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文案整理62句】
admin 2023-03-26 02:09:03 文案短句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1、其实死,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成全,因为生理的疾患大于了活着的幸福。可是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部神话。他在精神之巅把自己站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
2、 有了对生死的达观理解,自然就具备了走出残废阴影的精神支柱。接下来该是思考“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还是一如既往地钟情于那座古园,还是喜欢到那里去寻找生命价值的哲学。中国古文化中有关价值论的哲思可谓异彩纷呈,喜读诗书的史铁生应该知晓许多,或许隔离了自然的理论显得空洞,或许这地坛有一股亲近的魔力,或许是觉得地坛给予他的启示才最实在,总之,地坛不愧为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那不因时人冷落和自身衰弱而暗淡,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把天地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能荡起人们对于过往和未来遐思涟漪的雪地上的脚印;那淡出喜忧、镇静站了好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夏天暴雨、秋日落叶捎来的种种况味等等,无不激励着作者勇敢面对不幸,积极进取,弹奏起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壮歌。古园形体曾被人肆意雕琢过,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古园如此,经受创伤的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这不正是人与自然圆融和谐的生命流行境界之一吗?
3、他对自我的三种生存状态进行了描写,从哭闹的孩子,到依依不舍的情人,再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稍纵即逝的时光里,自我始终处于一种无常状态,就像太阳永不停息的流转一样,史铁生也完成了由个人命运上升到永恒生命的流变。他超越了生命个体的苦难,将深刻的哲思融入到生命的整体中。
4、以前的我也曾经多次思考生活的意义,如蹒跚学步的儿童,在自己的脑中反复寻找一条不存在的坦途。沉迷寻找一个无解问题的答案,让内向的我变得更加木讷。发呆成了我经常做的事情,不是发呆就是假装发呆。假装发呆,逃避这谜一样的生活。专注于生活的问题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身,终于让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幼稚的以为找到了生活的答案就是找到了生活,买椟还珠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
5、借助酒力,他还可以走进未来:这个醉鬼,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是死了七天才被人发现。(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6、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灵魂的事》、《写作的事》、《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病隙碎笔》、《扶轮问路》等。王瑞雪对史铁生的作品研究颇深,她总结史铁生的作品特点时这样说:“一是由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写到健全人的精神困境,二是在体验苦难中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三是以质朴简洁的文字陈述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或深邃或睿智或隽永,总是给人深刻的启迪。四是有些作品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真诚自我忏悔、自知敬畏、苦难理解观照、悲悯情怀几面。”
7、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经过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坚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而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了第一把种子。
8、名字“铁生”二字带着坚毅不拔,他真是在用钢铁搬的意志谱写不寻常的人生。病痛可以磨炼、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摧垮一个人,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现流行一句话:“痛并快乐着”,可他的痛怎能用快乐并行,不能说,更不能想,也不能忘,只能收藏,无奈接受这种痛去深深体验生活,深刻的去思考人性、命运与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行程应该是一个阶梯式,我们的灵魂需要一步步成长,迈向更高处,怎么迈?我想阅读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没有阅读我们怎会知道历代文人及无数英雄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鞭策、激励深深影响着后代人,史铁生用40年的轮椅生涯珍惜每个当下能动笔的日子,创作出多部作品,这些作品点燃了读者的心灯。一个人的心灵之灯明亮了,智慧之光也会显现,才会使我们看到更远的路,清晰的知道怎样前行。
