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刘备摔阿斗正史是真的吗【文案整理73句】
admin 2023-04-28 09:04:45 个性说说 ℃刘备摔阿斗正史是真的吗
1、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的赵云肯定没有那么传奇和完美,但也不乏一些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2、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了你这个孺子,差点折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赵云就算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的大恩大德。”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
3、 这个刘备刷阿斗的故事中到底有多少是演的,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已经很难看清了,不过从刘备的生平来看,其中对于赵云的爱惜之情应该是很明显的,毕竟在那种年代,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像赵云这样忠心给力的大将没了那就很难再找了。
4、《十七史商榷》是一部历史考证学著作,明清的考据学家们一生埋首故纸堆,一般来说得出的结论也挺靠谱。如果取“五十余”的中间值55岁,那么赵云应该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投奔公孙瓒时17岁,说是个翩翩少年肯定没错。
5、刘备托孤之后,刘禅还比较年轻,他无法扛起蜀汉的大旗,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纵观刘禅的一生,他从来就没有从诸葛亮手里拿到过权力,说这话,似乎还有所不妥,因为刘禅还有执掌祭祀的权力,军政大权自然都是诸葛亮当仁不让的收下了。
6、刘备摔孩子是真是假,我说真亦假来假亦真,您认为真就真,您认为假就假。是吗?友们!
7、刘备拿下益州后,开始大赏功臣,赵云获封翊军将军,当然这又是个刘备为了赵云而专门发明的将军号。
8、第四种,也是最靠谱的可能:这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一种方法。当时曹操率军南下,刘备不敌但是又不愿舍弃百姓,所以在逃跑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百姓,连自己的妻儿都只能仓促抛下。在这危难时刻,赵云在曹操大军中七进七出,经过浴血奋战,顺利将阿斗救回,刘备看到后立马将自己孩子扔在地上,说差点害了赵云的性命,自此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
9、不料遇到二位夫人的时候,糜夫人已经遇难,而甘夫人在枯井旁抱着阿斗痛苦,此时的曹军见人就杀,骑着骏马的虎豹骑看到了甘夫人正准备一枪刺死的时候,赵云拍马赶到,手持亮银枪,杀死了这些准备行凶的虎豹骑,并且求甘夫人赶紧上马,但甘夫人怕拖累赵云,只求其能将阿斗带回刘备处,自己不奢望活下去。
10、文鸳,本名文俶(在《三国演义》中叫文淑),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素有骁勇之名。嘉平六年(公元255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毌丘俭和文钦等人起兵勤王,遭司马师亲率大军镇压。当勤王军战败、司马师穷追不舍时,文鸳的表演开始了:
11、若没有《三国演义》,很难说三国人物还会不会如此受人追捧
12、赤壁之战后,刘备抢到了荆南四郡并任命赵云暂代桂阳太守。前太守、现降将赵范为了拍马屁,便想将他长得倾国倾城的嫂子樊氏许配给赵云,却被坚决的拒绝了。至于理由,赵云说是因为觉得赵范心怀叵测,其实这完全说不通,哪怕赵范最终真的逃走了。(刘备摔阿斗正史是真的吗)。
13、另一方面历史学家认为刘备是假摔,认为刘备是虚情假意之人的,认为这就是他自己演出一场闹剧,永安托孤是刘备的一个阴谋,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完全就是在告诉诸葛亮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好好的辅佐刘禅。
14、大家看重点,“刘备接子,掷之于地。”请先记住这一点。《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描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15、因此在长坂坡的摔子的事件,也被认为是刘备是假情假意的收买人心的行为。
16、对于诸葛亮的后人,刘禅亦是亲近联姻,破格提升,可谓是对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父仁至义尽,也是给大家看看:对我父子忠心耿耿者我必厚待之。
17、如果扒开《三国演义》给套上的那层华丽的光环,赵云的人生经历虽说不至于黯然失色,但显然去掉了大半的传奇色彩,不过仍不失英雄本色。
18、刘禅究竟有没有对诸葛亮的家产进行清算,其实这件事并不重要,因为诸葛亮在死前已经把自己的家产上报给刘禅了,那么诸葛亮当了一辈子的丞相,他的家产又多少呢?
19、非常荣幸大家能够阅读我的文章,希望您阅读愉快,您的阅读能让小编创作更有动力,小编以后会源源不断的创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献给大家!
