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俾斯麦最著名的一句话【文案整理90句】

admin 2023-05-01 03:36:41 个性说说

俾斯麦最著名的一句话

1、1848革命中的德国议会为了理想仓促行事,却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这是德国资产阶级需要的吗?2011年,善男信女们为了脑海里想象的自由民主而支持阿拉伯动乱,却只看见尸横遍野,蜡烛不够用,这就是“善良”人们希望的吗?负责任的政治家要考虑政治行动的后果而不只是理想(幻想),更不是一时之爽。

2、在这里,俾斯麦对文学和历史非常感兴趣,学习德意志史时他觉得轻松愉快,感觉到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是小时候在克尼普霍夫骑士庄园听老牛倌布朗德讲过的有趣故事;他爱读歌德和席勒的作品,他对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很感兴趣。在这里,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是必修课,在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时古希腊史和古罗马史文献就是他们的范文、教材。在这里,俾斯麦先学了英语,两年后他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他还能说俄语;懂荷兰语和波兰语;还懂一种小语种。总之,俾斯麦学会了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和荷兰语,使其成为一个多语言的天才,并为其日后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础。

3、1896年6月13日,甲午惨败,进行环球考察的李鸿章乘火车自俄国前往德国,专门去拜会俾斯麦。此时的李鸿章被欧美媒体称之为“中国首相”“中国副国王”。李鸿章为了国家富强求教而来。然而,李鸿章没有深刻反思战败原因,却吹捧自己当年如何镇压太平天国,俾斯麦却说“我们德意志与贵国洽洽相反,以屠戮本民族人耻,以消灭异族为荣。”梁启超评论道: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

4、这句话意味深长,也搞得李中堂有点脸红,羞愧难当。(俾斯麦最著名的一句话)。

5、笨蛋只会从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聪明的人则从别人的经验中获益

6、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7、很多碌碌无为者或者梦想家,只仰慕创业者的表面成就,看不到他们做了多少不会引人注意、不会被人称赞但是极其重要的“小事”。往往那一小步就是决定性的,也只有这些了不起的人物才能敏锐意识到那一步,并且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做。大多数张扬的人只是在撑场面,做样子,不会去为夯实基础和解决问题而付出。

8、) The secret of success is constancy of purpose.(成功的秘诀在于持之于恒。

9、波德莱尔说“时至今日每一个诗人都必须首先成为评论家。”这句话套用到克里斯托弗•诺恩这本书的话题上可以写成“时至今日无论谁想要在俾斯麦的问题上发表新观点,他都自动成为其他俾斯麦著作的评论家。”所以这本书几乎在每一个问题上,都要罗列其他人的各种观点并加以评述:从俾斯麦的性格、立场、行事方式到政策的个人色彩这些小的方面到俾斯麦的时代、历史作用、乃至普鲁士的民主化改革、德意志统一的大德意志路线、小德意志路线、第三条道路、甚至奥地利理想等都包括在内,作者像阿尔卑斯山顶的曼弗雷德那样俯瞰着一百多年来形形色色的学者和观点。这是一桩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对读者来说却是一件幸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俾斯麦》无疑是一本崭新的书,他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新颖的视角看待俾斯麦问题。

