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文案整理33句】
admin 2023-03-28 08:35:52 qq说说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设法让孩子有另外一种幸福观,这就是当孩子为别人做出牺牲时,也觉得幸福。甚至比别人更幸福,觉得“给”比“拿”的幸福更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总讲:“我的宝贝,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无法活。你吃到嘴里比我吃到嘴里更香。”这些蠢事,就是让孩子心安理得地独占一切,甚至觉得,我的出生本身就给家里立了一大功,就给你们带来幸福,我是大功臣,我可以为所欲为。(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2、也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谈论什么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日;但是,如果没有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没有它们,家庭也就没有了精神的支柱。法国有一句古老的民谚:生者如果忘记了死者,死者就会报复。生活告诉我们这种报复是残酷的,它会使充满生机的肥沃土地长出满身荆棘的野生灌木——使人心硬如铁、冷漠无情、小气吝啬;而以尊敬、爱戴的心情纪念逝者,则会使活着的人更加生机勃勃。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纪念日……它们就像植物的根须,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用它滋养人性这棵大树的枝叶。
3、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作用。“无知识、无礼貌的环境,早晚会变成孩子的眼泪和愁苦。”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孩子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成长道路。
4、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培养家长在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方面形成基本的素养与能力。要注意督促和帮助孩子复习和预习好功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5、(参考书目)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帕夫雷什中学》等。
6、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7、尼古拉夫妇有六个孩子,每当尼古拉作完手术回家,妻子总是准备好一切,叫他休息。妻子说:"世界上没有比你的工作更辛苦了。"医生微笑着回答:“世界上没有比做母亲的劳动更辛苦的。”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医生每天早晨悄悄起床,到花园剪一朵玫瑰花,悄悄插到妻子床边。朦胧中闻到浓郁的花香,妻子觉得异常幸福。孩子们长大了,于是花瓶中就出现了两朵、三朵……六朵、七朵花。后来医生去世了,六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四处工作去了。可是每逢母亲生日那天,他们总要回来,向母亲祝贺,并在花瓶上插上七朵玫瑰花,其中一朵是代替父亲的。
8、•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9、他认为,在学前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他说,绝不允许父母养而不教。
10、他讲到学校里一个学生的奶奶快去世了,父亲很着急,跑到学校和老师商量,是否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免得孩子痛苦流泪。苏霍姆林斯基劝这位父亲不要这样做,要让孩子守在奶奶的病床旁,照顾奶奶,让他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他说,不知道悲伤痛苦的孩子是非常幼稚的,将来根本不知道整个生活的面貌,那他怎么独立生活呢?而一旦进入生活,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悲观失望。这不是爱,而是害了孩子。
11、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这位母亲爱孩子的方式,是多么耐人寻味的。
12、作者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大会上介绍成书过程
13、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的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寻找关爱。
14、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这条长河之发端的第一源泉。
15、“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本书着重对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尤其是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解读,就更有特殊价值。因此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
16、•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17、他讲到学校里一个学生的奶奶快去世了,父亲很着急,跑到学校和老师商量,是否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免得孩子痛苦流泪。苏霍姆林斯基劝这位父亲不要这样做,要让孩子守在奶奶的病床旁,照顾奶奶,让他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他说,不知道悲伤痛苦的孩子是非常幼稚的,将来根本不知道整个生活的面貌,那他怎么独立生活呢?而一旦进入生活,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悲观失望。这不是爱,而是害了孩子。
18、母亲要教孩子关心周围人的疾苦,特别要尊敬老人。尊敬老人是尊敬人的最明显的表现。对老人不尊重,甚至冷漠无情,是对社会的一种激烈的“报复行为”。要让孩子为老人做些好事,关怀和同情老人。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对周围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
19、▪ 再教育工作中,要使公开的和隐蔽的、社会的和私人的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类幸福的谐音就产生于这种结合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
20、用食指指出来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成人世界的一切,他需要你的指引、示范与提醒。
21、•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22、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像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人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23、为了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学素养,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创造性地开办了家长学校。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家长,还是将要建立家庭的青年,都需要有一本《家长教育学》,需要有一本关于家庭、婚姻的道德修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的书。”
24、强大的精神教育力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孩子们学着用父母的眼光观察世界,像父亲那样尊重母亲和奶奶,尊重妇女,尊重人。可以说,妇女——母亲和奶奶成了家庭的情感、审美、道德和精神中心,是家庭的首脑人物。父亲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孩子们今天祖母和外婆的身体怎么样。无论他有多忙、有多么紧急的事情要办,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奶奶、妈妈的健康。女儿玛丽卡一生也不会忘记父亲三十岁生日那一天的情景。庆祝喜宴已经准备就绪,客人们就要来了,外婆却突然生病。“还管什么生日!”——父亲说着,赶紧把外婆送进了医院。
25、•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2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罚决不是什么严格要求,而是家长缺乏修养,束手无策的表现。
27、“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28、苏霍姆林斯基同时也强调,父母对孩子要尊重信任,如果整天叨叨不休,孩子不知所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孩子就会觉得家里不温暖。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心,而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很难教育好的。
29、◎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灵中。这种力量就是爱,是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
30、童年的幸福,如同提供温暖和食物的炉灶之火,当然要有。然而,亲爱的父母亲,这炉火的热度有赖于您如何管理。实际上,要当好这炉灶的司炉,需要全部教育才智。
31、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分析其成长历程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家庭教育的良好影响。他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后,与妻子和睦相爱,相濡以沫,形成了融洽的家庭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32、他讲过,一个叫尼娜的孩子在九岁过生日时,妈妈、奶奶为她做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然后请小朋友来庆贺生日。那天,妈妈特意铺上了一块新桌布,小朋友们陆续来了。这时,小尼娜对母亲说:“奶奶吃饭手老是颤抖,勺子总放不到嘴里去,会把汤洒在新桌布上,小朋友会笑话我,今天是不是别让奶奶与我们一桌吃饭了。”
- 上一篇:你的婚礼扎心台词【文案整理7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