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老子关于和谐的名言【文案整理98句】
admin 2023-03-25 10:31:20 文案短句 ℃老子关于和谐的名言
1、陈鼓应先生的意译为:“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爱养望风调护。
2、(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3、(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老子关于和谐的名言)。
4、句意: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5、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喜事也好,悲事也好,一定要淡然处之,心定神一。如果能做到不悲不喜,就能应对天下万变之事。
6、那么,老子为什么又要接着“无为”而说“无不为”呢?这实在是老子深髓哲思对后人的重大启示,它告知人们:你若能谨守天道而顺其自然,便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原来,“无不为”是由于不妄为的“无为”所产生的效果。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22)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11、04《道德经》中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巴金
13、第49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51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4、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君命不可违,天命更不可违,兵者杀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胜为快,战争一起,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应以悲泣之心处之。
15、翻译: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16、因为“和”有共同一起的意思,所以就有连带的意思。又虚化作连词,意思同“与”“跟”。
17、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译文)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妄执,所以不会被抛弃。
19、与智慧的人结交,问话不能太深,与笨拙的人结交,说话不能太浅,做人就是那么累,所以关系得懂分寸。
20、别因为别人,耽误自己的关系,别因为自己,拒绝别人的好意,学会看穿,学会看透,不去说谎耽误人,不去说错影响人。
21、人的一生只是一刹那。所以我们要珍惜它,在世上一天就要过好一天,切莫虚度了年华。里克特
2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3、第二是友谅,这样的朋友诚恳,不做作,与这样的朋友接触,我们的内心是安稳的。
24、而专尚智慧者,更不知智慧若不以仁义为前提,则无以烛奸而反启大伪。是故“见素抱朴”的体道者,在根柢上必崇仁义而又不失于矫揉造作。这才是“见素抱朴”的和谐原理之所在。
25、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26、这是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的根本原由,也是他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的深刻体验,而这一深刻体验,导引并开启了孔子儒学及《中庸》“肫肫其仁”的人生境界。道无二端,自足其性的中和之道,乃顺从天理自然、純一不已之极致。
27、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本应顺其自然,不可以倒行逆施,战争无端夺去他人生命,悖逆大道。
28、(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0、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就是你一生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须艳羡别人。罗兰
3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2、这个自然之道,既是万物之起源,又是万物形成规律及其所依凭之途径。它自然而自发,没有外在力量强加于其之上,此即后人所言“天道自然”之意。
33、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34、快乐,使生命得以延续。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来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果戈理
35、(译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3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38、(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39、(译文)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0、在老子的眼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所以高明的统治者理应顺从客观,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率理而动,一切“道法自然”,凡事“无为自化”。在治国上,首先要求统治者做到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谦卑处下,宽容包纳,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观点是:理想的世界应该是非常和谐的“混沌”状态,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是占据权力资源的统治者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与处在下层的草民们打成一片,消除彼此的隔阂,这就是所谓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理而动,各不逾矩,双方按照各自的自然本性和谐地共存于一个体制之中。
41、顺于自然,和合阴阳,心清无欲,尽享天年,寿终正寝者,十中有三;
42、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4、(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5、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随着一个。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46、道有三宝,若能执道之三宝,大道不难修矣。道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7、在这种策略原则指导下,老子的治国之术带有浓厚的阴柔特征。第一是管理制度的设置和管理措施的推行,都要求合乎时机,顺应自然,“静作得时,天地与之”。不可单凭主观的意念率意为之,以至走向事物的反面。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让治国的理念与方法随着情况的变化,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有所改变,“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第二是主张管理上要由小入大,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和谐混成,而不能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三是提倡管治的方式应该尽可能做到简约﹑明快,不讲求繁文缛节,不违背天然本性,事半功倍,效率至上。为此要“以一统万”,以简驭繁。第四是强调治国的手段要善于体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达到“成功遂事,莫知其状”的理想境界。善守雌节,后发制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48、“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言,也是构筑老子治国理念的逻辑起点。它的意思有两层:首先,鱼是好东西,还是要吃的,这在政治上就是要管治,而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其次,治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不要无事生非,如同烹鱼时,如果乱翻乱动,锅中之鱼就会碎掉,不好吃。前一层意思表明老子注重治国,韩非子苦心孤诣“喻老”、“解老”,司马迁将老子与韩非同入一传,绝非谬托知音;后一层意思表明老子的治国之术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作为典型的“君人南面之术”,它是形式上的“无为”和实质上的“无不为”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49、人有面子,面子不是别人给的,人有情分,情分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距离,学会拒绝,懂得分寸,知道礼尚往来。
