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文案整理66句】

admin 2023-05-02 10:36:41 个性说说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1、文学的经济方法——我在《论短篇小说》一篇里,已说过“文学的经济”的道理了。本篇所说,专指戏剧文学立论。

2、在这样一种态势下,胡适所追求的那一条道路自然就被很多青年所漠视、所抛弃。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凡是胡适的学生、听胡适话的人,这些人在专业里面都是做得很好的。

3、“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

4、但是船到日本,国内发生张勋复辟的消息传来,他一想,民国创立不到五年,袁世凯闹了一场,现在张勋又来了,根基未固,共和政治无望,因此决定用20年时间去搞思想文化建设,培养一代公民、一代新人,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主意叫“20年不谈政治”。

5、从20世纪红学研究历史来看,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一文发表后,新红学考证派中代有才人出,对《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广泛的研究与探讨,“无论从广度深度来讲,都远远超过了胡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历史前进、学术发展的必然。

6、如今且说文学进化观念的意义。这个观念有四层意义,每一层含有一个重要的教训。

7、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8、“他信奉的,是理性的儒家思想,是个‘现实的乐观主义者’。正因如此,他有面对真理的勇气,不管代价多痛苦,多难堪。这种精神,在他评论中国时事的文章里看到,在他重新评价中国文学、文化的文章里也能看到。不论他所发现的事实多么毛病百出,多么令人泄气,他总能保持他那种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9、《红楼梦》之所以能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与“五四”以后的“新红学”振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胡适以历史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把“红学”研究打入到了神圣的“国学”研究领域,使其与上层文化的“经学”、“子学”争辉斗艳;并以丰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新红学”研究领域中的领袖地位,从而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纪元。(《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1996年版)(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10、胡适在国民d内有很多的朋友,在知识界有最广泛的人脉,在企业界也有非常好的人缘,他曾做过老牌的化工企业久大盐业公司的董事长。以他的人脉、声望,本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事实上没有做到。

11、1941年,驻美大使胡适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双橡园留影

12、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3、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14、至少长达半个世纪,胡适的作品根本就没有进入过教科书,自从上世纪50年代大批胡适思想之后,这个名字就在公众视野里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数十年。

15、我去年初回国时看见一部张之纯的《中国文学史》,内中有一段说道:

16、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17、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18、当然,同胡适先生一生的杰出贡献相比,他在红学研究方面的某些不足、乃至是错误,都是极其渺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因为胡适也是人而不是神——即使有人将他捧为神,我们也有责任请他走下神坛。倘或有人将他贬为鬼,历史也将他送返人间,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

19、抗日战争的发生是一个天塌下来的事情,这个天塌下来,共产d要顶着,国民d要顶着,哪一个d派都要顶着,中国人都要顶着,在这样一个民族危亡的关头,胡适接受了出任中国驻美大使的职位,抗战如同救火,他要做一个过河卒子,如果这次选择算是从政的话,那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20、而胡适的母亲在胡适幼年时就懂得给孩子留面子,这也使得胡适始终保留了一份自尊,所以他一生严于律己,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很少做些出格的事情,正是他的自律为他带来了好的人缘,以至于在民国时候流行过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社会各界人士都以和胡适交友为荣。

21、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22、俄罗斯走过的道路也是如此,法国、俄国、中国不是没有革命,我们一次次的革命,不断地革命,但是我们始终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又回到封闭的黑暗。阳光是温和的、少流血、甚至不流血的,按照“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逻辑也许不过瘾。

