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王阳明语录经典语录【文案整理43句】
admin 2023-03-29 08:55:38 qq说说 ℃王阳明语录经典语录
1、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2、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3、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4、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5、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
6、人生,行到水穷时,只有内心温柔自持,才能眉间欢喜。有流水的陪伴,有晚风的温柔,心自有安处,爱自有归处,人生所求不多,一朵花便是生动迷人的岁月,一瓣雪,便是推窗问阁的深情。
7、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8、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9、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0、知之真切,行之精察,知行合一的功夫,正是来源于学习与工作的实践之中。修行在生活中,在生活中修行。追根求源,我们所修行的正是那一颗真正的心啊。
11、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像,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麽,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桉,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噼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王阳明语录经典语录)。
12、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13、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14、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就是如此的决绝,曾经抬头看杨柳垂岸,低头的时候,已经是琼玉纷飞的景象。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6、我曾看到一个时间旅人,从身上拍落两场大雪,由心底携出一篮火焰,独自穿过整个冬天。
17、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9、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宋之问(在荆州重赴岭南)
2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2、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23、有句时髦的话叫“生活在别处”,李娟生活的阿勒泰就是这样的别处。住在2米深的地窝,醒来满脸都是黄土;靠种向日葵为生的人民,需要花钱找养蜂人给花朵授粉;偏僻遥远的荒原,需要跑到高高的土坡上寻找手机信号……这样的生活,贫穷却充满诗意,艰难却不无乐趣。一本轻松的小散文,写出了别样的生活。
24、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25、这人世间最美的风景便是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哪怕秋风瑟瑟,万物萧条,亦入目成诗。
2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理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27、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28、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审问之、笃行之。从正确的认知到真实的行动,真诚求学、精进不休,在读书与做事之间领悟静定生慧,在学问事功之中感悟天人合一的智慧,知行就在其中。
29、第曾仕强教授不仅给我们讲解了《易经》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讲解了它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30、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孟宾于
31、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中,
32、诚信就是百花园中最美丽的那朵鲜花,是群星阵中最闪亮的那颗明星,是热带雨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参天大树。拥有诚信,便是拥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拥有诚信,便会拥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
33、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34、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35、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3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3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8、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39、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1、诚信,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像一棵大树的幼芽,直根于每个家庭,生长于每个人的心中。
42、解析: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 上一篇:感恩父母作文600字范文【文案整理104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