20、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虽得人心,但是兵微将寡,而且这之前已经对赵云很是看好,借着摔孩子收买赵云不仅得一将领,还能表现自己。
21、首先是官职。据史书所载,刘备任命赵云的第一个官职是牙门将军,这是在当阳之战刘备自己跑路之后,赵云辛辛苦苦的把他的老婆孩子带了回来,因此授予的奖赏。牙门将军是个杂号将军号,还是刘备自创的,品秩俸禄均不详,但应该不会很高。毕竟牙门将军其实就是主公的亲兵头子、保镖队长,偶尔参赞下军机。按说经常在领导身边混的职位很容易升官,但赵云显然是个例外。
22、要想解开刘备摔阿斗是真是假,从两个方面分析自见分晓。一是刘备的性情,二是刘备摔阿斗的背景和细节。分析如下,请君品荐!
23、其誓不做曹操的俘虏,因此带领着自己的过万兵马以及数十万百姓,准备逃亡江夏。逃亡江夏的过程中有一场惊动了天下的战役,那就是著名长坂坡之战,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将赵云从千军万马中救出的儿子狠狠的摔到了地上,究竟是为什么呢?
24、——关羽看上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婆,跟老曹要人。老曹本来都答应了,可是看到小关猴急,屡次提起这事,就留了个心眼、先去瞅了一眼。结果老曹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马占为己有,哪还顾得上小关?
25、赵云的生年史书未载,演义中所言的70多岁也无法自圆其说。目前唯一比较权威的说法来自清人王鸣盛,但也是猜测:
26、但是当赵云回来的时候,刘备却无法责备他。因为赵云是为了救出刘备的妻子和幼子,而重赴沙场的。面对赵云热切地把刘禅交到自己的手中,刘备也是对赵云有了一种无奈的感觉。他只能把孩子扔到地上,口中说刘禅不能和赵云相提并论,实质上是责备赵云的所作所为,是忘记了自己的最重要的责任,保护刘备的安全。
27、不少人对于卧龙凤雏的理解,都是根据《三国演义》来的,但这部巨作并非正史,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故事是作者进行自行补充和构造的,不过尽管如此,却无人可以否认这部著作在文学上的地位。
28、 赵云双手将阿斗交给刘备,本来孩子失而复得应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刘备显然是那种不重亲情更重事业的人,结果结果孩子就把阿斗摔在了地上,痛斥他:“为了你,差点让我少了这么一员大将。”这样的举动直接感动了当场的人,赵云更是感激涕零,以死相报。
29、《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是双耳垂轮两臂过膝,那你想想刘备摔阿斗时手臂离地面那么近,再怒摔能摔多狠?那只是个苦肉计!事实也证明阿斗被摔出去依然无恙,后来也长大成人即位当了国主。
30、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对此事也并不知情。
31、刘备在见到赵云的举动以后大为感动,当场涕泪齐下,将阿斗摔在地上,很愤怒地说:“为了你这小子,几乎损失了我一员大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民间传说中刘禅因为从小被摔过,所以脑子不太灵光,还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32、反观刘备,织席贩履出身,虽然自己天天念叨是刘胜之后,可是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刘胜之后多了去了,也没人当回事。可是汉末三国却有他一份,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三国之首。不管刘备经历了什么,可他起点最低,终点最高。光凭这点,曹操那句话说的就一点也没问题。“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33、刘备这一招也是不得已,被曹操追得妻离子散四处乱跑,根据地没了手下的兵也没剩多少,只有赵云不离左右。为了救阿斗赵云也是拼了,杀入曹营七进七出,就冲这一点刘备能不表一下态度吗,只好“怒”摔阿斗了。
34、第二种可能,这就要从阿斗被救的经过说起了。赵云是如何把阿斗救出来的?那是糜夫人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在万马军中让赵云一个人把糜夫人和阿斗都救出来,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就是三个人一起死。于是糜夫人只能跳井,用她的死来换取阿斗的活。用自己女人的死来换自己儿子的活,这对于刘备来说实在有些残酷,摔子实在是情不自禁。况且死去的糜夫人还是糜竺的妹妹,人家就在旁边看着呢,他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35、二: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中大家也看到了刘备被曹操追杀的人困马乏,四处逃亡。而赵云救出阿斗见刘备时的情景细节,慢品刘备的心己到什么程度,逐点剖析:
36、古时候,但凡圣人出世,天必有异相。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若按照过去星象命理学说,阿斗是天上北斗七星降世,岂是庸碌之辈?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印象总归是不太好,各类影视游戏形象都很糟糕,甚至有“扶不起的阿斗”流传至今。要知道,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37、建兴二年(224年)春,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是个很重要的决策。西汉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才换来武帝的一世英名。不过遗憾的是这个政策才实施一年便被打破,从建兴三年起,武侯诸葛亮又开始了征战之旅,不知道是武侯觉得自己时日不长时不我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而发动战争。既然相父要北伐,刘禅也只有竭全国之力支持。
