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文案整理80句】
admin 2023-04-29 02:01:49 个性说说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1、情结或者信物,书中在特蕾莎眼里,叫做“确认一个秘密兄弟会的暗号”。在小酒馆托马斯第一次让她觉得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他的桌子上摊放着一本书。事实上,特蕾莎那些从镇子上图书馆借来的书,也是她反抗那个围着她的粗俗世界的唯一武器。这些书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虚幻中逃避,摆脱那种毫无快乐可言的生活。
2、 (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p339--p376页)(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3、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因为消亡让一切没有意义,世界的面目丝毫不会改变。永恒的很轻薄,比如一张照片,会消逝的死亡又算得了什么?
4、他需要为特丽莎在布拉格谋一工作时,正是转求于这位萨宾娜。萨宾娜答应尽力而为,而且不久也真的把特丽莎安插在一家周刊杂志社的暗室里。
5、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6、为什么他对这个孩子比对其他孩子要有感情得多?
7、所以时常,我都认为爱情是厚重的,是可以承载生命的重量的。人活着,都是要承载一定重量的,至少得承载我们自身的重力,它让我们能够坚实地踩在这片大地上。
8、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9、人类之时间并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10、卡列宁是一只忠实的狗,它曾经产下两个羊角面包和一只蜜蜂。当然这是特蕾莎曾经一个荒诞也唯一快乐的梦。特蕾莎从小家庭不幸,童年的那些心灵创伤在成长的岁月中又逐一渗入经脉,不放过任何一个器官,细胞里都是羞辱和背叛的汁液。无论特蕾莎做什么,母亲都会讽刺嘲笑并恶言相向。家庭对于特蕾莎是一种从懂事起就想逃离,但无论逃到哪里,这层巨大的阴影都会罩在心上,无处可逃的咒符。她生命中所有失败落寞的时刻,母亲那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脸总会准时挂在天边。
11、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12、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断追求着从轻到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逆向而行。在萨宾娜的眼中,美是一个被背弃的世界,要发现美只有不断击破和毁灭。萨宾娜不屑于追求所谓的笃定和恒常,她喜欢未知喜欢自由,和每日必沉入海底的夕阳相比,今晚会不会有爬上枝头的月牙,显然是更诗性俏皮的存在。
13、这句话意思是:人生的诸般苦事:如压迫、压抑、被侮辱与被损害、荒诞的遭遇、饥饿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或肉体痛苦、难忍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的事情,却让人难以承受。生命如此单薄轻微,无法承载过重的负担。
14、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笑容而爱上你。
15、因此每一次的选择都显得格外沉重,它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或幸福或痛苦、或顺利或坎坷……
16、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17、不要做太多的抗争,最好的东西总是发生在出乎意料的时候。
18、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19、静下心来,再听原唱,我还是没忍住当年的感动!
20、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21、有些地方简直写得莫名其妙的(用莫名其妙这个词,我是下了很大决心,因为一用这词,就意味我没有读书“品味”)。比如小说中,特别写到斯大林儿子之死,并由此讨论粪便和上帝关系、粪便和尊严关系等等、最后得出生命其实空虚,也因此强烈讽刺了斯大林。最后一章,就专门写一条狗的死亡,该章就叫卡列宁的微笑。卡列宁是谁?是托马斯和特雷莎的宠物狗。那么卡列宁的微笑意思就是狗的微笑。这章写得非常好,没有看过那个作者写一条临死的狗,写得如此出色,把人心写得如此脆弱。但是也没有人写狗写得如此高深。
22、布拉格的日子平静而美好,然而特蕾莎却发现自己并不是托马斯的唯他还和他的那些情人们保持着亲密而疏离的联系。这个发现,让她十分恼怒,甚至噩梦缠身,从此陷入生命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
23、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米兰·昆德拉的世界名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4、抑或他应该制止自己对她的亲近之情?那么她将呆在那乡间餐馆当女招待,而他将不再见到她。
25、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26、因此特蕾莎多年来还有另一个频繁出现的梦:她被迫和一群赤身裸体的女人围着游泳池转圈,还要唱着快乐的歌,水里漂浮着一具具尸体,泳池上方有一个篮子,里面站着那个持枪的男人,但凡有女人不守规矩,枪声就会响起。
27、第二次看这本小说了。第一次看得有点快,觉得小说其实不好看。第二次看得稍微慢点,还是觉得小说不好看。小说就是小说,是讲故事的,把一个故事讲得好听就是好小说。
28、韩少功《我心归去》中写道:“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29、不久前,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但我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
30、这种“性友谊”让他心安理得地周旋在不同的女人身边,过着放纵的生活。他不需要为谁付出,对方也不会向他索取。虽然这并不能总是被人理解,但并不妨碍他的生活。
31、正如昆德拉所描述,大自然怀抱里的人类,“没有人能给其他人一种牧歌式的礼赠,只有动物能这样做”。”只要人们生活在乡村之中,大自然之中,被家禽家畜,被按部就班的春夏秋冬所怀抱,他们就至少保留了天堂牧歌的依稀微光。”
32、特蕾莎认真地听着,专注得仿佛学生一般,不久她就在杂志社成功地发表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并开始和杂志社的专业摄影师一起工作。
33、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34、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5、可这对萨比娜来说,却并不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
36、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37、在特丽莎向托马斯道出自己针刺手指的梦的同时,她不甚理智地暴露了自己曾搜过对方的抽屉。如果特丽莎是另外一个女人,托马斯再也不会与她说话了。特丽莎明白这一点,说:“把我赶走吧!”与之相反,他抓住了她的手,吻她的指尖。因为那一刻他自己也感到指尖痛,如同她的指尖神经直接连通着他的大脑。
38、也就是说,当我们不去背负责任和重担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会因为这种毫无束缚的轻松,而变得飘浮和虚空,变得没有了重心和方向,变得自己不能控制自己。
39、她骄傲地戴着那个圆顶礼帽,孤勇地背叛了上帝在她身上所有的初始化设定。自我的背叛必然会导致这一种身份性的背叛,最终使得这个女人的身上,其实才具备了特蕾莎幻想在托马斯身上穷尽一生要找到的全部的男性力量和异性之美。
40、当萨宾娜把特丽莎向周刊杂志社的人一一介绍时,托马斯知道,他从未有比萨宾娜更好的情人。