10、   1814年,英国在欧洲的战争已经取胜,拿破仑被迫退位。   英国可以调动足够的兵力增援北美,增援部队计划从加拿大南下,沿着当年伯戈因将军的路线,直取纽约。   1814年6月,英美两国代表在根特(今属比利时)开始谈判。    为了配合和谈,英国人计划对美国发动一次惩戒性攻击,以便在和谈中占据上风。    罗斯将军指挥2500人、17艘军舰准备袭击华盛顿。    1814年8月,英军在华盛顿附近登陆时,美国陆军部长阿姆斯特朗错误地认为这股英军的进军目标是巴尔的摩,所以只在华盛顿附近部署了一些缺乏训练的民兵。英军一登陆,轻易就击溃了他们,华盛顿一时门户洞开。    罗斯将军派出一支先遣队,扛着休战旗前往美国国会山方向,想跟美国人谈判,不料先遣队在华盛顿市内遭到了美国小股武装人员袭击。    英军随后向总统官邸前进。美国总统麦迪逊已经在当天早些时候随同政府和国会逃往弗吉尼亚州,总统夫人在英军距离总统府只有几个街区远的时候逃离总统府。    今天的美国故事里说总统夫人在逃跑前,还不忘把华盛顿的巨幅画像从画框里裁切下来带走。但当时留在白宫负责保护财产的黑奴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这幅画尺寸太大,不使用梯子根本就没法裁下来。而总统夫人当时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她只是在逃出总统府之前叮嘱仆人们要照看好这幅画。黑奴和看门人把这幅画从墙上取下藏了起来。    为了报复前一年美军焚烧约克城的行径,加拿大总督在英军占领华盛顿之前就给英军司令写信,要求他攻占华盛顿后焚烧城里的公共建筑物。    1814年8月24日下午,英军进入华盛顿,开始纵火焚烧美国总统府。为了让焚烧总统府的大火不灭,英军还往火中添加燃料。当天下午到晚上,天空中一直浓烟滚滚。    英军还放火烧毁了国会大厦,国会大厦里的国会图书馆也毁于这场火灾。   后来前总统杰弗逊把他的藏书出售给国会,美国国会图书馆在这批书的基础上才得以重建。   另外,美国的财政部大楼、海军船厂以及正在建造的一艘护航舰,全部被英军付之一炬。    在美国国家专利局局长的恳求下,英军没有焚烧专利局大楼,也没有焚烧海军陆战队的兵营。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感谢海军陆战队在远征加拿大时的良好军纪。    此外,英军也没有侵犯华盛顿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私人财产,比如华盛顿家族的弗农山庄就没有受到破坏。    美英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开始着手修复总统府。    为了掩饰火烧的痕迹,工人们在外墙上刷了一层白色的灰浆,从此首都市民开始叫总统府大楼“白房子”,也就是白宫。   其实直到小罗斯福当政之前,它的官方名称都是“总统宫”、“总统大厦”或者“总统官邸”。(俾斯麦最著名的一句话)。

11、第一学年结束,学校在俾斯麦的评语单上说:“该生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受老师同学们喜爱。”但是,一个学年以后,俾斯麦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他对柏林的都市生活还不是很适应。

12、另一方面,打仗的目的是要“赢”,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处在一个大转变的阶段,也没有为大规模冲突做好足够的准备。

13、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14、) Wise men learn by other men&#s mistakes; fools by their own. (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得教训;笨人则自己付出代价。

15、1890年,俾斯麦被新皇帝排挤,最后决定辞职,回到他的庄园。8年后,他在庄园中逝世,属于他的时代落幕了。

16、他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

17、第一句,“当我转动地球仪的时候,上面只能有一个国家。”——希特勒

18、一本崭新的俾斯麦传记,看起来是对克里斯托弗•诺恩的《俾斯麦》最准确的评价——这么说当然不光是看出版年份,毕竟一本新出版的书不一定是一本“新书”,尤其是俾斯麦这个话题。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很少有哪个德意志历史人物像俾斯麦这样充满争议。从他同时代的拥护者和敌人,到他死后的政治家和学者,人们写了无数著作来赞扬或者抨击他。每当德国的历史发生重大事件,这位“铁血宰相”的名字就会被人提起,颂扬者把眼前的成功归因于这位首相的深谋远虑,把失败归咎于后人背离了这位首相划定的道路;而他的反对者则把德国的苦难看作是俾斯麦在几十年前酿下的一杯苦酒,把德国走向光明看作是终于走出俾斯麦的阴影。在俾斯麦有生之年和死后,对他政治生涯中每一件大事的评价几乎都是两边倒的。从他上台执政到王朝战争,从北德意志联邦到德意志帝国,从保护关税到社会保险制度,每一个主题下往往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甚至几种观点。在这种如同战场般的氛围下,写一本不愿意对任何人随声附和的俾斯麦传,就势必带有或多或少的论战色彩。而克里斯托弗•诺恩的这本书之所以“新”,也就体现在这一点。