9、海德格尔说:“既然死是在想通后无需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尊重。”
10、史铁生的作品是留给彷徨者的礼物,愿你在生命的幽暗中触摸到光。
11、读者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收录了史铁生、汪曾祺、季羡林、梁实秋、徐志摩、丰子恺等大家关于生命的思索的散文,全书一共七辑,分别从亲情、友情、美食、好物、山河草木等世间好物的角度阐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真实感受。
12、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3、《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有人说:“寥寥几百字把自己对母亲的爱与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挥洒地淋一漓尽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理解与伟大。他没有对病痛屈服,病痛反而使他写出了这样字字珠玑的文章。我们被他深深地折服了,感动了。”
14、从21岁到38岁,从几度寻死到对生命重新认识,命运捉弄下的生死纠缠里,史铁生开始用调侃的态度面对残酷的生命。他前期的文字,把尖锐刻薄藏在平淡里,努力做出坚强的姿态;而后期的文字,则把诙谐调侃隐匿在行文中,心态更放松。他说“童话的缺憾不在于它太美,而在于它必要走进一个更为繁杂且严酷的世界,那时只怕它太娇嫩。”
15、《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以或质朴或纤致或浪漫或滂沛或幽默或博远的文字,还原一个曾经恶作剧,曾经起哄咋呼而又胆虚,曾经性爱禁锢年代偷看裸体油画,曾经初恋被当笑料,曾经特别脆弱,曾经因为失恋几乎彻底崩溃,曾经数次试图轻生,曾经绝地卓然自拔的可亲可爱、可感可触、灵肉鲜活的史铁生。
16、读者尚是如此,那么那些小说中主角的朋友家人就更不用提了。
17、注:该剧可使用文惠卡、银联白金、钻石信用卡62折购买;可参与微票儿抢红包活动。
18、¥680(VIP)/580/480/380/300/280
19、人和人的遇见,就是一朵小小的涟漪,缓缓地散开。我们凭什么眷恋人间?是人,是人和人,人和世间万物更广阔的联结。
20、当生命走到尽头,当死亡向你索要不可摧毁的意志之时,便可看出这两种意见的优劣了。
21、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22、“一个瘫痪的男人,对他心爱且爱慕他的女人说,如果你不确定是爱情,就请离开,再痛苦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如果你确定是爱情,就必须留下了,决不要跟那些俗人一样。”
23、不过,有些文字好苦啊,一杯苦茶,不甜,醒脑。
24、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25、《务虚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本书是史铁生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史铁生半自传式的作品。
26、地坛存在的意义,对史铁生来说无疑是重大的,那儿不仅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还是一颗绝望的心的疗养之处,它让史铁生看透了死,让他忆起了母亲的爱,让他想出了自己写作的目的,让他终以一颗乐观的心面对生命的轮回。
27、他以独特的视角拷问着这个世界,同时又反省着自己,用沉静又优美的笔调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28、一个孩子的出生,往往会使一个家庭充满希望与欢喜,因为孩子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于是,从出生那一刻起,人就开始有了责任,一个回应家人期望的责任。
29、你或许要这样反驳:那个“我”已经不是我了,那个“我”早已经不是我了呀!这下我懂了,你是说:这已经不是取名为我的那一具肉身了,这已经不是被命名为我的那一套生理机能了。
30、铁生面对死亡约经历是从二十几岁就开始的,这个年龄对我们绝大多来说对死亡只能远远观看,不敢走近去面对它。所以当我们生病,处在困境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特别恐惧。而铁生在二十二岁,包括后来一直在做肾透析的时候,他都在经历死亡的过程。和铁生交谈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出来,他对死亡越来越坦然,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记得我俩还专门讨论过“安乐死“,因为我们都看到,不仅医疗资源在非正常使用和浪费,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碍对生命的尊重。他当年跟我讨论过很多次,一个人怎么有尊严地活着,并且如何“活在当下”。
31、合上书本,感触良多,幸运的我们四肢健全,头脑灵活,但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低潮;那让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坚强,要学会正视,为了国家,也为了母亲,要努力奋斗,成就人生!
32、这样的神,或这样来理解神性,有一个好处,即截断了任何凡人企图冒充神的可能。神,乃有限此岸向着无限彼岸的眺望,乃相对价值向着绝对之善的投奔,乃孤苦的个人对广博之爱的渴盼与祈祷。这样,哪一个世间的凡人还能说自己就是神呢?
33、有一天,他去了,却留下了《我与地坛》,让无数中国人震撼又流泪的文字,我们伟大的母亲在地坛,我们奋斗不息的精神在地坛。
34、文如其人,这话并不绝对可信。文,有时候是表达,是敞开,有时候是掩盖,是躲避,感人泪下的言词后面未必没有隐藏。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验,常在渴望表达的时候却做了很多隐藏,而且心里明白,隐藏的或许比表达的还重要。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心里明白却还要隐藏?知道那是重要的却还要躲避?