38、刘备去世后一个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
39、在《三国志》中,对刘备的评价中,说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而汉高祖刘邦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仗三尺剑夺取江山。不过大家对刘邦的个人生活多有非议,他行为放荡,沾花惹草。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在彭城战败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妻子都被项羽俘虏。刘邦在逃跑途中,和自己的一对儿女同车。在楚军追赶他的时候,刘邦为了逃命,竟然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去。
40、古时候,但凡圣人出世,天必有异相。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若按照过去星象命理学说,阿斗是天上北斗七星降世,岂是庸碌之辈?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印象总归是不太好,各类影视游戏形象都很糟糕,甚至有“扶不起的阿斗”流传至今。要知道,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41、刘备出乎寻常的动作,在今天看来,确实有违常理,人家拼着命把你儿子救出,你不准备谢倒也罢了,亲手要摔死他,早有此心,何必去救?其实,这正是刘备高明的地方,如何感谢赵子龙的救命之恩,不仅是关系到他自己的身份,表态时要有个度的问题,而且它还应该对日后产生积极的作用。
42、后人玩笑指出,当时的刘备是"手长过膝"的,与其说是摔,不如说是放在地下的,真的要摔,为什么不直接往树干上砸呢?玩笑归玩笑,现在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当时的举动只是为了收买赵云。当时的刘备除了身边带着的几名老部下之外,要权没权,要钱没钱,没什么可以表示的,所以也只能从这种行为上表示感激了。
43、然而这样理想化和直率的赵云,在投入到刘备阵营之后,就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44、综上所述,刘备摔子的原因无非不过收买人心,或是对赵云真心的喜爱。根据分析真摔假摔问题后,我认为刘备是收买人心,对于大汉的江山,刘备努力去匡扶过,但失败了。不过失败后自己选择了自己建立政权蜀汉,这难道不是他野心的体现吗?
45、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的博望之战中,赵云生擒了曹将夏侯兰——这个夏侯兰可不是沛国谯县夏侯家的,而是赵云的老乡,还是故友,因此他向刘备求情保住了夏侯兰一命。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在大军阀麾下都是些小军阀,私自任用亲信、故旧的情况很普遍,比如关羽麾下的周仓、关平就是这种情况。不过赵云却把夏侯兰推荐给了刘备,以示自己无私。
46、“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卷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47、赵云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长,他的首要的职责是保护刘备的安全。在当时的兵荒马乱的时候,刘备虽然暂时脱离战场,可是身边的卫士很少。如果和曹操的搜索的人马遭遇,依然是凶多吉少。可是就是在这种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赵云却不辞而别了。这怎么能够不让刘备感到恼怒?
48、阿斗也有一些可取之处,比如在诸葛亮在世之时,事事顺从,不会顶撞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废除丞相制度,慢慢的把权利收回,说明他还是有些想法的,也曾支持过姜维的北伐。但越到后期,宠信宦官,亲小人,远贤臣,早已忘记当初诸葛亮的《出师表》的所说的话,他真是健忘啊,前面忘记了老爹刘备的遗愿,后面又忘记了相父诸葛亮的警示良言。
49、刘备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两眼能观其耳。这样的面相,具有佛主面相的特点,说明了有慈悲心肠的人,也是忠厚之人,同时刘备又是性情中人,要不怎能见关羽张飞打架而劝说,又演义了《桃园三结义》的千古美谈。
50、就这样,刘备觉得赏赐什么都不太合适,于是他想到了这个办法——精神赏赐。
51、能够说出这样话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封建王朝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将自家的江山拱手送人,能够做出这样决定的人,绝非普通人,能将国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自己的私事放到一旁说明刘备是一个十分有抱负的人。
52、不过当阳之战时(公元208年)赵云已经34岁了,在那个年头这个岁数儿子才会打酱油肯定是晚婚晚育的优秀代表,就算当爷爷了也一点不稀奇,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少年了。
53、“白马银枪美少年”时期的赵云还挺楞的,跟后来的他截然不同
54、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來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保公子无恙’。这真是‘人仰马翻不惊梦,天崩地裂小龙眠。谁说阿斗无风度,无忧无虑坐江山’。
55、手下乱糟糟的啥玩意都有,这都是刘备自己造的孽