19、埃克在《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里描述了他在普奥战争后为劝服国王停止征伐奥地利而遭遇的艰难——他写信给妻子说:

20、这个不仅仅是李鸿章,何尝不是中国历史的常态,历史上我们本民族内部战争打起来历来都是这样,例子多不胜数,成王败寇,每当听到影视历史剧里内战胜利者爽朗笑声,听着真的很渗人。

21、所以俾斯麦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吗?他的行为准则就是国家主义的惟利是图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我认为,俾斯麦不是小商人,不是政客。他诠释了什么叫作“责任伦理”。

22、就像革命派曾经呼应过保守派对俾斯麦“背叛”的指责一样,保守主义者也同样站出来批评俾斯麦的专制主义和个人统治。当时外交部的智囊霍尔斯泰因就指责俾斯麦漫长的“个人统治”窒息了普鲁士政治家和宫廷原本健康的政治空气。让原本作为国家政策摇篮的普鲁士大臣和官僚,在他的专制统治之下蜕化成热衷于宫廷阴谋的廷臣。俾斯麦的个人统治是日后威廉二世类似行为的预演,俾斯麦的制度让德国徘徊在两种极端制度的十字路口,“向左是共和国,向右是拜占庭!”

23、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24、在统一的过程中,枪炮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危局。俾斯麦运用了非常高超的外交手段,使得敌对国在关键时刻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从而能够顺利的施展自己的计划。

25、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26、 劳动可以使身体得到休息,劳动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

27、韦伯区分了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前者指为了信念(价值观)而不顾一切,往往带来巨大灾难,后者考虑行动的真实后果,往往举步维艰。

28、俾斯麦,德国伟大外交家、政治家,出任德国的首相,在他主政期间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29、) Every man is his own worst enemy.(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 己。

30、这种热烈的赞扬与猛烈的抨击、炙热的爱与强烈的恨纠缠在一起的局面,甚至并没随着这位首相的死而归于平静。在俾斯麦有生之年,最初选择支持他的格拉赫兄弟和他们周围以《十字报》为核心的“宫廷d”,从没原谅过俾斯麦对他们的保守主义政策的背叛。他们认为,俾斯麦破坏了1815年以来德意志的普鲁士与奥地利两大君主国协调一致共同反对革命的局面;1866年的普奥战争是这两个本该携起手来与俄国一起捍卫欧洲君主的“神圣同盟”的中欧大国之间的阋墙之战。而普奥战争之后,俾斯麦对汉诺威王国、黑森-卡塞尔选侯邦这样的德意志小邦的吞并政策,更是公然践踏了作为君主制基础的正统原则。 

31、无奈,在1831年俾斯麦16岁时,他母亲把他送到了非常著名的神学家腓特烈·施莱尔马赫那里上宗教课,想给他恶补宗教学。可是,出乎他母亲意外的是宗教学没有拯救俾斯麦的灵魂,相反地,他离他母亲的要求越走越远了。显然,俾斯麦对母亲的安排有了逆反的心理。

32、俾斯麦在他的《思考与回忆》一书中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他的下一步深造又是由他的母亲来决定的”。“现在就该上德国最先进的大学了——到汉诺威的哥廷根去上大学。”

33、“议会的问题在于,每一个政客每次在棋盘上移动一粒棋子就以为这是自己最终获胜的一步,所以大家误认为我没有指导方针经常变换立场,却不明白我是在下一盘棋。”

