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叔本华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文案整理105句】
admin 2023-04-18 08:41:44 个性说说 ℃叔本华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内心丰富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但需要与之相反的宁静和闲暇。
2、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3、为了成长,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度过这场危机。以前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我们认识到必须停止背叛自己,必须停止由恐惧来驾驭自己的生活。—— 《宽恕就是爱》
4、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5、人由于是意志客体化的最完善形态,也就相应地是一切造物中所需最多的东西了。人在根本上看,不过是活脱脱的一团欲望和需要,是各种需要的凝聚体。人带着一身欲望和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孑然前行。万物由天而定,而唯有人自身的欲望和匮乏,是他唾手可取的东西。
6、就年龄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变化,有性欲、痴情、嫉妒、情杀、仇恨、恐惧、声名、贪财、病魔等。最后,当痛苦再也找不到其他形式后它就以使人难以忍受的烦恼和无聊的方式向人们袭来。人们于是又要千方百计地消除空虚和无聊。(叔本华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7、许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运确实就是因为他们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愉快的笑容——这使他们赢。得了别人的欢心。但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为妙,并从哈姆莱特的不朽名句中认识到这一道理:一个人会微笑着,微笑着捅你一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8、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就会远离第一个敌人——痛苦,同时离第二个敌人——无聊越来越近。
9、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10、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惟一形态。
11、如果人生不是痛苦(灾难),我们存在的目的就必然完全失败。而事实上,世界不能不是痛苦,存在不能不是失败。既然世界到处充满着痛苦,人从生命的欲望中产生痛苦,痛苦既与生命不能分离,那么我们若把痛苦看作一种偶然和无目的的事,人的荒谬也就莫过如此了。(叔本华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2、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用脏水也可以洗身。——尼采
13、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亲友同学朋友很多,走在街上,不停地点头,因为会遇到很多熟人。小时候,我就烦我妈带我上街,比如,去给我买钢笔。经常是走几步就跟别人聊半天,走几步就跟谁拉着手聊半天。我烦死了。我长大了,工作了,发现我也变成这样。
14、比如,我写悟空问答就是一个例子,两年写了3000多个问答,获取了10亿人次的阅读,一直永爱发电,但是我快乐。
15、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16、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17、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人们尤其不能忍受别人需要他们。一旦认定别人需要他们,必然的结果就是他们将变得傲慢,无礼。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让他们清楚这一点。
18、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19、一方面,痛苦和烦恼在人生中是极易膨胀起来的,以至于人们毕其一生所逃避的死神,竟成为人们自愿奔赴的鹄的。另一方面,痛苦和贫乏一旦给人类以喘息之机,人类立即就会产生空虚和无聊,届时,人们又需要消遣。
20、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智慧》
21、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22、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23、⊕ 加缪: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24、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25、生命,就是充满惊涛骇浪的海洋。尽管人可以竭尽全力、乘风破浪地勇闯暗礁险滩,但他之所向,不过是一步步地离那个使他船毁人亡、葬身海底的终局更近。他之所向,即是死亡。他所奔赴的目标,实际上比他所克服的任何艰难险阻都要凶险。
26、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27、假如我们要对在这个尘世上快乐和痛苦究竟是前者压倒后者还是二者至少处于平衡状态的这种说法作一个简便而快速的检测,那么,我们只要把吞吃与被吞吃的动物的感受作一番比较就行了。对每一外在不幸和内在困扰最有成效的慰藉即是:去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对整个人类的不幸来说,能说明什么呢?