56、刘备遭到曹军意想不到的攻击,再加上有大批的百姓混杂在战场,被曹军打得大败。当时的战场一片混乱,刘备只能率领身边的少数人马逃走。在匆忙之中,刘备的家小都丢弃了。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却挺身而出,重新返回战场,去解救刘备的家眷。
57、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
58、凤雏一死,刘备麾下,只剩卧龙,也正是从此时起,诸葛亮成为了以刘备为首的“蜀”阵营的首席智囊,并且是没人可以取代的军师。
59、而孙权就更简单了,他为江东之主的时候他哥已经把江东经营好了。而且他爹,他哥,他这个家族也不简单。孙氏是江东几百年的望族,世代在江东做官,其先辈打下的基础,名望是孙策后来经略江东不可或缺的条件。
60、赤壁之战后,刘备给赵云放了外任——以偏将军之名参与夺取荆州四郡之战,并在战后兼任了一阵桂阳太守。不过很快在刘备西征益州之后,又把赵云调回来出任留营司马,在得知孙小妹要跑路以后又让他兼管内事,所以赵云才能及时的截住孙小妹、抢回了刘阿斗。
61、书中描述:“子龙来到刘备面前时,战袍沾满了曹军的血,而阿斗居然在他的怀里安静地睡着了。”这间接的暗示赵子龙的高超武艺,使阿斗毫发未伤。其实,当时战马颠簸,刀枪碰撞,想必那阿斗不过是被震得昏过去了。可小命虽保,脑子从此被震坏,估计得了脑震荡。后人说阿斗天生愚笨、孱弱,我估计那就是脑震荡的后遗症!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62、刘禅,江湖人送外号“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究竟能不能扶起来,飞鱼不知道,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诸葛亮故意不扶,说到这,不少“亮粉”可能就要开喷了,认为诸葛亮高风亮节,说这话是不对的,不过哪有权臣不贪权呢?
63、曹刘孙三大佬中,老曹的基本班底是沛国谯县的乡d和青州兵,小孙靠的是父兄遗泽以及江东本土势力。虽然曹、孙发达以后都有不少其他势力前来依附,但其内部在地位和权力划分上依然嫡庶分明、层级清晰,谁都甭想翻天。
64、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说的就是刘禅如果不能担当重任,那就让诸葛亮自立,这完全是捏住了诸葛亮的命门,因为这或许就是诸葛亮内心的想法,摆在明面上,诸葛亮自然不敢或者不能抛弃刘禅不顾,毕竟诸葛亮是“忠义”的。
65、庞统的死,并不是在落凤坡被射死的,而是在攻城时,由于身先士卒太过勇猛结果中了流矢而身死,所以庞统在历史上的形象还是挺高大的。
66、所以刘备在见到儿子被救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感谢,而是怒摔儿子。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策略,让赵子龙救阿斗这个功劳,看似被认可了,却一点都没有被高看一眼。同时,刘备用行动向三军表明了自己“爱将胜子”的态度,将赵子龙救子的功劳给淡化了,而且更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67、三分天下,曹操是名门望族之后,《三国志》里说曹操是曹参之后,他爹曹嵩在汉灵帝时官居太尉,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富二代。而且曹操的人际关系也非常广泛。为什么后来曹操在陈留召集天下英雄反董时那么多人响应,最关键的是利益,但是如果你曹操是无名之辈,喊破天也不会有人搭理你。所以曹操起点高,自身水平又很高。在群众割据的中原地区很快就打下来一大片基业。
68、 每次看到这个片段时,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刘备手下赵云千辛万苦将刘备的孩子阿斗救回,但是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下,这故事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刘备摔阿斗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69、刘备一生的夙愿是北伐中原,王业不偏安,还与旧都长安或洛阳,在诸葛亮主张北伐的时候,刘禅的意见是不要北伐,刘禅说魏国未攻打我们,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或许刘禅已经忘记了其父刘备创业的艰辛,忘记了刘备一生的目标,但诸葛亮没忘,刘禅所做的是斗鸡、蹴鞠等等不务正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刘禅并非是有能力的君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后主,是后人对其的评价。刘禅是很难扶起来的,我经常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爱学习,要靠着别人去逼着学习”,那么我觉得这样逼着去学习毫无意义;同样的道理,如果刘禅自己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哪怕是诸葛亮或其他人天天给他灌输要奋发图强,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刘禅更加逆反的心里,或许会憎恨那些整天逼自己的哪些人。
70、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被追授为顺平侯。
71、刘备作为一个仁德之君,实际上他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儿子的,作为实在的他以后也是将来继承刘备的帝位之人。当然这也有演戏的成分,据记载当时的一个细节中,当刘备把阿斗摔下去的时候,身后的水桶就立刻把阿斗给抱住了。所以这很有可能只是一场局,为的是让赵云对刘备更加的死心塌地,而身边的随从就是为了配合刘备演出所安插的人。
72、事实上,在当时夺占降将妻女之事没啥可稀奇的,就连千里送嫂、月下读春秋的关羽都肆无忌惮的干过,而且还跟老曹同抢一妞:
- 上一篇:看望老师的祝福语简短【文案整理3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