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孔子的名人故事【文案整理38句】

admin 2023-04-16 02:22:47 个性说说

孔子的名人故事

1、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孔子的名人故事)。

2、《战国策》中甘罗一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语焉不详,为后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据说他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 、“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都以孔子失败告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3、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4、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5、有一次,我和七八个大人一起看《孔子的故事》,看完之后我们就一起聊天。如果引导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我们该提什么问题?我清楚记得有一个人的问题“鹤立鸡群”,像一块磁铁立刻把我们的注意力吸附在一起。虽然,我觉得“鹤立鸡群”这个词并不准确,当时我还不能判断他所提的这个问题的意义,谁的问题是“鹤”?谁的问题是“鸡”?还很难判断。只是因为与众不同就引人注目。

6、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7、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8、    孔子认为,花个人的钱赎回奴隶显得很高尚,但对此行为如果大加鼓励和宣扬,就会使那些原本会用国家的钱赎买奴隶的人放弃赎买,以免背上见利忘义的恶名,这样就会影响鲁国对奴隶的赎回工作。

9、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10、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就是只要是愿意跟随他学习的,不管什么人,他都接收。孔子的弟子来自各个国家,有贵族、也有平民;有富人,也有穷人;有来自中原国家的,也有来自“蛮夷之邦”的。这就是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说:“所有的人,生性都是好的,只要加以教育,都能成为人才。”

1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2、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13、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14、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15、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了朝回来,连忙问:"没有人受伤吧?"而不问马怎么样。爱人重于爱马,仁的表现淋漓尽致,这是孔子的可爱。

16、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

17、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

18、    孔子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19、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是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20、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2、■ 孔子35岁时,因为鲁国内乱而投奔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管家。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的事,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景公极为赞赏他,就要起用孔子时,却因为齐国宰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孔子之后不久便返回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23、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24、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25、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26、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27、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

28、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29、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30、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生”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解将来“死”,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生”,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死”。而惟有对生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31、孔子继续专心练琴,终于有一天,他激动地说:“我弹着弹着,竟然感觉到这首曲子是在歌颂一位有统治天下气魄的帝王。除了文王,还会是谁呢!”

32、亓官氏为孔子生有一儿一女,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儿子出生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给孔子,于是孔子就给这个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先孔子七年去世。

33、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34、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35、天亮之后,孔子的母亲就要开始考察孔子昨天学的字是不是都会了,就一个一个字的考孔子,没想到孔子竟然都会了,这就让孔子的母亲很欣慰了,觉得孔子读书非常有天赋,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将来长大之后肯定会非常的有出息,就夸奖了孔子,孔子看到母亲能高兴他也十分的开兴,旁边的哥哥自然明白孔子能做到这样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个才四岁的孩子,竟然晚上还一遍一遍的练习白天学的字,这得多有决心才能做到这样啊,本是一个贪玩的年纪,却能体谅母亲,能为母亲着想,知道母亲对他的期望很大,所以孔子的哥哥知道自己的弟弟真的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

36、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37、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