34、   美国海军取得的战果,让皇家海军开始对美国海军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的结果就是英国又增派了大量舰艇,对美国港口进行更为严密的封锁。    此时美国人自信满满,认为击败英国皇家海军不在话下,特别是美舰“黄蜂”号击沉了英舰“孔雀”号之后,在美国人看来,英军的封锁根本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困境。    皇家海军很快就让美国海军知道刀是铁打的了。    美舰“宪法”号在1813年2月抵达波士顿,此后由于英舰的严密封锁,被困港内达十个月之久。    皇家海军的封锁从纽约延伸至密西西比,导致美军的任何船只出港都会极其困难,美舰剩下安大略湖这块地盘了。    1813年4月,美军将领昌西率领13艘军舰、1800名士兵在约克城(今天加拿大的多伦多)登陆,放火烧毁了议会和多处民房,导致很多加拿大平民在寒冬中露宿街头。    除此之外,美军还大肆抢劫平民和掠夺公共财物,顺便击毁、俘获各一艘英国军舰。    当时波士顿港外,英国皇家海军布洛克上校指挥“香农”号与友舰“坦南多斯”号一起围困美军的“切萨皮克”号,也就是引发1812年战争的那艘美军舰艇。“香农”号由于缺水,不能长时间执行此次任务,这样“切萨皮克”号就有可能逃入大海。    为了不让美舰逃脱,布洛克上校急于开打,就向“切萨皮克”号舰长劳伦斯发起了挑战。    为了展示自己必胜的信心,布洛克上校遣走了友舰,跟劳伦斯展开了海上“一骑打”。    5月30日,劳伦斯上校指挥“切萨皮克”号驶出波士顿港应战,双方打得很激烈,仅仅经过了15分钟,这艘美国军舰上就有146人战死,英舰“香农”号也死了85人。   劳伦斯在战斗中身受重伤,生命垂危。如果他活下来了,很可能要接受军法审判。    英国人俘获了“切萨皮克”号,并把它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并最终送回英国。   劳伦斯临死前一次又一次喘着气大喊:“不要弃舰,坚持住!”    美国海军直到今天仍然对他的这句名言满怀崇敬和怀念。关于劳伦斯阵亡的种种说法,甚至成为美国海军的一部神话,据说布洛克按照骑士的礼节以全套海军礼下葬了劳伦斯。    “切萨皮克”号被英军俘获后,以原名编入皇家海军服役,直到1819年以500英镑的价格出售给朴茨茅斯一家木材厂。    今天英国的“切萨皮克磨坊”,就是用这艘军舰的木材建成的。   1908年,“切萨皮克”号的军旗被一位受封为英国贵族的美国富商买下,如今陈列于格林尼治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

35、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也是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被称为凯撒大帝。

36、最后李鸿章在俾斯麦面前大谈起自己的功绩,说自己与太平天国、捻军打仗如何的神勇,本来以为俾斯麦会称赞几句,但俾斯麦却说“我们德意志与贵国洽洽相反,以屠戮本民族人为耻,以消灭异族为荣。”

37、在第四个学年之时,学校对11岁的俾斯麦评价极其一般般:“该生今后必须克制好发怒的习气,在学校的娱乐活动中应注意适度,不能放纵自己,更不能对作业敷衍塞责。”

38、 任何见到过战场上垂死士兵呆滞目光的人,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9、计划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法国的态度。法皇拿破仑三世希望成为像他叔叔那样伟大的人物,可是在外交上他毫无作为。拿破仑三世选择保持中立,放任普鲁士兼并弱邻。

40、如果说拿破仑是黑格尔的世界精神,俾斯麦就是韦伯的克里斯马(超凡政治家)。

41、  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了你,你笑了,就是幸福!

