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心情说说 > 正文
顾炎武的核心思想【文案整理51句】
admin 2023-04-05 10:47:02 心情说说 ℃顾炎武的核心思想
1、顾炎武认为,礼义廉耻是治国的大纲,它关系着国家的存亡。礼义是用以治人的,廉耻是用以立人的。一个人如果不廉,就会无所不取,如若不耻,则必然无所不为。身为国家的大臣,假若无所不为和无所不取的话,那么,国家必然会走向覆亡。顾炎武还认为,在礼义廉耻这四者之中,耻是至为重要的。他说:“孔子曾说过‘行已有耻’;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一个人之所以不清廉,乃至于违犯礼义,做出种种不合乎道德的事,原因就在于不知羞耻。当官的人无耻.就会使国家蒙受灾难和耻辱。
2、郭志昌老师结合顾炎武的生平履历和重要事件,以朴素的语言讲述了顾炎武先生的法治思想,既通俗易懂又深入透彻,其中重点包括:
3、本次活动将通过新浪微博、山东公共文化云进行全程直播。
4、顾炎武先生不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而且也知行合一的践行了“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如在山西、在曲沃期间顾炎武先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袭古人,改变“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的思想。历史上,晋国都城所在地,在学术界存在有四个有争议的地方,一说是晋阳(现太原附近);第二个说法是永安(现山西霍州一带);第三个说法是晋国都城在曲沃;第四个说法是在运城闻喜一带。顾炎武先生用治学严谨的作风每到一地,都要亲自勘验地形,访问当地老者、老兵,阅读当地文献资料。自己出行也自带骡马搭运书籍,以便随时学习查阅。经过他多次在山西的考证,特别是在曲沃期间,步行沿浍河、滏河进行考察,访问当地老者、老兵,最后断定,晋国都城在曲沃。这一考古成果,在上世纪末得到了考古发掘证明。上世纪末,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邹恒教授、李伯谦教授的带领下,在山西曲沃曲村发掘出了九代十九座晋侯墓,出土了鸟尊等大量青铜器和玉器,发掘出了大量真车、真马,填补了西周断代史的空白,此项考古发现不仅证明了晋国都城在曲沃,而且,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5、品文化,学经典|昆曲小镇来了一群香港大学生!
6、图书推介:本书是昆山市第一中学的教材,其编者在“后记”中指出,本书“非学术著作,而是面向高中生的教材”,以“宣传和普及顾炎武思想为中心,而非以研究顾炎武思想为出发点”,内容方面借鉴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强调顾炎武的“人师形象和他的社会责任意识”,书分五章分别介绍顾炎武的生平、治学成就、家国情怀、道德及文学成就,展现了顾炎武为人为学的光辉形象。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是了解顾炎武的通俗入门读本。
7、第二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家国情怀
8、山西人、曲沃人在发展教育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山西大学是全国仅有的三所百年老校之一。曲沃中学又是全国最老的十所百年中学之一。曲沃中学的前身即绛山书院,就是顾炎武先生寓居曲沃时,多次讲学的地方。山西和曲沃之所以在兴办教育方面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和“务当世之务”思想的影响。
9、主讲人: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0、我们检察干警应该去学习顾炎武先生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检察人员勇于担当最重要的就是严格司法、依法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1、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2、顾炎武认为,真正的孔孟思想应该更多地去探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而不是去一味追求世界的本源到底是理还是气。虽说儒家学说丧失了千百年来的思想统治地位,就是因为它缺乏对世界本源性的探究,但是到了明末的时候,心学、理学在探究世界本源方面用力过度,已经走向了极端,这也是顾炎武反对他们的原因。顾炎武的学术有个缺陷,他对世界本源研究不清,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儒家十三经。他的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13、饱读经书的顾炎武,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兴亡、天下的治乱,特别是在其亲身经历了明王朝灭亡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君主独断专横,君主的权利不受任何制约之害。顾
14、http://www.wenmind.com
15、(欢迎大家现场听课,凡十二讲全部参加的听众,均会得到“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结课证书”及光盘一套。)
16、图书推介:本书是“符号江苏∙口袋本”内容之一。书分七章,分别从书香世家、江东名士、南明谋士、儒生理财、遗民风范、通儒实学、思想贡献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顾炎武的生平、治学、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本书图文搭配,文字简洁,图片精美,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与故事性,是了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知行合一思想的极佳读本。
17、著名思想家、经学家顾炎武是昆山先贤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传承先贤思想,5月7日下午,西塘实小特别邀请了昆山市顾炎武思想宣讲团成员、市顾炎武研究会理事潘金英老师,到校给同学们作顾炎武思想主题讲座。
18、最后,同学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郑重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旷世大儒——顾炎武》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古吴轩出版社
20、 互动环节中,大家纷纷向陈建林会长请教交流。
21、山西人、曲沃人“勇于任事”,山西西有黄河、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山西既是表里山河,也是四战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就是从山西打到北京的,经过战争的破坏山西民不聊生,经济凋敝。山西之所以在清时发展较快,除了山西人吃苦节俭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益于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用”、“勇于任事”思想在山西传播后,山西人勇于担当,务实发展,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发展教育,发展实业,繁荣金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清末民初成了中国当时的富裕省份。
22、主讲人: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23、其年青时,入复社,张溥、张采等均为其治学楷模,当得上是授业之师。
24、他走遍天下路、读遍天下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昆山还专门成立了顾炎武研究会呢!
