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资本论经典语录解读【文案整理71句】
admin 2023-04-26 02:15:55 个性说说 ℃资本论经典语录解读
1、价值是不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是使用价值的内容,而使用价值其只能算是外部体现,或是只充当销售手段。 人类的辩证法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才真正成熟。
2、至少美国还是愿意在它主导的国际游戏规则下与其他国家协商解决纠纷,而不是像英国一样直接把炮艇开到别人家门口,也没有像前苏联一样,说把军队派到其他国家就派到其他国家。
3、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资本论经典语录解读)。
4、“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5、“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劳动中个人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6、成千上万的年轻员工在马云的公司里工作,理应让马云感到是广大员工的尽心尽职工作才造就了马云获得了福报。可马云却在演讲中,在工作中多次强调年轻人今天有这样的工作条件,是他赐给的一种福报。把自己装扮成了上帝的形象。
7、说到“批判”,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哲学史,就不难发现,将自己的主要著作直接以“批判”命名的,在重要哲学家中,恐怕只有马克思和康德了。众所周知,康德三部最主要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均以“批判”命名,而马克思则不仅将辩证法的本质规定为批判性,而且其主要著作亦以“批判”命名(在开始写作《1857—1858年手稿》时,马克思曾拟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标题出版其理论巨著,且其中的第一分册便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为名出版的,后来《资本论》的副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此外,早年亦有以“批判”命名的重要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样一种用语上的类同,恐怕不能用偶然的巧合去看待,而是必须视之为两位伟大哲人在哲学精神上的深层契合。
8、教育部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9、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10、钱不是成功的全部,钱也不是永远的成功。但只有涉及到钱,才能看见一个人的真心,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你值得自己去为其付出。
11、——马克思《资本论》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12、显然,辩证法的批判性的根据在于思维所揭示出的观念的内在矛盾,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以及这两类矛盾所显示的现实世界的内在矛盾。如果这矛盾以某种方式被消除了,那么,辩证法的批判性也就无从着落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的指斥,正缘于黑格尔的作为主体的绝对理念预设了矛盾在终极意义上的非真实性。如果在绝对理念中达到了“没有不是流通的和透明的规定性”的终极和谐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那么,其原始状态必定也只能是“没有不是流通的和透明的规定性”的终极和谐状态,因而,其中间的否定性的异化状态便只能是非真实的东西。既然如此,基于这种非真实的异化的批判,便只能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而非真正的批判性。
13、(7)(8)(33)(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71页。
14、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15、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16、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7、http://www.kunlunce.cn
18、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是有重点的。他尤其重视批判流行甚广、被奉为"科学真理"、却包含严重弊病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并称它们为"教条"。归纳起来,《资本论》批判了五大教条,即萨伊的两大教条、李嘉图教条、边沁教条和斯密教条。
19、《资本论》过时论显然是错误的,但《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义,其中一些理论观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发展和完善。
20、人们大多都会同意,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混合着“人本”与“科学”的“双重逻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与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相对立的“历史科学”概念,标志着双重逻辑的分离和科学逻辑的发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其“历史科学”臻于成熟。但大家并非都能认同的是,笔者对这一双重逻辑的分离进一步做了一种近康德式的阐释,即认为“这一‘历史科学’,一方面像一般近代科学一样将感性世界把握为抽象的数学或逻辑结构,另一方面为描述与自然世界不同的历史过程而发展出了一种‘拟历史目的论’”这一近康德式的阐释意味着,《资本论》从根本上讲乃是一部为“科学逻辑”所支配的“历史科学”著作,而在马克思眼中,他所理解的作为历史科学的《资本论》,在本质上与作为科学之典范的自然科学著作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得很清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2)在这里,马克思对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象做了明白的区分;而且很明显,他是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归结到科学的范围内的。对于这段话,人们往往只是注重于前半段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忽略了后半段对于“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与“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之间所做的区分。而马克思正是借助于这一区分,为自己的“历史科学”划定了界线,那就是只有“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变革”,才“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而其他领域则只能属于非“科学”对象的“意识形态”领域。这一区分当然不意味着马克思不再研究或关注非“科学”的意识形态领域了,而是说,马克思将其“历史科学”限定在了“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的经济生活领域,而对“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领域,则需要以其它方式进行,如社会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之类方式。
2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2、在分配关系上,要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处理好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3、这个铸币经过检验,重量成色完全合格,但告诉我,你钱袋里有吗?
