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孔子的一句名言【文案整理65句】
admin 2023-03-23 01:50:26 个性说说 ℃孔子的一句名言
1、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孔子的一句名言)。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9、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10、(“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周易·系辞》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如果懂了《易经》的道理,世间万物,无论阴阳,“幽明”,也就知道了根源,无畏于生死,即说于在否。
1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5、 在听到了种种评价之后,孔子俨然能够不为所动,不论听到多么难听的谩骂,不论得到多么高的赞赏,孔子都能坚持做自己,丝毫不动摇。郑人讽刺孔子说:“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坦然的接受了郑国人的讥讽,然依旧面带微笑,内心平静,不改其乐也。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2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2、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2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6、10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0、 十五志于学。两个问题:为什么是十五岁才志于学?孔子立志学什么?孔子的祖上是宋国贵族,但是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已经沦落为鲁国一个普通的士阶层。叔梁纥生前做过陬邑大夫,在其66岁之际迎娶了17岁的美妙少女颜征在,第二年,孔子就诞生了。不幸的是,在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两个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孔子对自己童年时期的真实阐述,为了自己和母亲能够吃饱饭,只有拼命地多干活。等到孔子十五岁的年纪,基本已经能够养活自己和他的母亲了,这时候,他才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学业问题。
3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32、孔子骂学生的这句话,却是被记录了下来,成为了千古名句,我们也经常听到老师用"朽木不可雕也"来表达对学生的失望,不过,后半句却是太过狠心,老师也不敢说,甚至没有人敢用后半句去骂人。毕竟说的有些太不雅观了,久而久之,后半句就被人们遗忘。不过,世界上还是没有很坏的学生的,只要能够悉心教导,每一根木头都能成才。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35、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9、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40、孔子70岁回首往事的时候,说了上述的话,把人生比作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的是自我约束和定位的开始。中国人有个说法,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个缺乏自由精神的年代,选择一个方向就相当于选择了人生。有的人有志于学,有的人有志于官,经商的去发财,从政的去当官,一旦选择了某个方向,就像一头驴套上了缰绳。
41、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4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7、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但在孔子身上却得到完美统后世人把它称之为“中庸”,奉为儒家的理想境界。
4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5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2、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5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4、其实,我们不可以从别人的一面之词,就判定一个人的好坏,决定一个人好坏,是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的,孔子的这位弟子虽然经常不尊重老师,但他很爱思考问题,经常给孔子出难题,也让孔子经常思考问题,这对孔子来说也未尝不是坏事,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并且他的这位弟子还被列为孔子的十三贤人之内,可见其有着过人的本事,不然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也不知道孔子在得知他的弟子有这么高的成就后,会不会收回他的那句话。
55、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5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1、范仲淹有首词:“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将相的纷纷争争,带来的是老百姓的无尽痛苦,所以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慨叹。
6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3、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6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上一篇:个人签名签什么最霸气男【文案整理22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