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骇人听闻的意思造句【文案整理30句】
admin 2023-03-18 09:20:05 个性说说 ℃骇人听闻的意思造句
1、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2、做程度副词,表“很”,“非常”,如:甚好、甚是、不求甚解(不要求深入理解)。“甚”用在方言里,可以表示什么,为什么,如:甚事?/有甚说甚。
3、这个大胃王目前的最高纪录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面,够骇人听闻了吧!
4、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5、 (误用)不能形容声音大。(形容声音大用“震耳欲聋”。)
6、新闻媒介披露了这同一天同幢楼里发生了两起凶杀抢劫案,真是骇人听闻啊!
7、 ①他沉思片刻,一挥而就,一只栩栩如生的虾便跃然纸上。
8、不过我敢说,你对他的看法大致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的,或许你在别的地方就不会说得这样过火吧。
9、我被胡虎虎烦的不得了,看他这样也有点心软了,就感慨的说:你把参加课外活动的精神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10、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11、●四年级下册句子专项练习,你家孩子都学会了吗?
12、这篇文章从中西文化的对比入手,呼吁加强大学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古代文学教育;从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以及实用层面,论述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意义;并结合个人经验,针对如何学号古代文学的疑问,总结出“文本—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感受、想象、分析、考证”四步并进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13、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14、 (解释)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15、我建议不要谈及后来发生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
16、人迹罕至——人的痕迹很少到那,形容人烟稀少的地方。
17、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8、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19、第三个错误观点:日本的公司治理状况骇人听闻。
20、除了在场的百余人,没有人知道,此刻杭州西子湖畔鼎鼎有名的青楼郁香楼内正在发生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21、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22、 (误用)常被误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23、 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或捏造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24、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生道路和生活状态有深刻认识,就不仅能更好把握自己的人生,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且能更敏锐地洞察他人的内心和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只有认识自我,才能理解他人,进而尊重他人。如果连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哪有可能理解他人?如果对他人连基本的理解也谈不上,又如何可能尊重?所以认识自我是一切的前提;所以西谚说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中国的格言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文学的首要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比较有反省能力,比较有自知之明,能够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就能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美好的社会。因此,与经济、法律、军事、政治等学科对社会的作用相比,文学的作用看起来好像很虚,实际上它作用于人,作用于人的心灵,而人是整个社会的起点,心灵又是人的主宰,所以文学乃是根本之学,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25、造句:随声附和上级的意见,正是老王一路升官的诀窍。
26、甚(shèn)——古会意字,从甘从匹,本义特别安乐,引申为过分、厉害,如:欺人太甚。
27、(骇人听闻的反义词):见怪不怪、不足为奇、司空见惯、悦人耳目;
28、但是,调查一开始,矛头便指向总统本人,以色列的报纸也都充斥着对这一案件的骇人听闻的报道。
29、我们既不能抱着“我的祖先比你阔多了”的阿Q精神,陶醉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辉煌,而无视近现代以来中国落后的现实;也不能因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落后,而否认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认为中国人从来就不如别人;更不能将近现代以来中国落后的责任,推到我们祖先的头上。炫耀祖先和归罪祖先,妄自尊大或自轻自贱,都既愚蠢又可耻。我们只有既对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充满自豪感,同时勿忘近现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饱受的屈辱,并对当代中国仍然相对落后保持清醒,因此对奋起直追、振兴中华既充满信心又抱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 上一篇:终其一生【文案整理3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