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叔本华钟摆理论原句【文案整理72句】

admin 2023-04-18 08:41:19 个性说说

叔本华钟摆理论原句

1、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在顶尖期刊发论文的硕士,回乡当公务员了”: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3、合肥市图书馆本周活动一览(2021年9月13日——9月19日)

4、可以做过去做不到的一些事,说过去不敢说的话,理解过去无法理解的观念,而这一点才是避免痛苦重复性的根本。

5、作为公司新人,在会议上,我从不敢随意发表见解,生怕观点不够正确,尤其听到别人的见解跟自己不一样时,总会先质疑自己。

6、平凡人只想到怎样渡过时代,有才气的人想法操作时刻。(叔本华钟摆理论原句)。

7、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Peaceofmindisimpossiblewithoutaconsiderableamountofsolitude.”--叔本华

8、毛姆从不掩饰对钱的喜欢,他说“爱情或许可以使这个世界旋转,可是支撑它旋转的轴承却是金钱。”

9、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10、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11、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

12、“我暗下决心,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我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努力发挥其最大效能,仅仅只是写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我想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份蓝图,其中写作自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要包含其他一切适合于人类的活动,在功成名就之后,我就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

13、不论读哪一类型的书,没有高低之分,真正发生在你身上的意义,才是关键所在。

14、非常优秀,却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为此许多年轻人陷入了抑郁状态中。

15、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身价。

16、那不断的追求挣扎构成意志每一现象的本质,其所以在客体化的较高级别上获得它首要的和最普遍的基地,是由于意志在这些级别上显现为一个生命体,并附有养活这生命体的铁则;而赋予这铁则以效力的又恰在于这生命体就是客体化了的生命意志本身而不是别的。据此,人作为这意志最完善的客体化,相应地也就是一切生物中需要最多的生物了。人,彻底是具体的欲求和需要,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人带着这些需要而活在世上,并无依傍,完全要靠自己;一切都在未定之天,唯独自己的需要和困乏是肯定的。据此,整个的人生在这样沉重的、每天开门相见的需求之下,一般都充满着为了维护那生存的忧虑。直接和这忧虑连在一起的又有第二种需求,种族绵延的需求。同时各种各样的危险又从四方八面威胁着人,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又需要经常的警惕性。他以小心翼翼的步伐,胆战心惊地向四面瞭望而走着自己的路,因为千百种偶然的意外,千百种敌人都在窥伺着他。在荒野里他是这样走着,在文明的社会里他也是这样走着,对于他到处都没有安全。有诗(路克内兹:《物性论Ⅱ》)为证:

17、在文学中,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谷物,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他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18、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19、消除痛苦的不断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作不出什么。痛苦的形态原来是缺陷,困乏,保存生命的操心虑危。如果消除这一形态中的痛苦成功了——这已极不容易——,立刻就有千百种其他形态的痛苦接踵而来,按年龄和情况而交替变换,如性欲、狂热的爱情、嫉妒、情敌、仇恨、恐惧、好名、爱财、疾病等等。最后,痛苦如果再不能在另一形态中闯进门来,那么它就穿上无名烦恼和空虚无聊那件令人生愁的灰色褂子而来。于是又得想办法来消除空虚无聊。即令后来又把无聊撵走了,那么,在撵走无聊时就很难不让痛苦又在前述那些形态中跨进来而又从头开始跳那(原来的)舞,因为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掷去的。尽管这一考察是这么使人沮丧,我却要引起人们注意这考察的另一方面与此并列,人们从这另一方面可以获取一种安慰,是的,甚至可以获得一种斯多噶派的满不在乎以对付自己眼前的不幸。原来我们对于不幸的不耐烦之所以产生,大半是由于我们把这不幸看成是偶然的,看成是一串可以轻易更换的原因锁链所促成的,因为我们经常并不为直接必然的,完全普遍的不幸,如年龄(日增)的必然性,死亡的必然性以及其他日常的不如意等而自寻烦恼。其实更应该说,使人感到刺的,是看到正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那些情况具有偶然性。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认识到痛苦之为痛苦是生命上本质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认识到随偶然而转移的只是痛苦用以出现的形式,只是痛苦的形态而不是别的什么,也就是认识到我们现在目前的痛苦只是填充着一个位置,在这位置上如果没有这一痛苦,立刻便有另一痛苦来占领;不过这另一痛苦现在还是被目前的痛苦排拒在(这位置以)外罢了;认识到依此说来,命运在基本上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那么,当这种反省思维成为有血有肉的信念时,就会带来程度相当高的斯多噶派的不动心而大可减少围绕着个人幸福的焦虑操劳。不过在事实上很难看到或决不可能看到理性有如此广泛的权限,足以支配直接感到的痛苦。

20、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1、人在生平傍边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正文,在今后的三十年,则不绝地在正文中加添注解。

22、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3、 “我很奇怪,很多人对于和知名人物见面怀有极大的热情,见到名流之后,就可以和朋友去吹嘘你的这些经历,仿佛也因此有了某些名望,而实际上这只能证明你的身份卑微。”

24、他之所以能与别人亲切交流,收集世界角落的有趣故事,因为他有一个跟他性格互补的同伴。

25、除以耐劳为糊口的直接目标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标可言。

26、张瑞敏多次提到了叔本华的人生如钟摆之论。管理与人性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企业的人性面》作者、Y理论提出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有一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在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动的背后,都有一种人性与人性行为的假设。”当然,并不存在唯一的人性假说;但是,人的本质也绝对是管理者务要追问的问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对人的本质的描述,或让人掩卷沉思。