28、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29、 所以,叔本华认为,外在的物质满足无法给我们持久而稳定的幸福感,只有从我们的内心出发,所获得的精神思想上的乐趣才是最高级、最丰富、最持久的乐趣,虽然这种幸福是短暂的。其实在心理学里面也讲到,一个人很容易适应自己的满足感,比如你可能认为你中了几千万的彩票大奖之后,你会开心好一阵子,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会开心几天而已,之后就会回归平静和正常的生活。同样的,很多人会高估困难和挫折对我们的打击,比如有调查就显示,当人们遭遇重大打击之后,比如摔断了腿或者失去了心爱的伴侣之后,我们认为自己会痛苦一生,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很快就能从伤痛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的生活。
30、 不要让别人的看法淹没了自己心底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跟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
31、不管经历了什么事情,最终每个人都只能求诸于己。(歌德)
32、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知道叔本华,而记不得欧洲任意一个挥金如土的贵族的名字。
33、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34、⊕ 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35、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36、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37、要了解人的意志——一切活动的根源,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它的全解是: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38、换言之,在悲剧中经历漫长的冲突和苦难之后,最高尚的人(剧中人)最终放弃自己一向急切追求的目标,永远弃绝人生的一切享受,或者自在而欣然地放弃生命本身,作为观众,目睹了这场冲突和苦难,也就从他们身上受到高尚的教育,同样能够暂时摆脱求生意志。因而悲剧快感和一般快感一样,都来自痛苦的暂时休止。
39、于是,究其根本,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欲念在根本上即是痛苦。欲念达到旋即成为一种饱和。目标是瞬息即逝的。占有一件东西便使这件东西的刺激消逝。于是,不是欲念和需求以新的形态重新燃起,就是寂寞、空虚、无聊这些东西迎头袭来。
40、这是因为,意志的外在现象越是趋于完美,其表现出的痛苦就日益显著。智慧愈发达,痛苦的程度就愈高,彼此之间成正比例。一个人越具超凡的智慧,越有清晰的认知,他就越痛苦。天才者,最痛苦之人也。
41、一切生灵之所以终日疲劳不知所终,原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四处追逐;一旦其生存安顿下来,他又不知怎样去生存了。此时,他就产生了第二种冲动——消磨时间,那空虚和无聊的难熬之苦。于是以摆脱生存的负担,以逃避我们看到那些消除了所有生存重负而饱食终日、乐天知命的人,却开始把自身当作负担了。
42、于是,究其根本,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欲念在根本上即是痛苦。欲念达到旋即成为一种饱和。目标是瞬息即逝的。占有一件东西便使这件东西的刺激消逝。于是,不是欲念、需求以新的形态义重新燃起,就是寂寞、空虚、无聊这些东西迎头袭来。同这些精神上的空虚无聊的搏杀所经历的痛苦,不小于同物质贫乏不足时所经历的痛苦。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长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贫乏和无聊减小到最低限度。
43、我们可以把人的一生看作是在令人惬意之虚无的寂静中出现的一场毫无意义的骚动时节。对人生的所有事件,即便是那些凑合一生的人,到头来也会清醒地认为,生活终究是令人失望的,即便不是一场欺诈,也常充满了神秘,甚至险恶。当两个儿时的朋友在长久的分离后又重逢时,彼此见面第一个感受都不过是:回首平生,整个生活完全使人失望。而早年,在他们眼中,生活如阳光普照下金色的玫瑰,使他们懂憬不己。生活向他们曾作出那样多的承诺,眼下兑现的却是如此的少。他们现在对生活的失望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致都不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它。他们默默相视,彼此心照不宣地承认了这一点。
44、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45、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人生的智慧》
46、来报到的第一天,我是坐长途大巴进北京的。进城时,天已经黑了。车里播放着十年前的流行歌曲,其中正好播到一首《城里的月光》,到时听到:
47、这句著名的格言,充分的反映了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他看到了人生苦的本质,但出路在哪里,叔本华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48、我就从细节说起,见微知著。我自己变化很大,我变得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在学习进步。
49、痛苦最初的形式是缺乏、贫困以及为苟活生命而优心仲忡。人们消除痛苦的诸种努力,其结果不外乎是改变了痛苦的形式。假如人们成功地消灭了这种形式的痛苦,那么旋即就会有多种多样的其他形式的痛苦席卷而来。就年龄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变化,有性欲、痴情、嫉妒、情杀、仇恨、恐俱、声名、贪财、病魔等,最后,当痛苦再也找不到其他形式后,它就以使人难受的烦恼和无聊的方式向人们袭来。人们于是量又要千方百计地消除空虚和无聊。
50、 与此同时,欲望的满足也总是暂时的、有限的。当愿望满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新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欲望总是满足一个又引起十个,永无终止,这样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痛苦就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与痛苦相随的是欲望一次次被满足所带来的虚无。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和无聊之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51、在人们的生活中,破坏幸福和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随时都可能同时充当悲剧的制造者和悲剧的承担者这样两种角色,而究其根源,悲剧即罪恶,罪恶即人生的本质,也即世界的本质——意志。