23、悲剧的观念——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现今戏园里唱完戏时总有一男一女出来一拜,叫做“团圆”,这便是中国人的“团圆迷信”的绝妙代表。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又如朱买臣弃妇,本是一桩“覆水难收”的公案,元人作《渔樵记》,后人作《烂柯山》,偏要设法使朱买臣夫妇团圆。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的本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元人作《青衫泪》,偏要叫那琵琶娼妇跳过船,跟白司马同去团圆!又如岳飞被秦桧害死一件事,乃是千古的大悲剧,后人作《说岳传》偏要说岳雷挂帅打平金兀术,封王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作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更进一层说: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例如《石头记》写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死了,一个出家做和尚去了,这种不满意的结果方才可以使人伤心感叹,使人觉悟家庭专制的罪恶,使人对于人生问题和家族社会问题发生一种反省。若是这一对有情男女竟能成就“木石姻缘”团圆完聚,事事如意,那么曹雪芹又何必作这一部大书呢?这一部书还有什么“余味”可说呢?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根本说来,只是脑筋简单,思力薄弱的文学,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西洋的文学自从希腊的厄斯奇勒(Aeschylus)、沙浮克里(Sophocles)、虞里彼底(Euripides)时代即有极深密的悲剧观念。

24、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2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26、“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指中共),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后来有朋友传达了毛泽东给胡适的一个口信: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后,只冷冷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d的那一套!”

27、(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据于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办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想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定的(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胡适)

28、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29、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30、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今日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一颗星儿》

31、胡适先生同世界上许多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一样,由于个人的和时代的局限,他的一生也有不少无庸讳言的缺点,乃至错误。在红学研究方面也是如此。

32、 (1)胡适先生在狠批旧红学索隐派的时候创立了《红楼梦》是作者“自叙传”的新说,并成为“新红学”考证派的三大基本论点之一。在《红楼梦考证》一文及其后来一系列的红学专文中,胡适先生对“自叙传”说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被“新红学”考证派一些传人所误读,乃至被“利用”,将《红楼梦》解读成曹雪芹的家世兴衰史,取消了《红楼梦》是一部小说的“性质”。“自叙传”说导致了“新红学”考证派走向了旧红学索隐派的老路或曰旧红学索隐派的一翼,使“新红学”与“旧红学”的根本分歧点仅仅限于《红楼梦》的本事究竟是写张侯家还是写曹侯家,抑或写马侯、牛侯、李侯、王侯的家事的区别而已。纵观胡适先生一生对作家与小说关系的看法,他的“自叙传”说应该是指“文学创作上的美学观念,而并非实指那种教条的‘照相机’式的艺术。”因为,“他在谈到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典型化问题时,便曾非常明确地指出:作家应‘把观察经验的材料,一一体会出来,一一整理如式,一一组织完全:从已知的推想到未知的,从经验过的,从可观察的推想到不可观察的。这才是文学家的本领。’”胡适先生“从没有说过文学作品中的‘自叙传’性质,就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机械翻版”。(引文同前)但是,胡适先生的“自叙传”说确实被“新索隐”派所利用,影响恐怕是胡适先生始料未及的。

33、梦想作大事业,人或笑之,以为无益。其实不然。天下多少事业,皆起于一二人之梦想。今日大患,在于无梦想之人耳——胡适《胡适的理想国》

34、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35、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

36、人常说东方文明是精神的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文明。这是夸大狂妄人捏造的用来遮掩我们的羞脸。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部分:材料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器物越完备复杂,精神的因子越多。我们不能坐在舢板船上自夸精神文明,而嘲笑五万吨大汽船是物质文明。

37、胡适小时候读书,教书先生往往令学生死记硬背,母亲冯顺弟见识过人,要求儿子读书一定要“求甚解”,每背一句都要知晓一句的意思,当时胡适家里十分困窘,冯顺弟依然送三倍以上的学费给先生,嘱托先生一定给他讲个明白。

38、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39、反观现在,很多家长经常当着外人的面斥责孩子,半点也不给孩子留面子,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轻则唯唯诺诺,重了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破罐子破摔。

40、以上所举的三条例——《蜃中楼》、《烂柯山》、《长生殿》——都可表示杂剧之变为南戏传奇,在体裁一方面虽然不如元代的谨严,但因为体裁更自由,故于写生表情一方面实在大有进步,可以算得是戏剧史的一种进化。即以传奇变为京调一事而论,据我个人看来,也可算得是一种进步。

