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文案整理55句】

admin 2023-03-20 01:44:47 qq说说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杜威中国之行的足迹遍及奉天(今辽宁)、直隶(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11个省和北京、上海、天津3个城市,作了200多次讲演。杜威的女儿露西后来回忆说:由于听讲者十分踊跃,杜威在“那些省城里的讲演都被安排在最大的会场里,那是必要的”。“听他讲演的,不仅有学生和教师,而且还有其他知识阶层的代表。这些地方的报纸也充分报道了杜威的讲演活动。在许多情况下,杜威所作的讲演都由一位速记员记录下来,然后发表在一些广泛发行的小册子上。”

2、⑥教育与职业,杜威主张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中,职业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不是狭窄的职业训练,而是使学生获得与普通教育结合的职业训练。为了更好地实施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把职业课程和普通课程结合起来。

3、杜威把儿童“通过参与成人做的事去学习”称为间接的教育(即直接经验的学习),把“对青少年进行深思熟虑的教育”称为正式教育(即间接经验的学习)。

4、杜威的著作,显现了一个事实,即他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学人,他在维蒙特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显示出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学生,但他不擅于口才,文笔亦不精辟,并不是一位善用文思表达意见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5、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6、1919年10月20日,是正在中国访问和讲演的杜威的60岁生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特地为杜威举行了60岁生日晚餐会。

7、(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8、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9、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10、杜威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而使得教育实践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并引发了自由和纪律、师生关系等诸多矛盾。另外根据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原则编写新型教材的设想过于理想,难以实现。(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1、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1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将学校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脱离问题。

13、   (1)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第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

14、学校教育务必与社会生活联络(在济南的讲演)

15、(多选)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16、杜威认为儿童在出生后对每一件事都是要学习的,但是他们只有对真实的活动本身产生了兴趣,才会对活动中产生的一切进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7、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

18、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19、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中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挖掘和提升自身的学习潜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借助科学的方法与理论来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最大限度的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20、1921年7月11日,杜威一行离开北京赴山东访问。在济南讲演(7月18—23日)和游泰山、谒孔庙以及青岛游览(7月25日—8月1日)之后,杜威于1921年8月2日偕夫人和女儿一起离开青岛取道日本回国。从1919年4月30日抵达中国至1921年8月2日离开中国,杜威的中国之行共计2年4月又3天。

21、在教学过程上,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22、教育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观点是内发论和外铄论的超越和突破。

23、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又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主要教育观点如下:

24、对于杜威来说,在中国的早期日子里,最高兴的一天是5月12日与孙中山先生的见面。由于对哲学颇有兴趣的孙中山特别感兴趣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在与杜威见面时就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来,杜威曾这样回忆道:“那天傍晚,与前总统孙中山先生在一起感到很高兴。”

25、杜威希望在使儿童学习前人知识和参与实践之间,即在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之间,找到一种“保持恰当平衡的方法。”

26、 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27、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28、 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他在论述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时(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以其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29、答案及解析:A A B B D B C C D C C A DD ADE ABCDE

30、发现和揭示了传统教育的问题:传统教育三中心。

31、在晚餐会上,蔡元培致词说:“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博士的哲学,用19世纪的科学作根据,用孔德的实证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詹美士的实用主义递演而成的,我们敢认为是西洋新文明的代表。”他还说:“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它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后来,1920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典礼授予杜威名誉博士学位。在这次典礼上,蔡元培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在场的人对此给以热烈的掌声。杜威本人后来说,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这是我一生中所做过的最有趣的和在智力上最有用的事情。”

33、在杜威看来,在“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不能将行动的人引入未来更广阔的领域的行动以及习惯性和机械性的行动。

34、首先,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杜威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深刻变革的认识分不开的,在杜威看来,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到10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不仅改变了政治疆界,扩大了生产的规模,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也使得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道德以及观念和爱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5、 他明确指出,幼儿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为人一生的事业,爱好、习惯等方面打下基础,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因此应当重视对这个阶段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36、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

37、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38、⑤思维与教学。壮威提出了“如何思维”的命题。强调成功的教学应该能够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思维的过程分5个阶段(史称思维五步),教学过程也可相应地分5个阶段(史称教学五步)。

39、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40、心理学课上,老师提到教育家杜威的理论,心里为之一动,仔细的查阅了一下杜威的思想理论,真的受益匪浅,必须分享给各位妈妈,可以作为自己引导和教育自己宝贝思想理念。

41、A.以儿童为中心B.从做中学C.社会即学校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

42、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内涵为:

43、这是杜威以前的一些中国学生胡适、蒋梦麟等人努力的结果。胡适在他的“自传”中曾这样回忆道:“当蒋梦麟和我这一群杜威的学生听说他在日本讲学时,我们商请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江苏教育会和……尚志学会筹集基金邀请杜威来华讲学,并负担全部费用。”

44、美国学者基南也这样指出:“约翰·杜威在中国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杜威个人对改革和进步的赞同以及他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哲学的权威,使他引起了很多听讲者的兴趣。”

45、1967年,大约在杜威访问中国46年后,曾参加过杜威的中国之行的露西·杜威也回忆说:

46、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47、④知与行。从批判传统学校静听的教学方式出发,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强调“从做中学”是人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是儿童欲望的表现和兴趣的所在。

48、讲座时间:2020年12月16日14:30-16:30

49、1919年初,当杜威正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演时,他收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封邀请信。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会、浙江教育会和尚志学会等5个教育团体邀请他来中国讲学。杜威在征得哥伦比亚大学校方当局同意续假后高兴地接受了这个邀请。

50、教育者的天职(在上海第二师范学校1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

51、A.从做中学B.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C.教学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D.教育即生活E.学校即社会

52、并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或转载多篇论文。

53、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同时,他还指出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54、1919年4月28日,杜威偕夫人奇普曼一行乘“熊野丸”号轮离开日本前往中国。据1919年5月1日上海《民国日报》的报道: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