35、地坛有着四百多年的斑驳历史,它洗尽了往昔的铅华,“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在那里静候着作者的赴约,这种人与自然的约会,的确是种缘份。中国有句古谚:“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虽然关联着宿命的意味,但也表明着自古以来人与自然意识上的融合。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就大器的起点。老子曾这样描述道生万物的情形:“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成了生命之源,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宇宙的本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如果说老子对生命的阐释较为玄乎,庄子就回答得明确些:“人之生,气之聚也”,生命是气聚积而成,是具体的物质,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均是一气,这是庄子解释生命的唯物主义成分。
36、最近被人民网指名道姓批评的电视剧《亲爱的小孩》,很真实地反应了现实生活中的婚恋,让无数的网友直言“贩卖焦虑”、“更恐婚恐育”……然而,男主的扮演者秦昊妻子伊能静一篇观后感的“小作文”,直接让人看到这位“作天作地”的娱乐圈大姐内心的丰盈。
37、生命中不只有风和日丽、春和景明,也有那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史铁生21岁起双腿瘫痪,但却“从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写健全人的精神困境,在体验苦难中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身体健全的人对残疾人有着自然的悲悯与同情,但残疾的史铁生却指出: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由此看来,谁又会是完美的呢?当健全的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感到无力、无助,感到力所不逮时,谁又能说自己是完全健康的呢?但史铁生却不是苦难中的呻吟者,他用生命在对死生、命运和人性进行思考,从而赋予了生命更深远的意义。
38、张铭老师说“一个文化的城市应该更了解史铁生,应该宣传身边真实的作家”。云良老师也说“史铁生是作家中的榜样,我们应该带着尊敬的心去读他的文学作品”。是的!陈村写过“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而他(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
39、一个主角死了,要不复活,要不整个故事就结束在一片压抑的悲伤之中。
40、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41、再比如希特勒,你可以说他的精神已经错乱——言下之意,精神仍属一种生理机能。你又可以说他的灵魂肮脏——但显然,这已经不是生理问题,而必是牵系着更为辽阔的存在,和以终极意义为背景的观照。
42、所以,他的作品透着不屈,力量,为很多迷茫的心指明方向。
43、王瑞雪老师说:“史铁生及其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首先就是孝顺父母是第一等大事,现在每一个周末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陪我的父母;其次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爱健康的生命;三是我感觉人有时是需要信仰的;四是让我认识到深层次的幸福是属于心灵的;最后让我学到生命的意义不在长度在于厚度。”
44、他说,扶轮问路,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旅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45、然而,幸好有一个宁静的地坛,幸好有一位慈祥的母亲。
46、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史铁生对于生命的苦难所持的人生态度,不仅仅只是乐观。还有他对生命的理解,和生命赋予他的意义,以及所有遇见他的人,都会因他而有了更加积极向上而生的力量。他既活好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
47、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我们这些健全人背负了“生与死”的沉重答案,他用自己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而我们没有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48、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更没有谁的人生会毫无波澜。在生与死面前,没有人会坦然,即使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尽头都是死亡,但那段或长或短的人生路,又如何芬芳美好,确实需要我们做出慎之又慎的选择。
49、真情一旦流露,无声的哄笑会从屏幕里下来淹没你;别试着走进灿烂的阳光下花的海洋,黑暗会突然降临舞台;魂灵的视角在屏幕上清晰可信;醉鬼的独语有幻觉,有梦想,更有骇俗惊世的真理。
50、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51、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52、灵魂与思想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而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因此,思想可以依赖理性。灵魂呢,当然不能是无理性,但他超越着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但是,当自以为是的“知”终于走向“知不知”的谦恭与敬畏之时,思想则必服从乃至化入灵魂和灵魂所要求的祈祷。但也有一种可能,因为理性的狂妄,而背离了整体和对爱的信任,当死神必临之时,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必因陷入价值的虚无而惶惶不可终日。
53、只是,或许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爱自己,不是我们对自己认识不清,而是在尘世的浮浮沉沉中忘记了如何好好地生活,如何好好地爱自己。
54、莫非 / 王学兵耗子 / 韩岩松杨花 / 李秋晨母亲 / 杨鲭记者 / 桑德拉·科曾尼克女孩子们 / 郝蕊、赵晓璐、苏娅年轻人 / 张加怀妹妹 / 李梅警察 / 李龙吟
55、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56、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
57、史铁生|一声闷响经久不衰,震撼了莫非的一生
58、所以,人是为了责任而活。为了不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伤心。
59、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从史铁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励志的经历,他虽然残疾,但身残志不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文化名人,这种励志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我们都是身体健全和健康的人。
60、“心魂”“务虚”“真诚”,是史铁生文学观念的核心,也是他中后期思想型写作的关键词。他的写作日渐脱离了一般意义上文学创作的陈规陋习。对他来说,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任何方式、文体和语言,都是自然而然,是在回归心魂的“聆听和跟随”中自然流淌而出的。从1987年的中篇小说《礼拜日》开始,史铁生的绝大部分作品就以超越文体的创作,真正践行了“形式即内容”的理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最为鲜明地体现出了形式上的巨大突破。
61、精神,只是一种能力。而灵魂,是指这能力或有或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辽阔无边的牵挂,一种并不限于一己的由衷的祈祷。
- 上一篇:两个人在一起的名言名句【文案整理2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