42、1862年,俾斯麦初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上任后不久,他就在次议会预算委员会上公开宣布其政治主张。他说:“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演说词和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一一要解决它,只有用铁和血!”后来,“铁和血”被用作战争政策的同义语,俾斯麦也因之获“铁血宰相”之名。 在德国的统一事业上,充分显示了俾斯麦的政治家眼光和战略家才干。他先是利用当时欧洲各国的矛盾,以对外发动战争的手段孤立对手,各个击破。奥地利是当时普鲁士统一德国的一大障碍,为此,伸斯麦先积极联合奥地利,准备对丹麦的战争。

43、普拉曼学校体操训练体系与严格的纪律紧密结合以及无所不在的对法国人的敌视使得年幼的俾斯麦感到很压抑。但是,俾斯麦在学校里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和击剑,而体操使得他更加强壮。

44、当然,这都是特定的历史状况下局限性,也是一个历史怪圈。

45、俾斯麦成为19世纪德意志历史上最为卓越的政治家与他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是他的母亲的教诲成就了他未来的名望。

46、(“DieHechteimeurop-ischenKarpfenteichhindernuns,Karpfenzuwerden.”)

47、第俾斯麦看不起美国: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曾经推翻了西罗马帝国。并于十世纪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很快走向了分裂,但毕竟历史较早,且辉煌一时。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十七世纪之前,还是印第安人的地盘。

48、不过俾斯麦的学习天赋在这时展现出来。俾斯麦在这段时期里学会了英语、法语,还懂得俄语、拉丁语和其他一些小语种。惊人的语言天赋,预示着俾斯麦将在外交上有所作为。

49、能够统一德意志,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当然有无上的好处。可是在多d派对峙的政治中,在政治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寸步不让之时,再多的探讨和演说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剩下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

50、由此他也被成为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他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的伟人。

51、美国学者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给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三轮车和单车哪个稳定?静止状态下肯定是三轮车,自行车没法站立。但是一旦运动起来,三轮车是非常笨重的,而自行车,只要掌握了骑行方法,就会非常快速灵活。这就是所谓动态平衡,左一脚右一脚,挥洒如风。这个技术的例子用在世间其他事务上也一样贴切。俾斯麦就是动态平衡的大师。论成败是后人的形而上学,俾斯麦则是发展辩证法的道成肉身。

52、就在俾斯麦读大学期间,欧洲发生了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2年德意志汉巴赫集会和1833年法兰克福觉醒风暴等,欧洲自由主义倾向对年轻的俾斯麦影响不小。

53、19世纪初期的德意志还是一个农业国,民众主要居住在农村里。但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德意志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首都柏林也因工商业发展而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家庭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贵族学校就读。作为中等容克(贵族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俾斯麦也不例外。

54、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55、) Nothing great was ever achieved without enthusiasm.(无热情成就不了伟业。

56、    美国之所以要向英国宣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夺取加拿大地区。    在乐观的美国愤青看来,甚至不需要美国军队,只要美国拓荒者发动一次讨伐,几个星期就能让魁北克和加拿大的英国当局俯首就范。    开战之初,美国和加拿大的双方力量对比相差很大。当时美国有750万人口,包括黑奴。而加拿大只有50万人,其中还有不少说法语的法裔。但加拿大驻扎有5000名训练有素的英军、4000名加拿大正规军和4000名民兵,亲英的印第安人也能提供三四千人的援兵。而美国的正规军才7000人。    美国联邦政府虽然征集了40万民兵,但没有投入加拿大战场,美军在任何一次战斗中投入的兵力都不超过7000人。    那些未经训练的美国民兵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有一次,一支拥有4000名骑兵的队伍,走到离敌人尚有100英里的地方就扔下长官跑了。    一些民兵甚至拒绝进入加拿大,不想去支援正在不远的地方进行着众寡悬殊、拼死战斗的正规军兄弟。   民兵指挥官给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没有法律授权民兵在国外作战。    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之后,美军从底特律出发进攻加拿大,很快就失败了。几天之后,今天的芝加哥在英军和加拿大军的进攻中失陷,美国的西北边界开始收缩。    相对于陆战来说,海战更为活跃,美国人也认为海战对自己很有利。当时美国海军已经有16艘主力舰,载有500门炮,其中三艘是当时世界上最好最快的巡航舰。    这三艘军舰的舰炮射程比英舰远,木料也重,航速也比英舰快,而英国海军规模庞大,拥有600多艘军舰,1/4是战列舰,每艘载有60门以上的火炮。    最关键的是英国海军有着悠久的光荣传统,舰长们自信能击沉任何一艘美国军舰。    但英国当时正在跟法国打仗,绝大部分战列舰深陷欧洲,不能行驶到美国领海。只有很少几艘军舰进入美洲海域,这给了美国海军痛打英军的机会。战争初期,美国海军多次取得胜利,俘获了大量英国船只,甚至包括三艘皇家海军战舰。

