、失望和生气怎么会一样,生气只是想被人哄,而失望是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开始理性思考这段感情存在的意义。

15、正如意义疗法所表述的,一种由人的存在的几个方面构成的三重悲剧可划分为:①痛苦;②内疚;③死亡。

16、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17、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罗斯金

18、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生命的价值在创造的生活中闪现。

19、  东京美术学校为五年学制,李叔同毕业时已是1911年春,三十二岁。这一年,他家中遭到了两次票号倒闭的池鱼之灾,百万资产荡然无存。对此他处之泰然,不以为意,倒是对于辛亥革命成功,大好河山得以光复,感到异常欢喜:

20、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21、  具足大悲心的高僧虽超尘脱俗,但身处乱世,绝不会无视生民的苦难,弘一法师早年作《祖国歌》,发誓“度群生哪惜心肝剖”,其爱国心老而弥坚。五十四岁时,他在闽南潘山凭吊韩偓墓庐,收集这位“唐末完人”和大历才子的生平资料,嘱高文显作传,便是因为他钦佩韩偓虽遭遇国破家亡的惨痛,却不肯附逆(朱温),仍耿耿孤忠于唐室的情怀。弘一法师经常吟诵宋代名臣韩琦的两句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对于保全晚节一事,真是极为用心。1937年8月,他在青岛湛山寺作“殉教”横幅题记:“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为护佛而殉教的决心已跃然于字里行间。同年10月下旬,他在危城厦门致函道友李芳远:“朽人已于九月二十七日归厦门。近日厦市虽风声稍紧,但朽人为护法故,不避炮弹,誓与厦市共存亡。……吾一生之中,晚节为最要,愿与仁者共勉之。”1941年,弘一法师提出“信教不忘救国,救国不忘信教”,再次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信佛。”爱国之心不泯,护佛之志尤坚,弘一法师晚年的精神力量即凭此得以充分外现。

22、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23、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范文之赠言:同事临别赠言。朋友当你们事业有成时,只觉得离分别的时候越近,时间就越显得宝贵,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一起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光是我感到最快乐,最充实的时间,愿这分友谊长存,祝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梦想和生活同行。

24、理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理想中的吗?

25、精神的生命不是表现为害怕死亡,与荒芜保持绝对的距离,而是表现为承受死亡,并在死亡中保存自身。只有当精神在一种相当绝对的支离破碎状态下重新找到自己,他才赢得它的真理。精神作为这样一种肯定的事物,并没有逃避否定的事物……同样,当虚假成为真理的一个环节,它也不再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26、独立江岸,衣单不觉寒,在晚风轻拂的霞光里,忧伤在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27、今天所记忆的,就是明天会遗忘的,就是未来无从追忆的。所以,清醒恐怕是另一场梦,梦见自己并没有做梦。而睡梦不过是夜夜归来的死亡。

28、一个人如果不能看见“临时存在”尽头,他就不能看到生命的最终目的,不能瞄准生命的最终目标。

29、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3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31、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但一个人有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并无限地忠诚于这个理想,他就能经受任何风雨和困难的考验。

32、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他晚岁驻锡闽南,为期十四年(1929~1942)之久,弘法的地点主要在泉州。泉州相传为八仙之一的李铁拐的居地,风俗纯古,有如世外桃源。他弘扬律法,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僧徒,训导他们“惜福、习劳、持戒、自尊”,使东土八百年来湮没无传的南山律宗得以重新光大。同时,他也使相对闭塞的闽南人文气象蔚然一新。大师就是大师,如蕙风朗月煦日酥雨,能使天地间生机盎然。

33、   “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在书籍中,智慧老人展示给我们的是历史的镜鉴、生命的律则和文明战胜野蛮的曲折。人是理性的动物。“未经审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苏格拉底)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对某一问题不倦的探究,是个人成长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也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确立自主的尊严。

34、尊严,平时人们常说,一个人活得要有尊严,什么是尊严?就是指每一个人那种可敬的身份或地位。站在国家的角度,我们应该有民族尊严,绝对不能遭受外国人的欺凌,受到屈辱,丧失了民族尊严。

35、每一个让你难堪的现在,都有一个你不努力的曾经。

36、不要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请不要把感情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还有父母,有朋友;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

37、次临床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他们面对的人生问题而非神经症的症状来求助于精神病学专家。

38、位置能够增加人的权力,但增加不了权威;位置能够增加人的力量,但增加不了本事;位置能够增加人的金钱,但增加不了素质;位置能够满足功名的渴望,金钱能够满足物质的欲望,但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39、尼采“任何一位拥有生存理由的人可以承受几乎所有如何活的问题”

40、成功从不会放下任何人,仅有你放下成功罢了。

4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42、书写,就是找回主导权,当我写下来,生活就像一本日记本一样容易放下

43、肆无忌惮,这个词用来形容现在的我们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讨厌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向往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我们讨厌学习的束缚,想逃脱命运的枷锁。我们信仰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渴望自由。于是,我们学会了叛逆。

44、虽然现在的我只能把思念寄托远方,但我的心却没有改变方向。回忆里甜蜜中有挥不去的感伤,只因你不在身旁。一天天总是揭肚牵肠。

45、传说,男人和女人只是对方的一半,只有合在一起才算完整,怪不得你如此吸引我,让我从此离不开你,为你着迷。不知道这样的理由算不算理由,反正我会向你求婚:嫁给我!我们是天生一对。