24、马克思说的,是资本的逐利性。资本逐利性是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25、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
26、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资本论》过时论显然是错误的,但《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义,其中一些理论观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发展和完善。《资本论》不仅可以为认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特点提供经典范本,还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27、马克思的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一个脚注。
28、我都不说英国殖民过多少国家,就说英国侵占了多少土地吧。
29、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30、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六节的写作注释中,引用的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现译为“邓宁格”)《工会与罢工》文中的句子。(《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注释;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1版)
31、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资本论》过时论显然是错误的,但《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义,其中一些理论观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发展和完善。《资本论》不仅可以为认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特点提供经典范本,还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32、其实哲学随时伴随我们左右,在生活中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使用着哲学,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你没有向哲学中去归类而已。
33、《资本论》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34、刘教授以马克思的一生开篇,生动的讲述了马克思为什么要写作《资本论》,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资本论》理清了头绪。随后,刘教授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将《资本论》四卷所阐述的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进行了讲解。
35、慈不带兵,义不行贾。海底捞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把人当人看”,怎么把人当人看呢?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认为: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他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的跟员工谈钱。
36、这段论述事实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四个主要特点:(1)劳动者是摆脱了受剥削与压迫的自由人,是生产资料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人;(2)生产资料归社会公共所有,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3)按照社会需要分配劳动时间于不同的部门,即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4)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资本论》还指出,在新社会制度中,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而只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才能为实现这一原则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7、《资本论》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38、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的论述,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39、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 人类的辩证法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才真正成熟。
40、统观这套“走近马克思”小丛书,《马克思与我们》呈现了孙正聿教授对我们面对的时代性课题和人生困惑的思考;《马克思与信仰》是陈先达教授对马克思主义中“信”之深深感悟;在《马克思与当代中国》中,陈学明教授回答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实现“强起来”的思想支撑和真理之源;顾海良教授在《马克思与世界》中,力图阐释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力量和思想魅力;《马克思与》则突出了卫兴华教授的新的理论思考、新的体例安排、新的着笔点和新的侧重点。
41、任正非不亏是大企业家,他不仅看透了人性,还看穿了社会,深谙人成才的大道。
42、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会使人聪明,会使人精神意志强大,是人类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掌握哲学的人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相反,就会成为生活当中的糊涂人。
43、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劳动的时间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时间。
44、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45、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46、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47、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48、商品交换是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换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
49、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50、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51、这个时代,只有狼才能生存。如果讲感情,我们最后就会成为一群柔弱又善于算计的小绵羊。
52、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53、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54、每一个老板,每一位领导,每一个老师和家长,都有权力和义务让你的跟随者变的独立并走向强大,只有让他们体味各种苦难,他们今后才能轻易理解别人的苦难,从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品行。
55、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
56、只因为:钱,正在也成为万物的尺度,一切都在明码标价,一切都是价值交换。
57、而1991年爱沙尼亚脱离苏联时,并没有按照《塔尔图和平条约》划分两国边界,换言之,前苏联直接吞了爱沙尼亚两千平方公里土地。
58、没错,谈钱的确庸俗,但生活就需要直面各种庸俗,所谓浪漫就是要把各种庸俗的变为美好的过程。
59、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在思维逻辑与实在世界的关系方面,划清了马克思与康德,特别是与黑格尔哲学的界限,但对此,人们可能还会存在一个很深的疑问,那就是如何在关于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问题上进一步澄清马克思与黑格尔及康德哲学的关系。
60、价值是不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是使用价值的内容,而使用价值其只能算是外部体现,或是只充当销售手段。
61、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62、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63、文献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01期
64、刘教授受聘于中共山西省委d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山西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会员,全国高等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会员,山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实践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社会主义研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著作30余部。
65、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66、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出自《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6节末尾,即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29页。
67、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美德,女性特有的美德,反而害了她们自己,她们温柔恭顺的无性,竟成为使她们受奴役和苦难的手段。
68、马云在996工作制中,不仅没有认识到违反国家劳动法的严重错误,反而觉得是他给广大社会和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和条件,员工应该好好把握和珍惜他提供的福报,其实质是在对员工们进行一种意识上、思想上、思维上的彻底洗脑,让员工们感受工作来之不易,需要感恩公司提供的福报。
69、当马云事业获得成功,他也许此时就把他自己的成功当成了他个人努力后的福报,于是马云体悟到了福报的甜头,福报带给的优越,福报诱发的沾沾自喜。这原本无可厚非,马云前期事业成功到辉煌的个人努力过程还是值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这是应该得到的福报!
70、机械唯物主义的阐释既然无以承载辩证法的批判性,则黑格尔主义的阐释便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承载者了。但是,且慢!在这方面,黑格尔主义的阐释并不比机械唯物主义的阐释优越多少。这是因为,黑格尔主义阐释的问题则在于由于立足于绝对唯心主义的主体无限性,本质上取消了人的有限性,则人的否定性和批判性也就无处存身了。因为正是由于人是有限的存在物,自我意识亦不过是人的自我意识,思想也不过是人的思想,因而作为对象性存在物的人的思想,也就必然是一种对象性的思想,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主观的。而如果将思想的本质视为客观的,也就消除了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这一根本属性,从而结论便只能是:“知道自己是绝对自我意识的主体,就是神,绝对精神,就是知道自己并且实现自己的观念。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成为这个隐秘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的宾词、象征。因此,主词和宾词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己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使外化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33)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尖锐地指出:“黑格尔的虚假的实证主义即他那只是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的根源就在于此。”(34)在莱文看来,甚至在更早一些时期,马克思便与黑格尔分道扬镳了:“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最重要的断裂是1841年对黑格尔同一性理论的理解。在黑格尔看来,理性和现实是同一的。当马克思为他的博士论文作结论时,他使理性和现实的统一破灭,并意识到思想和存在之间是脱节的。正是由于超越了思想和存在之间的断裂,马克思的批判哲学产生了。”(35)
- 上一篇:关于兰花的诗句唯美【文案整理1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