52、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53、语录|以前总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后来才明白,其实难得的是重逢
54、首先,它可能来自“一个特别坏的人”,或者说造成巨大不幸的原因可能是某一剧中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这时,这角色就是肇祸人。例如理查三世、《奥赛罗》中的雅葛、《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安提戈涅》中的克瑞瓮等。
55、这句话出自: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情感婚姻之现象。
56、我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全网百万粉丝,既能促进我的主业,也能丰富我的副业。我觉得我这样下去,永远保持激情,让生活永远充实而快乐,这就是我来北京的目的。
57、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58、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59、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60、唯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
61、同这些精神上的空虚无聊的搏杀所经历的痛苦,不小于同物质贫乏不足时所经历的痛苦。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长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 ——贫乏和无聊——减小到最低限度。
62、就像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有一个直观的意志,而只可能感到诸如鞋子中有一个地方夹脚一样,我们思考的东西,往往是那些不断纠缠于我们脑际的鸡毛蒜皮的琐事。总之,我们通常最关切的东西实质上是福祉和幸福的否定方面,以及与之相对的痛苦的肯定方面。
63、在三种类型的悲剧中,叔本华尤其欣赏第三种。因为他认为第三种最为可怕,因为第二种悲剧的威慑力离我们较远,这两种所造成的恐怖一般说来是可以避免的,而第三种悲剧的威慑力最大,离普通人最近。
64、我的思想虽没为我赚进一分钱,却替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65、如果我们尽可能地想象一下人生的整个不幸、痛苦与灾难,我们就会承认在太阳的光照下,地球能像月球一样只是一结晶体,没有生命的现象,那又多好呢。
66、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67、每天坚持锻炼,坚持看书,唯有运动和阅读可以不辜负自己,一个可以让自己身体健康,一个可以让自己脑袋活跃,都是长寿的关键因素。
68、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69、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70、就人类的命运来说,有几天不是生活在黑暗的日子中呢?历史随着岁月的进展而延伸,人不断地祈求着和平与安乐。但各个阶段的历史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国家的生活只不过是战争和骚动罢了,和平无不像昙花一现的插曲。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71、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72、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常叫我们激动、焦虑、烦恼、热情,就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着它觉得是多么的硕大,又是多么的重要而严峻。可是,一旦它们全部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就失去了自身的任何价值,只要我们不再想它,它就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步消失。(经典语句)它们之所以如此硕大,就是因为离我们很近的缘故。
73、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一句话的简单心情说说虽然只有一句话,却能够切实的反映我们现在的心情,那些一句话的经典语录,更是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74、这就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成为他难以忍受的煎熬。由此看来,人生,像钟摆一样遗巡于痛苦和无聊之间。而实际上,痛苦和无聊,乃人生终究至极的要素。当人们把痛苦和磨难都归之于地狱后,那么,天堂所剩之物就只有无聊了。
75、不要去计较,不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不和不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人。什么都不计较,人生才会顺利。
76、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77、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
78、安静下来,回归自我。不是在热闹中寻求快乐,而是在安静中找到自己。只有真正地安静下来,才能过真实的日子。
79、“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论阅读和书籍》
80、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81、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82、这种内在的空虚导致他们沉迷于花样百出的娱乐社交和奢侈消费,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这样的,上午逛商场,下午逛超市,晚上看电影,看起来闲适、充足、美好。但每当入睡之前,他就无法选择地直面自己,此刻他的内心、他的心态、他的混乱就一览无余。因为当一个人独处时,他只能求诸自身,他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会完完全全地暴露出来。