46、我们在爱情里都是可怜的人,喜欢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怀疑,失去的怀念,怀念的想相见,相见的恨晚,终其一生成为遗憾。

47、《跟着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读书摘抄)

48、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49、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50、冷漠、感情迟钝,以及人们不再关心任何事情的感觉,是产生于囚徒心理反应第二阶段的症状,并最终使他对于时时刻刻的殴打折磨无动于衷。

51、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忘记,或是没有忘记却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和憧憬,于是便有了心的千千结,于是便头也不回地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52、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53、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54、人类世界是由一个个生命组成的,因此,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要将生命看得高过一切。有鉴于此,在我们的教育中,着力培植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对于我们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55、最难做的几件事:减肥,早睡,早起,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

56、人生顺境时,切记忍受。做人要就要学会有自信而不要自傲,武断而不武断,自尊而不自傲,严谨而不拘束,知足而不满足,往常而不平凡,随和而不随意,抓紧而不纵容,仔细而不较真。

57、  有这样的觉悟,有这样的愿望,李叔同便注定要披剃出家,皈依三宝。佛门广大,方足以容此心、容此愿,他原本就是看重“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曾多次讲给弟子听,其实也是讲给自己听。1922年春,弘一法师在给侄儿李圣章的信中已表明了自己对文艺事业尽心尽力之后的欣慰之情:“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就此告一结束。”诚然,文艺毕竟只是身外的附属之物,只是枝叶,性命才是最紧要的根本。

58、如果成千上万的人争相抢购一本其标题许诺将解决生命意义问题的著作,那么这一问题必然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

59、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60、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61、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62、我们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书写我们的人生篇章。

63、《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读书摘抄)

64、一种低调的精神生活延续下来,使弘一达到了超常的境界。几十年滴水穿石般地向着追求的核心进展,平淡无奇又那么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弘一不过是泱泱人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与众不同的是至柔达到至刚。相比于高调的人生,低调人生更有一种保全完善的可能,就像他的书法小品一样,不可能成为廊庙的供器,却完全可以供心绪不宁的人平息躁气。弘一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归属的,若换成常人不免有些恐慌,可是在弘一重复而递进的时日里,除了修善行为,也修善对于彼岸世界的信念。我仔细读过他用工楷认真写下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从丙子年三月二十一日起至四月八日书毕,洋洋五千余字,历时十余天,气韵是那么和谐,笔调是那么统似乎一气呵成,不曾间断过。《老子》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弘一的心性就是一滴澄澈透明的水。有趣的是我们在欣赏李叔同时,看到了他过人的才华,而仰望弘似乎他一进佛门,才华就走失了,只留有高僧的情怀。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弘一同样是才华超凡的。他修的律宗,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手上方得复兴,倘无才华,真是不可思议。依我理解,才华在任何领域都可施展,只是佛门与世俗间理应有一面有形或无形的围墙的,佛门的有形围墙内应该弥漫浓郁的宗教气息,不仅使僧人有感,也让出入其中的外人警醒,将世俗利益的诱惑、熏染隔绝在外。佛门的无形围墙更不应没有,它是一种象征、一种界定。人有时是很需要用这样的无形围墙来封闭自己的,以便安置一片安宁清新的精神栖息住所。如果有朝一日,失去了有形和无形的围墙庇护,或被围墙内外的人视有若无,形同虚设,那么,崇高与卑琐、超脱与鄙俗、正义和邪恶也就无界限可言了。不仅对于今日佛门要有围墙意识,像我等区区文人也需以此为鉴,心中隐秘的琴弦岂能由媚俗之手来拨动!

65、  人一辈子不长,除掉童年和迟暮,我们拥有的美好实在是过于短暂。美好的东西就如烟花般缥缈绚丽,令人痴迷沉醉,流连忘返。不知有多少人穿梭在人海之中,为寻找美好而奔波。在尘世烟火的不断升腾中,能否让自己也染上些书香的味道。与一个云淡风轻日子,背起行囊跋山涉水漫步在鸟语花香的乡间小路,在尘世的喧嚣中,寻一份不可多得的淡然,让疲惫的心灵得以小憩,体验一回身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豪情,面对一晃而过的光阴,或许我们缺少的就是恬淡的心境和那么一点点随意的心性。

66、弘一属清逸之人,书风也必然归属逸品。其书作品性之静,品格之淡,造型之松,点线之敛,都是常人不想为也不堪为的。我遍翻书本,委实理不清弘一时代以何种古典碑帖为范,最后只能归于他按自己的心机纵笔,不再与古碑古帖纠缠瓜葛了。凭心任性,无以为范,也就处处为范,广采博收。放开了也好。人渐清癯,字型也见枯瘦修长;人渐超然,字型也见清空悠然;与世无争,字态也日见淡泊和善。我是在三十岁后才向弘一的书法行注目礼的,在此之前,它一直无法进入我的视界里。它的审美特征缺乏普泛性,很狭窄。更多的人将一扫而过,视而不见。弘一的书法是不可学也不堪学的。只是心平气和时,一炷香,一壶茶,细细咀嚼,可以咀嚼出人间世态。这种纯乎内心的笔墨情趣,千百年都是至味。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