41、是故昆曲之盛衰,实兴亡之所系。道咸以降,此调渐微。中兴之颂未终,海内之人心已去。识者以秦声之极盛,为妖孽之先征。其言虽激,未始无因。欲睹升平,当复昆曲。《乐记》一言,自胜于政书万卷也。(下卷一一八页)

42、(2)人力的经济须要使做戏的人不致筋疲力竭;须要使看戏的人不致头昏眼花。

43、一个青年最大的责任,要把自己这一块材料,造成一件有用的东西,自己还不能成器,哪里能够改造社会,即使牺牲,也不能够救国,所以第一条我们应走的路,就是修己以爱人,或者说为己而后可以为人。——胡适《胡适的理想国》

44、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45、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

46、(3)“新红学”的创立和发展,使本来纯属于讽刺、调侃的“红学”二字的含义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红学”成为一门学问的代名词,由小道末枝登上学术的大雅之堂,进而发展成一门显学。这是胡适先生的又一大贡献。正如宋剑华先生所说:

47、(2)“新红学”的建立和“新红学”考证派的发展是与两个方面材料的发掘分不开的。一是早期脂评抄本《石头记》(当然大多数是过录本)的陆续发现;二是曹家家世档案及有关曹雪芹的诗文集的相继发现(例如敦敏《懋斋诗钞》、敦诚《四松堂集》、张宜泉《春柳堂诗稿》等)。这是“新红学”考证派创立和“新红学”考证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舍此就不会有“新红学”考证派,也就不会出现“新红学”考证派。胡适之先生在这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他收藏和研究了《石头记》甲戌本。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甲戌本从刘位坦传至其子刘铨福,又从刘铨福传到胡星垣,他们只有收藏之力,而无研究之功。而甲戌本从胡星垣传至胡适之手后,收藏与研究二者兼具,并从此奠定了早期脂评抄本研究久盛不衰之局面。胡适是开创早期脂评抄本研究的第一人,也是最有成绩和贡献的红学巨擘。

48、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

49、做学问切不可动感情,一动感情,只看见别人的错,就看不见自己的错处。

50、所以胡适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思索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应该拥抱世界。胡适鄙视东方的圣人那种无为。人生在于奋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乐观和自信。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人生的乐观。

51、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52、胡适之的“阴魂”已经回来了,在20世纪后半叶,从80年代开始,胡适就逐渐地还魂了。历史就是这样,不是说你打倒了他、清洗了他、批判了他,他就真的消失了。

53、学生运动已发生了,是青年一种活动力的表现,是一种好现象,决不能压下去的,也决不可把它压下去的。胡适

54、这一变革确实起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它不仅给当时学术界以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影响了一批学人如梁启超、顾颉刚、郭沫若等,就是在以后的八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中,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55、(1)时间的经济须要能于最简短的时间之内,把一篇事实完全演出。

56、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57、(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胡适)

58、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59、胡适先生走了,一走就是40年。如今,他的名字和贡献已成了历史,真正的历史是永远打不倒的。正如他的墓碑上所镌刻的——

60、我们看何炳棣的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们都是少数派,殷海光们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就是绝对的少数派。事实证明,最终有眼光、有成就的是殷海光、何炳棣他们,许多人可能连自己也被革命吞噬了,李慎之就是一个例子。

61、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62、他的作为、一生的言行都没有背离他所信奉、所追求的原则、信念。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像李慎之先生说的那样,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乃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

63、这是他最痛苦的事情,也是很多跟他有着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最痛苦的一件事。在这个带有根本性的要命问题上,胡适与鲁迅可能没有什么分歧。早在1934年4月底鲁迅就写信给曹聚仁说,如果天下崩溃之际,我如幸存,当乞红背心在上海扫马路。

64、最高法:受送达人避而不见,应当如何送达诉讼文书

65、米奇尼克提出的这两点看似非常的简单、非常的平凡,太朴素了,简直就像胡适一样的浅薄,但它又很深奥,它把以往宣扬的理念解构了。为什么要为美好的明天奋斗,就为美好的今天而奋斗,明天你又不知道,哪怕明天更好,但明天也不会完美的,一定也是有缺陷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