41、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42、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43、因此,她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在自我约束与苛责中艰难前行。她活得实在,也活得痛苦。
44、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45、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责任、世俗、规矩等负担,总是感叹生命中有太多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都想快快卸掉重担轻装前行。
46、记得看完书的当时,就有一个好姐姐的结婚二十年纪念日,她邀我去参加,还要我作为她的好姐妹发言。看着面容如此姣好的姐姐,还有她那大她好像十岁,一直有点腿疾的先生,这样如此热烈地秀着他们风雨同舟共同渡过的岁月,我的脑海中跳出的就是生命的厚重。于是我说:两个人携手走过的生命是热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岁月之轻,而你们是一对将生命隆重庆祝的、可以承载风风雨雨的伴侣!
47、希望等自己生命更成熟一点的时候,再读,能理解更多一点。
48、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49、这部小说描述了托马斯、特里萨和塞蕾娜之间的爱情生活。它不仅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也是一部哲学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将读者带入对轻与重、灵与肉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它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意义深远。读它,你能体会到智慧的力量,但它永远不会乏味。托马斯是一名医生,知识储备深厚,生理上极度开放,结交各类伙伴。托马斯的轻,并不局限于世俗道德和传统价值观。他放弃了抚养儿子的权利,在与爱人的交往中追求每个人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
50、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51、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2、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53、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54、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55、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着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56、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57、生命的初次排练就是生命本身。在这样一个宏观的永恒轮回的观念下思考生存的意义,昆德拉用“草图”形容生命,是的,所有人的生命都是草图,有的没画几个笔画就被迫仓促结束;有的一笔画错就揉碎了画纸;有的线条很长却笔画潦草;有的虽仓促结束却已有了美感,甚至可说是艺术品;有的人穷尽一切去创作,旁人却觉得俗不可耐;有的得不到旁人的欣赏、甚至自己也不觉得怎样,却有一天被人发现是稀世之作;还有的,终究没有被发现。
58、每次托马斯去看孩子,孩子的母亲总是以种种借口拒之于门外。他很快明白了,为了儿子的爱,他得贿赂母亲。而自己的思想没有一处不与那婆娘格格不入,试图对孩子施加影响也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
59、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60、看完这本书好多年过去了,生活中除了有如好姐姐这样相守的美好,更多的是会触情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轻:轻轻一句话,一个转身,从此就可以相忘于江湖,这样的生命之轻,又该如何承受呢?
61、只因为某人不如你所愿爱你,并不意味着你不被别人所爱。
62、我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除非我们愿意承受生命之重。我们眼里不能只有自己所没有得到的东西,而应清楚,你所有的到底是什么,它们到底有多厚重。“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做一个“人”吧,灵与肉不分离,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生命。
63、萨比娜移居到了巴黎,背叛让她激动不已,使她一想到眼前铺展开的崭新的道路,是又一次叛逆的冒险,便满心欢喜。只是一旦道路走到了尽头,又会怎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但当这一切都没剩下了呢?还有什么好背叛的?
64、(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p289--p335页)
6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读后感八年级作文
66、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67、只是,这样的比喻慢慢地让托马斯发现,他居然每天都乐滋滋地盼望着和特蕾莎共同入眠,他每天给特蕾莎编故事,轻声地讲给她听,或者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即使声音单调,翻来覆去,却觉得很有趣,能够给人抚慰。
68、然而昆德拉却认为,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6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魇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此时捷克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于是决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一场车祸。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
70、这个跷跷板在这个没有轮回的人世间大开大合地摇摆着,直到他们一起把卡列宁埋葬在两棵苹果树中间,跷跷板产生了一瞬间惊讶的平衡。这种生与死的和谐,反手给了轻与重一巴掌,于是灵肉也不愿再乱生事端,就此安息了。
71、他在书中有很多精辟的议论,其观点不仅深刻独到,而且都充满了人生智慧,充分表现出昆德拉与众不同的思考。
72、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73、此刻他猛然惊诧地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不行。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想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生命当中留下的那道灿烂而神奇的印记,无人可以夺走。
74、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75、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76、他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77、生与死之间或许不是灵与肉的分离,而是重聚。曾经抓不住的一切,在死亡面前,你都可以永久持有。这是轮回的重还是轻呢?
78、跟一个女人做一个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一个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79、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上一篇:琳琅满目的解释【文案整理3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