57、俾斯麦的父母亲对俾斯麦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其父母亲对俾斯麦的期望还是有所侧重的。其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军人,为国尽忠,其母亲则希望他成为政治家,在政界大显光芒。总之,父母亲都希望他有出息。

58、但是克里斯托弗•诺恩在书中指出,俾斯麦固然在议会制的问题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但在民主问题,尤其在选举权扩大的问题上,他比称他为流氓和骗子手的自由d人要激进得多。北德意志联邦和德意志帝国的议会,正因为俾斯麦的推动才实行了普选制。如果1862年自由d人取得胜利,普鲁士固然会走向议会制,但是在选举权问题上,无论是普鲁士的自由d人、还是他们视为楷模的英国自由d人,都比俾斯麦要保守的多。英国的选举权虽然在十九世纪里几次扩大,但最终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是在1918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普鲁士自由d人会在这个问题上比英国自由d人更激进。 

59、  我觉得你能做的浪漫的事就是燃起激情。遇到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环游一半地球,或者哪怕就是开车一路前行。不管你想去哪里,去到那里就好。

60、1857年,威廉亲王摄政,认为俾斯麦不值得重用。于是亲王任命俾斯麦为驻俄公使,将俾斯麦打发到俄罗斯。1862年,俾斯麦改任法国大使。

61、在自然界,横冲直撞的食肉鱼梭子鱼进入鲤鱼池中就会扰得食草而好静的鲤鱼不得安宁。俾斯麦以此作比喻,指出,俄国、法国是处处挑衅、侵略成性的梭子鱼。

62、没有普鲁士的军队,并且是一支强大的普鲁士军队,德意志民族的观念根本就不会实现。

63、) Great works are performed not by strength but by perseverance.(没有恒心只有力量是完不成伟业。

64、毕业后,母亲在亚琛为他谋了官职。俾斯麦来到亚琛后,继续他以前的生活。很快,俾斯麦再次欠下一大笔债务,同时他与上司不和,三个月后俾斯麦就辞去官职。

65、普鲁士的容克地主,其实也是一个被高度神化的阶层,如果不用一个更常见的词“阶级”来称呼他们的话。事实上,容克阶层真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优势地位登上普鲁士历史舞台是十九世纪上半页的事情。随着十九世纪初斯泰因和哈登堡的改革,普鲁士的等级制度被废除,自由择业和转让土地成为可能,这种改革的真正受益者是容克贵族。拿破仑战争时期对殖民地商品的封锁,以及普鲁士政府对地主的信贷扶持,让他们巩固了这种优势地位。随着1830年代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德意志铁路的发展,他们的农产品赶上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价上升的利好行情,但是容克贵族的黄金时代也只在1830年代中期以后到1890年代中期之间的几十年间。 

66、1833年,俾斯麦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在大学里俾斯麦没有好好学习,反而开始追求享乐。俾斯麦先后喜欢上两名贵族小姐,想尽办法讨小姐的欢心,但他当时没有多少钱,结果欠了一屁股债。

67、同时,俾斯麦在军事预算问题上公然蔑视议会,把议会对预算的审议权弃之不顾,以及他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为普鲁士陆军摆脱议会监督、甚至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得以在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内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德国灾难的源头,毫无疑问应该归咎于俾斯麦。 