27、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28、没有人糊口在已往,也没有人糊口在将来,此刻是生命确拭魅占据的独一形态。

29、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地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逐步变得完美的艺术品。——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30、他对一切习以为常的生活规则保持怀疑,随时探索人生的别样活法。

31、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它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

32、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33、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34、亚隆笔下的叔本华,即主人公菲利普,是一类我们在现实中会感到有些熟悉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当代年轻人的共同心理困境。

35、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走出这样的困境呢?叔本华为我们指明了两条路:成为苦行僧一般的存在,拒绝一切欲望,清心寡欲。有点类似于佛教中跳出“我执”的念想。但这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包括叔本华,他是个富二代,很早就继承了祖辈庞大的遗产,以至于一生都在奢靡的生活,并且十分爱慕虚荣。

36、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37、Itisdifficulttfindhappinesswithinneself,butitisipssibletfinditanwhereelse.

38、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39、叔本华的父亲严厉,强力干预子女的未来选择,母亲则习惯将夫妻关系的冲突“转嫁”给子女,导致家庭关系极其疏离。

40、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叔本华《读书与书籍》

41、有观点比人云亦云有价值多了,即便自带偏见,也是个性特质的体现,人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幸运,是自身的个性闪现。

42、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43、点击上面蓝色字“王京刚”,即可免费订阅、查看所有文章!

44、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45、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46、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47、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48、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49、Alltruthpassesthroughthreestages:First,itisridiculed;Second,itisviolentlyopposed;Third,itisacceptedasself-evident.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叔本华

50、叔本华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世界,并沉浸其中。

51、那么当我们得到这些东西后就会一直快乐下去吗?并不会!叔本华说,“生存意志”是非常邪恶的,当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只会一时得到快乐,然而很快我们就会厌倦,从而陷入无聊之中,并开始追求另外的东西而又陷入渴望不可求的痛苦之中。

52、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53、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54、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叔本华

55、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56、“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57、叔本华认为,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不应该是他得到了多少快乐,而应该是他减少了多少痛苦。他指出,人生智慧首要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因为人的痛苦哪怕很细微,也可以感受到,快乐却是虚无缥缈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生没有遭受太多的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就是幸福的人生了。所以叔本华非常强调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压倒一切外在的好处,一个健康的乞丐也比染病的君王幸运。他说:“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金钱、晋升、声望,甚至为了肉欲而献出自己的健康。”不得不佩服叔本华对幸福的深刻认识,普通人往往本末倒置,以为追求所谓的快乐就是幸福,却不知道减少痛苦就是幸福。

58、过分的欢乐和非常激烈的痛苦经常只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因为两者既互为条件又同以精神的高度活跃为条件。有如我们刚看到的,两者都不是由于单纯现在的(事物),而是由于对将来的预期所产生的。但痛苦既是生命本质上所不能少的,并且在程度上又是被主体的天性所决定的,那么突然的变化,因为它总是外在的变化,实际上就不能改变痛苦的程度;所以过份的欢乐和痛苦总是基于错误和幻d的。因此这两种情绪的过份紧张都可以由于真知的见而得避免。任何一种过分的欢乐(狂欢,乐而忘形)总是基于这种幻觉,以为在生活中找到了其中根本不可能碰到的东西,也就是以为折磨着人而自身又不断新生的愿望或忧虑已经有了持久的满足。人们在事后必然不可避免地要从这类任何个别的幻觉回过头来,并且是幻d的发生带来了多少欢乐,在它消灭之后就要以多少的痛苦来抵偿。就这一点说,幻觉就等于是一个陡坡,人们只有从上面摔下来,否则便下不来;所以这种陡坡是应该避免的。任何突然的、过分的痛苦正就只是从这样的陡坡跌下,是这样一种幻觉的消灭,从而也是以这幻觉为条件的。因此,假如人们做得到经常从全面,从联系而充分清晰地概观事物,并且自己坚决提防着不真的赋予那些事物以人们想要它们有的那些颜色,则(过分的苦和乐)两者都是人们能够避免的。斯多噶派伦理学的主要旨趣就在于把心情从所有这些幻觉及其后果中解放出来,并以坚定的不动心赋予(人的)心情来代替幻觉。霍内修斯(罗马诗人)在一篇有名的无韵古诗中就是充满这种见解的:

59、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60、“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陈奕迅的《红玫瑰》这首歌可以说是确切的说明了人的处境。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却会想要倾注一切的去想得到,从而陷入痛苦之中。得到的东西却又很快厌倦不去珍惜了……

61、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叔本华

62、“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63、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64、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65、不过在自传里我看到一个谦卑、有自知之明的毛姆,他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点是思维有调理,逻辑性强,会讲故事,缺点是词汇不够丰富,所以他对自己的文字要求是清晰、简洁,不必要追求华丽的风格。

66、唯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叔本华

67、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康健来调换其他身外之物!

68、名望是示意在外的本心;本心是潜匿在内的名望。

69、叔本华早年耽于男女关系,后埋头书堆,用大量的理性分析好像找到了应对心理困惑的“答案”。

70、一个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个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动的人。——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71、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