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案整理26句】
admin 2023-04-30 02:16:22 个性说说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现在社会有一种风气,就是嘲弄崇高,满眼都是卑劣小人,一说模范和君子似乎都虚伪,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当然把一个人抬得太高、过度美化不好。不过要承认社会人群总是参差不齐,精神境界是有不同的,今天仍然如此。古人明白,从圣贤到君子到众人到小人到罪人,是有层次的。每个人都要向更高境界的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这里面关键是从小人提升为君子,即从功利境界提升到道德境界。这不能靠外在强制,而应是人的本性的需要,然后形成道德自觉。人的真正幸福感不仅要求活得舒服,还希望活得有尊严;君子因关心他人而有尊严,小人因损人利己而被人看不起。社会道德风气要靠君子群体带动。现在各地都有道德模范和大批志愿者,他们维持着社会正气,可敬可爱,我们要感恩,向他们看齐。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孔子还有一句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更进一步讲,你一定要在善与不善、贤与不贤之间做出鲜明的选择,形成好的道德习惯和反应的敏锐性,不能在涉及原则的问题上采取“差不多就行”,好像无所谓的态度。看到好的,要老是觉得追也追不上;看到不好的,好像热水烫你的手,赶快缩回来,生怕受损伤。不能像有些贪官,开初得点小便宜,便自我感觉良好,最后被拉下水。有地位职权的人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有防微杜渐,才能永葆清廉。
4、这句话是孔子关于修身的重要思想,告诉我们一定要开放包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千万不要看不起身边的人,好像谁都不行,就自己好。
6、“见贤思齐”是孔子“为己之学”(修身之学)的精要,《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成己而后成物,修己才能安人安百姓,所以我们修身要认真要坚持,要善于向古人和今人学习,使自己仁智勇兼备,才能做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7、要想不断进步,不仅需要“见贤思齐”,还要善于“见不贤而内自省”。“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贤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荀子在《劝学》中也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9、“贤”字从贝,本义是会管理钱财的人,一般指有才德的人,儒家偏重贤德多些。此句,南怀瑾《论语别裁》把“贤”解释为“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李泽厚《论语今读》则直接解释为“好人”。
10、这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真意。看人家有优点就学习,看人家有缺点,就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孔子孟子教育子弟,要他们读经典,更侧重在讲一些圣贤的故事。事实上六经所记录的,也正是这些古代圣贤创业的历程和觉解。学习《论语》、《孟子》要体会孔孟的气象、抱负和见识,用以丰富我们的智慧。中国历史一方面从正面去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又从反面吸取失败的教训。夏桀、殷纣暴虐无道,把各自王朝给葬送掉。“殷鉴”遂成为借鉴历史教训的代名词。孔子以后还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刑酷法、滥用民力,二世而亡。贾谊《过秦论》里就总结说,秦之速亡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后来唐太宗又总结隋炀帝的教训而有贞观之治。所以中华文化的发展里面,既重视正面的老师,也重视反面的教员,历来如此。这也正应了《老子》的那句话:“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样去把握中国文化的进路,就比较生动,就活泼泼的。
13、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恶魔成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恶,他的阻碍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动力。
14、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老师教授的学业是否复习实践?)
1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6、我们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都想为自己开辟更高更大的思维空间、精神空间和活动半径,那么这种扩大的力量由何而来,就是“见贤”,与高明的人在一起,与有德有才者在一起,要经常将自己与他人作对比,孰强孰弱,为什么会这样?孔夫子有一句语录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弱点和短处,即使谁觉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也同样不能避免自身缺点和短处的存在。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改过自新。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没有其他窍门可言,唯一的窍门就是改过自新。孔子这里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也是改过自新的一种方式。我们如何才能知错?这就需要有一面镜子,那么这个镜子是谁?一方面是贤人,一方面是不贤的人。我们既要向先进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要看看那些进监狱的人,失败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失败?他失败的教训在哪里?我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都需要自己去反复仔细掂量。
17、“见贤思齐焉”,思齐就要看齐,要有看齐意识,中央政治局强调“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可见看齐意识的重要性。
18、这也是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从现实角度看,最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这是根本所在。这种利益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可能物质的,也可能精神或心理的;可能钱权,也可能名声。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老话,都有这方面告诫的意思。你厉害啦,就可能威胁别人,有人就会想对付你。
19、自省就是返躬自身,内求内省。自省的关键是改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颜回“不贰过”,这都是自省改过的好榜样。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键是苦练内功。有时因面子、政治等因素,不方便公开思齐和反省。不公开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在行动上努力实践。比如毛主席高调宣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对“反动派”先进武器等“贤”的地方,还是非常积极思齐和自省的。
21、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
22、当下社会,有些人喜欢谩骂和恶搞贤德,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看不得别人比自己贤,喜欢泼脏水说怪话,故意给人添堵。如果让这种戾气在社会持续蔓延,将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于己于人都有害。
23、从有利于自身进步角度看,“贤”既可以指道德修养高,也可指才干技术好。“贤”与“不贤”是相对的,道德修为、琴棋书画、治国理政、种田打铁,只要比我做的好,不管哪个方面,都应该是“我眼中的贤”,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
24、反省还是一种智慧,是我们的人生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每天睡觉之前,我们应该询问自己:我这一天过得有意义吗?我这一天犯过什么过错吗?在我身边有我可以敬佩的榜样吗?我人生的航向正确吗?在工作中,只有当我们不断反省,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25、有朋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好听,为什么现实不管用,现在的人都不向贤靠齐,都向钱靠齐,向权靠齐,笑贫不笑娼,孔子这一套是不是过时了?
- 上一篇:袖手旁观是什么生肖【文案整理9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