50、《论语.八佾》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欲借绘画须先有素白之质地的比喻,引申“文”与“质”的匹配关系,以此强调人的质朴性情对于外在礼仪的重要,此中透露出的实质精神就在:形式与内容的统才是最大的和谐。
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2、回归真实,也就是要回归天道自然。这一根本的思维取向实质上也就是一种价值取向。
53、快乐的秘诀是:让兴趣尽可能地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罗兰
54、天道自然,人道岂可违反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老子强调“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旨在让万物顺任自然而不要加以干涉。因而政治的最高境界即“无为”,连孔子也接受了这一理念。这是儒道二家的共同之处。
55、现代汉语中的“朴素”二字,即来自老子“见素抱朴”(《老子》十九章)的命题,“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字异而义同。持守素朴之道,是老子的终极价值取向。对比孔子“绘事后素”一说,我们似更能理解老子的见素抱朴。
56、(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57、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58、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59、(案语):本条经典金句是老子给出的宇宙生成图景。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老子形容“道”“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60、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以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过去,而无人得知未来。葛雷
61、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的头颅里,全世界要是都萃集于一个人的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雨果《悲惨世界》
62、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63、依靠权势立业的人,永远站不直腰杆。弯腰是讨好上级,伸腰是吓唬平民。倘若一天死了,其腰还是弯的,因为上下摆动的拖累,再无力支撑。
64、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罗莎琳德卡斯奥
65、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66、(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67、弓弦越拉得紧,生命之箭射得越远。罗曼罗兰《母与子》
68、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6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0、(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7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72、(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3、和穷人走的近,只能看到心酸,和富人走的近,只能看见无法高攀,和有才华的人走的近,只能看到羡慕。
74、(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75、(译文)因为他不执着于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
76、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7、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阿奎那
78、德在《老子》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
79、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80、要读懂这一句话,就要知道《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老子究竟要表达什么?《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真善美。而“善”是《道德经》的中心内容。“善”的本质是宇宙的能量,所以,能量是《道德经》主要要描述的内容。
81、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82、俭性清静,清清静静,无妄为之行,顺天应人,合于自然,利益万物,物物受益,俭安能不广。
83、奶奶发明了妖怪来吓唬小孩,也发明了耶和华来吓唬大人。雨果《悲惨世界》
84、生命苦短,便这既不能阻止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使我们因其充满艰辛而庆幸其短暂。沃维纳格
85、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雪莱
86、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87、鼓励自己的手段,是欣赏自己;欺骗自己的手段,也是欣赏自己。
88、(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8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90、(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91、首先对万事万物不可过于执著,执著之者难明道德,执著之人,必生妄心,妄心一起,妄欲即生,贪心妄想随即而至,当他的贪欲得不到满足之时,必会心生烦恼。所以,人应该忘却执著之心,万事不可强求,妄求,不为外物所扰,顺应自然而为。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如此即可与道合真,与德合本。
92、翻译:话在于正确,行为在于恰当,而不在于多。
93、忙的时候,想要休息;度假的时候,惦念着公务;穷的时候,渴望富有;生活安逸了,担心生活不能长久。
9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95、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关于人生哲理名言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的头颅里,全世界要是都萃集于一个人的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整理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关于人生哲理名言,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一:关于人生哲理名言
96、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
9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 上一篇:一年级常用成语500个【文案整理6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