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佛家经典禅语因果报应【文案整理51句】
admin 2023-04-12 08:34:00 个性说说 ℃佛家经典禅语因果报应
1、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佛家经典禅语因果报应)。
2、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3、有人说,我干了好事,怎么沒得好报?有人尽干坏事,怎么不见有恶报?
4、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5、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6、爱情就像是乘法,一方为零,另一方无论付出多少,结果还是为零。如果爱情只是一个人一厢情愿,那请尽早放弃,因为这不会有结果。
7、因为那天天气很冷,他救完人之后,自己当场就冻晕了,还发烧了好几天。
8、(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9、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正如《涅槃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10、有一次他搞完清洁回家的时候,路过一个池塘,看到有一个小孩失足掉下去了,他想都没想直接就跳进池塘,把这个小孩子救上来了。
11、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12、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14、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15、当道生师父对着石头说法时,正在后面高地上播种的农民悄悄躲在草丛里偷看,见到一位师父在跟石头讲话,大家都非常好奇,就继续看下去。
16、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8、那些石头随着道生师父的笑声,不停地上下猛点头,直到笑声停止才安静下来。
19、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2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2、我们要像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和敌视,而保持内心的安详寂静。
23、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4、佛教:运气不好时,心中默念这2句话,好运自然来!
2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6、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8、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29、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30、爱情是会让人成长的。有些事的确不堪回首,但是请不要逃避。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累积伤痛。
31、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32、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4、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着,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35、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3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37、这个男人是在我们村里做清洁的,村里所有的卫生都是给他承包的,他本来想让他儿子接手他的工作,可是他儿子结了婚之后就和他媳妇搬到城里去住了,一年才回来两三趟。
3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9、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4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1、此句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42、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43、1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44、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景德传灯录》释:骏马只要抽上一鞭,就能远行千里;有悟性的人只要对他说一个字便可豁然贯通。)
4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6、不能拥有的,懂得放弃,不能碰触的,学会雪藏。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种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47、3)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48、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49、 另外,禅宗的理念,佛陀境界需要人自己从人生的日常流转中去领悟,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自由。
50、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 上一篇:励志大气的网名【文案整理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