68、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有一句名言:“上帝特别眷顾傻瓜、醉汉和美国。”    他这句话主要指的是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美国作为一个新生的小国,在1812年贸然投入对世界强国的作战,而且本身既无准备,打仗的理由也无关生死存亡,但竟然在战败之后,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只能说这个国家的运气太好了。    1812年,美国对英国宣战,并且称这场战争为“第二次独立战争”。    他们对英国宣战的主要借口是英国侵犯了美国的中立权。当时拿破仑战争打得热火朝天,英法双方互掐,中立国的自由贸易权屡受侵犯。    另外的理由是美国的海员被英国海军抓了壮丁,属于非法征用,以及英国怂恿印第安人攻击美国的边疆地区。

69、王太子的日记里说,俾斯麦又在国王面前哭了一次。在王太子的支持下,俾斯麦总算打消了国王进军维也纳的念头。

70、在俾斯麦幼小的记忆里,母亲威廉明妮·门肯是一个非常睿智和严厉的人,对于少年的俾斯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71、第三句,“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再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俾斯麦

72、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

73、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74、这时俾斯麦开始发挥他的外交本领。他利用自己的大使经历成功说服沙俄与普鲁士结盟,然后再动用关系让法国保持中立。同时,俾斯麦打着“德意志人保卫德意志”的旗号,说服奥地利与普鲁士一同作战。这样一来,即使欧洲国家谴责战争,奥地利也能为普鲁士分担压力。

75、当丹麦瑞典跟南面的德意志打的不可开交,双方损失巨大的时候,黎塞留却躲到背后坐山观虎斗。法国在黎塞留的指教之下,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遏制德意志发展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黎塞留之后的政治家都在沿着黎塞留给设计的国家战略前进着,从这点上来说,他远比路易拿破仑要伟大。

76、第四句,“宽恕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普京

77、)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78、而俾斯麦就在容克贵族的黄金时代登上历史舞台,他在典型的容克庄园里度过了少年时期,又被送往城市度过了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式的青年时代。在源自父亲的贵族乡村生活和母亲的城市中产阶级生活的不同体验里,形成了自己的容克贵族立场,并且终身没有改变。

79、俾斯麦把时间都放在享乐上,基本上没有去听过课。1835年,俾斯麦即将面临结业考试,这时候他展现出他惊人的天赋。他临时复习一段时间后,写出高分论文,顺利毕业成为律师。

80、  劳动能够使身体得到休息,劳动能够使精神得到休息。——俾斯麦

81、普丹战争发生于1864年,1864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战败。根据当年10月签定的《维也纳和约》,普鲁士占有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帝国则得到了荷尔斯泰因。

82、他有一句名言“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能够解决的,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83、后世的庸人们如果无法把握好先人的遗产,就会责怪先人不该开头。这是人类经常发生的事情,你会听到有多少人面对现世的矛盾,只喜欢去责怪耶稣责怪马克思责怪毛泽东带来了斗争,责怪先辈没有只留下好东西而是好与坏一起留下,甚至责怪自己的种族天生有问题,最好被别人殖民五百年。

84、俾斯麦为民族统一作了详细的规划,第一个敌人就是丹麦。丹麦控制着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而这两个地区自古就是德意志的领土。普鲁士的军事实力比丹麦强大,但是问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可能干预战争。

85、此次访问期间,李鸿章见到了已经退休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可能是神交已久,借助翻译,两位东西方的政治巨擘展开了一番世纪谈话。

86、1832年的复活节,俾斯麦不满17岁就通过了文理中学的毕业考试,这意味着他可以上大学了。

87、) A great ship asks for deep waters.(大船要走深水。

88、把俾斯麦建国类比成一个企业家创建了公司并成功上市,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点庸俗,不过他确实像创业者一样抓住一切细节和机会。

89、拿他著名的“铁和血”言论来说。泰勒认为,“铁和血”是对事实的陈述,而非对原则,或者价值观的表达。这一点很重要。不能认为俾斯麦在价值观上很嗜血,只是有时候非如此不可,否则就会有更多的血。想想曹孟德那句话: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