25、《旷世大儒——顾炎武》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古吴轩出版社
26、他每年春夏温习经书,家中请了四个秀才帮他讲授、巩固、温习学识。也算得上是其一字之师。
27、 林存阳,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三礼学史、学术思想史、政治文化史。著有《清初三礼学》《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乾嘉四大幕府研究》,合著《中国之伦理精神》《乾嘉学派研究》《礼与中国古代社会》等;发表《清代礼学思想演进析论》《礼乐百年而后兴——礼与清代前期政治文化秩序建构》《文化自觉与清代学人的“明道”追求》等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28、与会学者认为,我们要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经世致用”的态度来研究博大精深的顾炎武思想,从他的著作和思想中找到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顾炎武“天下责任”、“敢于担当”的爱国主义思想要在新时期的发扬和创新。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了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29、早年间,顾炎武因其堂伯顾同吉早年去世,他被过继过去。由其母王氏独立抚养长大,并授其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成为其处世之师。
30、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顾炎武的老师便是这样的。
31、随后,陈建林会长又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对顾炎武思想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昆山市设立“顾炎武日”的背景和意义,让大家对顾炎武法治思想的延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32、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33、◆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向这些复转军人致敬!
34、顾炎武主张,重启封驳制,利用封驳来制约君主的权利,以此避免君主滥用私权。封驳制度起源于汉代,实际上是一种检查制度。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对皇帝颁布的失宜诏命,进行封还并署列理由或者意见。
35、会议间隙举行了赠书仪式,陈建林会长代表昆山顾炎武研究会向昆山检察院赠送了《顾炎武行迹》《诗咏顾炎武》等书籍。
36、顾炎武超前的法治思想更是青年干警们研究与探讨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先贤”文化,近日,昆山检察院d组书记、检察长俞军民还特地邀请来顾炎武研究会的两位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课!
37、 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副主编,《史学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栏目责编。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38、今年6月4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确定了每年的7月15日为‘昆山市顾炎武日’。
39、在学风方面发扬顾炎武先生的“博学穷究”思想,兴务实学风,县文联、晋文化研究会与昆山、太原、临汾、北京、上海等地的顾炎武学术思想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在《晋文化研究》上刊登了多篇外地专家和本地学者撰写的研究顾炎武思想的文章。
40、大明万历年间,在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一户江东望族顾家,一代大儒顾炎武出生了。他本名绛,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故而更名炎武。其栖居处有亭林湖,后世人尊其为亭林先生。他集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为一身,被称为清学“开山始祖”。
41、第六讲 “行己有耻,以礼为教”:顾炎武的礼学思想
42、 “尼山书院系列国学公开课”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光明日报国学版策划,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具体承办,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d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
43、对理学的正面批评。他指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
44、讲座以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启引,深入浅出的分析了顾炎武思想的成因、发展及其治学方法,介绍了顾炎武的生平及学术著作。
45、 “尼山书院系列国学公开课”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光明日报国学版策划,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具体承办,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d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
46、顾炎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了中国数代人,匡正了学风。在中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我们研究“经世致用”思想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我们建设文明、富裕的幸福家园仍将长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47、俞军民检察长首先对陈、郭两位老师不畏酷暑莅临昆检,与干警分享顾炎武法治思想,表示感谢与欢迎;随后又结合昆检文化,重点阐述了顾炎武作为昆山三贤之其“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行己有耻”的处世之道,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干警不断拓展阅读面、开拓眼界,弘扬先贤文化,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
48、顾炎武主张以封驳制来约束君主权力,防止君主独断专横和政治腐败。
49、(重磅)九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在全国城乡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50、(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 上一篇:中秋节走心文案简短【文案整理5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