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胡适是个什么人物【文案整理24句】
admin 2023-04-17 01:52:24 个性说说 ℃胡适是个什么人物
1、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实现。他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渐进的改革。胡适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他之开拓公共舆论的空间也就是对于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实践。他全力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等,是为了争取人民有批评执政d及政府的合法权利。(胡适是个什么人物)。
2、此外,胡适还注意帮助同侪、提携后进。林语堂在其留学期间,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帮助梁实秋完成了日后号称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3、《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胡适自述》、《南游杂忆》、《胡适留学日记》、《胡适文选》
4、在民国文人中,胡适和鲁迅很值得比较。论学历,胡适拥有35个博士头衔;论职位,胡适曾任北大校长和驻美大使。而鲁迅,正经学历就是南京矿路学堂毕业的一个职高生,在日本的留学是半途而废的,没有得到一纸文凭;而做官,干了14年公务员最终只做到教育部佥事,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显然,这两者胡适都远高于鲁迅,甩鲁迅几条街。
5、1961年,李熬在《播种者胡适》一文中写到:“真期望胡适是过了时的人,可胡适之不过时,恰恰证明了我们四十年来没进步。”
6、这两副对联是有说法的:“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是说胡适和江冬秀已经订亲十三年了,这十三年,胡适到处求学,行走了七万里路。“三十夜大月亮”是说他和江冬秀在这一天花好月圆,“廿七岁老新郎”即是他到二十七岁才结婚,在当时的社会年龄有些偏大。
7、比如身边的哥哥、姐夫以及叔伯等喜欢“嗑药”(鸦片),且好赌成性。
8、什么事:作为坚定的自由主义者,终其一生,胡适都坚持着与自由主义这一信仰相匹配的温和态度。晚年的他曾以北宋士大夫的事例来探讨中国士人追求真理、捍卫言论自由的传统。他认为在开明的宋代,“谏诤的自由”出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正是文人风骨的真实写照。
9、一次,黄侃在讲课中举例说: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10、关于他的这段“感悟”评价,不少人看了都默默笑了。
11、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12、 韦莲司出生望族,祖父是银行家,父亲是康奈尔大学考古生物学教授,她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画家。美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交风气普遍比较保守,加上韦莲司生活在东岸,受清教传统影响,所以她为胡适所做的一切符合她的教养。
13、胡适的这一思想,如果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蠢货脑残才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14、如说,“扰乱则间接由于帝国主义之操纵军阀”,试问张献忠、洪秀全又是受了何国的操纵?……
15、钱穆与胡适相识于1928年。其时,钱穆尚在苏州中学教国文,而身为北大教授的胡适早已名满天下。胡适曾得人叮嘱,来苏州有两人必见,其一便是钱穆。必见的理由可以想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先秦诸子,而钱穆也正于此处用力,对诸子问题别有洞见。胡适往苏州中学演讲之际,校长招呼原本在台下落座的钱穆登主席台与胡适同坐。和真有学问的人一见,胡适即露了原形。
16、1927年初,胡适有过赴美与韦莲司聚首的经历,在西雅图登船回国前,他写信给韦莲司,称自己“唯一的遗憾是无法待得久些”。其后不久,韦莲司在给他的信中第一次理智地论及他的家庭:“你们两人同是一个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17、 黄克武:胡适有很多女朋友,就像江勇振书中所写的,3个月亮,好几个星星,都围绕着他这颗太阳。但有个基本模式,胡适在情感上放得不多、收得很快,一旦发现这些女子陷得太深、有点纠缠的时候,他马上打退堂鼓,这就是胡适,在情感上相当内敛,保守,在各种各样的文件中尽量隐藏,蒋介石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是有道理的,他受这种旧道德的束缚相当大。
18、1953年,胡适在日记里记载:“我说,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无一人敢批评彭孟缉。第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
19、国共两d的内战,到了1948年底,军事力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津战役已经打响,北京城危如累卵。国民d政府开始实施“学人抢救计划”,将著名学者陆续迁往南方。作为学界大佬,胡适名列其中。
20、我就纳闷了,这改革开放都已经四十多年了,经济高速发展,可蠢货的数量不见减少,反倒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而且,互联网为蠢货们提供了聚集和生长的沃土,蠢得成群结队,蠢得漫山遍野,蠢出规模来了。
21、此后,胡适颇不愿和钱穆打交道。两人关系疏远,原因之一是立场相反,气味不投,一个崇洋,一个守旧;更重要的原因,是胡适的学问犹如蜻蜓点水,与钱穆相差太远,很怕钱的较真和拷问。(参见余斌:《钱穆对胡适第一印象不佳:骨子里不是个读书人》,《万象》杂志)
22、 黄克武:JohnMorley是19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妥协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之就是有商量、有退让。胡适喜欢这本书,也是受了韦莲司的影响,书是韦莲司借给他的,后来胡适在写给她的信中大量抄录了这本书里的内容。当时中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译,胡适译成“姑息”。我去查了严复的翻译,是“得半”,民国初年章士钊跟杜亚泉争论的那个“调和”也是Compromise,后来从日文引进了“妥协”这个词。
23、在回国轮船上,胡适给韦莲司写了信,信中说:“我是经常想见到你。我还是觉得这两次去绮色佳看你,给了你许多麻烦。我真诚地希望你能渐渐回复平静的生活。”
- 上一篇:现代拼搏名人简短事例【文案整理60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