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关于廉洁的名言警句孔子【文案整理36句】

admin 2023-04-13 08:06:58 个性说说

关于廉洁的名言警句孔子

1、北宋包拯作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2、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

3、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明.胡守安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关于廉洁的名言警句孔子)。

4、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6、昔者穆公制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8、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9、秦代著名的政治家秦朝丞相李斯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10、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做人以诚为重。

11、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

12、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释义: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13、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14、正气浩然廉洁清风沐圣殿,桃李满园耕耘净土结硕果。

15、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的高洁。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有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之意。但“出淤泥而不染”更强调出污泥之意,强调环境污染,更显示其品格难能可贵。

16、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这话千真万确。虽然林则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在局部上,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林则徐时代根本不同,但林则徐的实干精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1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要警钟常鸣。

19、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20、为民谋利公仆责,一世清白无遗憾。欲贪畏欲是坝中一汪水,坝溃水泻难收回。

2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2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24、寓意: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25、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26、廉洁从教贵在修身慎微,慎独慎权贵在淡泊名利。

2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8、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29、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战国·《晏子春秋》

3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宋•王安石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宋•林逋新月无私照,落日有余辉。

3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春秋·《诗经》

33、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明??于谦)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

34、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3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