83、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84、假如我们把人生比作一个圆圆的跑道,上边布满了烧得红红的热炭,也有几块纳凉的休息处,而我们又不得不在这跑道上奔跑的话,那么,那些充满幻想的人,便是那种不断以自己站在纳凉之处或即将达到纳凉之处安慰自己、并想在跑道上继续奔跑的人。但是,那看破个体化原理(即看破时空),认识到事物本性和人性的人,就不会被这种安慰所迷惑。他认为自己应当在这个跑道上的任何一点上果断地跳出跑道。他此时改变了其意志的方向,不再对其自身的、沉醉于现象中的本性表示肯定的态度,而是否定这种本性。这种情形的表现,就是由美德过渡到禁欲。这时,他不再把爱人如己、替他人做事等同于替自己做事当作满足。他此时从内心对这些东西厌恶之极;厌恶求生的意志,厌恶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本质和内蕴。他时时提防自己的意志与任何事物发生纠葛;对万事万物,他内心深处都抱着一种极度的漠视和逍遥心境。
85、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86、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87、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88、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89、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叔本华经典语录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90、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趋势在大城市里比较明显,带来了无限的创收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扎根北京的基础,是努力钻研自己的主业,努力提职加薪,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35岁左右,除非你到了百万级别的中高层,可以不搞副业,如果年薪依然不高,职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就要发展副业。最好是发展与主业相辅相成的副业,比如,用主业的经验发展副业,通过副业不断刺激主业精进。在北京这类大城市,只要你有一定才华和技能,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总是能挣到钱的,副业跑赢主业也很正常。等你经济实力雄厚了,大多数苦恼基本都能用钱解决了。
91、痛苦最初的形式是缺乏、贫困以及为苟活生命而忧心忡忡。人们消除痛苦的诸种努力,其结果不外乎是改变了痛苦的形式。假如人们成功地消灭了这种形式的痛苦,那么旋即就会有多种多样的其他形式的痛苦席卷而来。
92、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方,都只能在自身寻获幸福。——《旅行者》
93、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94、十年前,我在家乡一个五线六线级别的县城里工作。这个县城有多小呢?一泡尿,可以从城东尿到城西。但是,我这个小地方,却盘踞着一家大型国企。我在国企机关上班。月薪3600元,年终奖15000元,全年收入不到7万元。
95、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96、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97、譬如释迦摩尼悟佛,他过了多年苦行僧的生活,空乏其身,得道不成,于是终日坐禅于菩提树下,心无外物,终于悟得佛法。在如此喧嚣和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里,我们其中很少有人像王守仁、爱因斯坦(在一处简陋的木屋里完成了狭义相对论)、释迦摩尼这样独处过。
98、“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99、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100、无论是谁,只要能闭目静思,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的。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洞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来就是一个大悲剧,而世界的整个含义就是“痛苦”二字。
101、我的父母、姐妹都在县城上班。舒服到什么程度呢?吃完早餐,溜达几分钟到办公室。中午在食堂吃自助餐,然后回家睡午觉,到了2:30去办公室。工作内容很简单,下基层也可以,完全看心情。其实,下基层,也是给基层添麻烦。千万别说经常下基层,其实基层员工很讨厌机关人员下来。
102、作为个体,多半时候只是偶尔企及这些端点,或说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实质上,是殚精竭虑、永不复返地死死追逐着一些芝麻大小的琐事。
103、你如果真想“择一城终老”,不管岁月是否静好,只是想安安静静过一生,而且让自己的子女也安安静静地过一生。那么,你瞎折腾啥呀?世界这么大,想去看看,已经没有空间限制了。你如果有一颗想闯荡江湖的心,在小地方放不下你的灵魂,你当然可以勇敢闯一闯,否则你一生不安,过了闯荡的年龄,这种“后悔”会伴随一生。这就是你的选择,要让你的人生观进行逻辑自洽。
104、有些人不安心在小地方碌碌无为过一生,总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精彩。不安分,有激情,浑身骚动,非要到北京闯一闯,不想温水煮青蛙。这里面要辨别自己是真有能力,还是对能力的产生幻觉。家乡国企里和地方部门里,也有人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批条子就能办大事,错把平台和权利当作能力。他们辞职后,混得一塌糊涂,因为这种能力到市场里是无法切换为市场变现能力的。很多人在小地方焦虑不安,主要是因为自我认知不准,高估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你自己有梦想是可以的,你要问问你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闯荡到北京,在十年内,能否让家长生活质量高于小地方?所以,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养家的能力,这是底层支持体系。
- 上一篇:团结的谚语和名言警句【文案整理4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