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中秋节月饼的来历【文案整理33句】
admin 2023-05-05 10:45:42 个性说说 ℃中秋节月饼的来历
1、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2、月饼一般有咸甜两种,如咸、甜月饼同餐,应先吃咸的,后吃甜的,这样才能把两种月饼的味道品尝出来。如果备有甜、咸、鲜三种月饼,应先吃鲜味,后吃咸味和甜味。
3、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4、 要吃新鲜月饼.过节时人们往往一次买许多月饼,而月饼放置时间久易引起馅心变质,吃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月饼最好随买随吃。
5、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6、后羿舍不得自己独享,便将药拿回家,将此事告诉嫦娥,让嫦娥将此药珍藏!哪知此事被后羿一个心怀不轨的徒弟蓬蒙听到!第二天,蓬蒙变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手持宝剑闯入后羿家,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哪里是蓬蒙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吞下长生不老药。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7、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8、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9、于是水到渠成,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了吗?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来对待,而悲惨地没有了我们祖先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的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了吗?
10、月饼要轻拿轻放,尤其是苏式月饼因皮酥松,最容易破碎。如果饼皮脱落,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影响口味、质量,并且易受潮变质。
11、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中秋节月饼的来历)。
12、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13、中秋节初步形成于唐,在那时就已经有了祭月赏月风俗,不过在当时庆祝的主流一般都是帝皇、官员,又或者文人墨客,总之都是来自政、文两界的,少有市民阶层(政界祭月为主,文而坛以赏月为主)。但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的,由少数转为大众,只会是时间问题。
14、汉武帝刘彻青年时代曾多次率军征讨匈奴,有一次打了败仗被匈奴军撵进大漠,不料独自逃生时忽然陷进沙堆,却又恰巧跌进一个秘窟,然后摸索而行,月光渐明,一座幽静美丽的湖泊赫然呈现在眼前,只见一名绝色美女,赤身裸体,此刻正在湖畔望月跪拜……
15、而嫦娥喜欢的糕点就是现在的月饼。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嫦娥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月亮上!而后羿就会和百姓们一起拿出月饼来遥祭嫦娥,寄托思念,这就是为什么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而这个习惯也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的习俗!
16、老年人和儿童一般消化机能较差,他们或消化系统功能下降或未发育成熟,也不宜于多吃月饼,尝尝即可。
17、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吃月饼就流传下来了。
18、通常月饼上都印有汉字,标明月饼的制造商和月饼的馅的种类。有些制造商还会在月饼上刻上顾客的姓,这样赠送给亲朋好友的月饼就更有人情味了。月饼通常是每盒里装四块,代表月亮的四个变化阶段。传统的月饼制作使用的是猪油,但是现在为了身体健康,已经改为使用植物油了。
19、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归来。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着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20、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21、1月饼最初是祭月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相结合,赠月饼、吃月饼,象征人月两团圆。
22、鉴于月饼多吃易腻,品尝月饼最好泡一杯热茶,这样既有助于消化、解油腻,又能增添品尝时的乐趣和气氛。一般来说,吃甜味月饼饮花茶最好,有香甜兼收之妙;吃咸味月饼饮乌龙茶或绿茶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吃月饼时不宜同时搭配含糖分高的汽水、可乐或果汁等饮料,而且最好要减少米饭及油脂的摄入,以平衡饮食量,或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柚子。
23、关于吃月饼这个传统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唐朝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当时地球被10个太阳包围着。有一天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巨大的热量几乎把地球烤焦了。多亏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个太阳,地球才被保住。为了奖励后羿,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种长生不老药,但是王母警告他必须正当使用。然而后羿没有理会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暴君。后羿美丽的妻子嫦娥对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从此就有了关于月宫仙子嫦娥,这个月亮上的美丽女人的传说。
24、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25、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讨伐北方的突厥,历尽艰辛大举进攻数次后,终于在当年的八月十五日那天得胜回朝,苦战数年的将士们也终得和家人、故土团聚。举国欢庆之机,有个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进贡上一种带陷的面饼。其装饰华丽,滋味甜美,太宗吃后大喜,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传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于是,就有了以后的吃月饼、庆中秋的喜庆节日。
26、 赏月的习俗是从唐玄宗赏月开始的。大家都知道,唐玄宗也是一个风流的皇帝,在唐朝《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玄宗携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玄宗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
27、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到北宋时候,当时的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28、如果近期你立下了减肥大计,那么月饼也不是你的最佳选择,它一般热量极高,尤其是中秋夜吃完又不运动,更会让人发胖,想保持优美体型?那就克制下对美食的欲望吧。
29、 我国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孙悟空、老寿星月饼等。目前,全国月饼可分五大类:京、津、广、苏、潮。花色近似,但风味却迥然不同:京津月饼以素字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而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
30、部分文章及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如有版权方面的疑问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31、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32、唐朝天宝初年的中秋佳节时,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边赏月,一边品尝“胡饼”,唐玄宗觉得“胡饼”的名字不雅,这时候杨贵妃看到一轮明月,心有所念,提议就称为“月饼”,唐玄宗欣然同意,从此“月饼”才开始盛行起来。
- 上一篇:垂头丧气的意思造句子【文案整理43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