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草船借箭故事概括【文案整理33句】
admin 2023-04-11 02:33:05 个性说说 ℃草船借箭故事概括
1、(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对天气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草船借箭故事概括)。
4、(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5、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尽管答案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真让人佩服。(草船借箭故事概括)。
6、不一会儿,大雾散去,太阳冉冉升起。诸葛亮下令将船迅速开回。20只船上的草人上,早已扎满箭支,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7、 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对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理解。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8、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オ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请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9、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批注:明知故问,引出弓箭,目的在于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批注: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周瑜说:“对,(“对”字显出周瑜明知故问,但诸葛亮的回答又正中下怀。)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批注: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的名义强加给诸葛亮,不容反驳,意欲加害诸葛亮。)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批注:明知十天造不好,故意发问。)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批注:成竹在胸,内心早有计划。)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批注:激将诸葛亮发誓。)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批注: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这是奸计得逞的高兴。)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0、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11、到了第三天四五点的时候,江面上开始弥漫浓浓大雾,于是诸葛亮下令,将草船驶近对岸曹曹操军队的水寨,然后让士兵们在船上击鼓呐喊,伪装成要进攻的样子。
12、第19课《牧场之国》 同步练习 类文阅读
13、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14、那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诸葛亮巧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曹营获得十万支箭的过程,是主要内容,应当作为重点来写。其他内容相对来说是次要内容,可以概括来写。
15、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16、(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隙,使受箭面积达到最大。)
17、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
18、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19、在缩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交代清楚,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20、(7)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出示:“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21、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22、②我觉得“第一天……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唆,前两天没有动静,是否可以删去,直接写“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组织学生讨论)
23、 此文的教学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领略古典文学之美,发现中国古典名著之价值埋下一颗种子。
24、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中,江上箭如雨下,船一侧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舱内的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与鲁肃谈笑风生。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故事的重要情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5、(鲲鹏在线)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走近他们的童年岁月
26、这个同学缩写的《草船借箭》把篇幅压缩了,把主要内容也削减了。
27、口语交际一《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同步练习
28、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29、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30、诸葛亮又下令各船士兵高喊:“谢曹丞相赠箭!”等曹操恍然大悟时,草船已经开出10公里,曹操军队根本没办法追赶,只能叹息。
31、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3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周瑜的忌妒与曹操的多疑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学习,努力汲取知识,像诸葛亮那样拥有聪明才智,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提前的准备。
- 上一篇:三毛荷西经典语录【文案整理3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