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反对战争的诗句【文案整理46句】
admin 2023-05-06 02:07:57 个性说说 ℃反对战争的诗句
1、我熄灭了灯火,在静静的窗前等待天明,与自己的影子作伴,彻夜都不曾睡眠。(赏析)这首词共二百一十二个字,分为三叠,字数之多,在长调慢词中仪次于吴文英的《莺啼序》。
2、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3、《长安道》韦应物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
4、《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5、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7、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8、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
9、《寄黄几复》黄庭坚·宋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10、译文:远渡大海显示正义,飞虎与日本狼作战。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战役失去了气势。士兵们通过驼峰保卫国家,进攻突袭日军保卫云南。一般的事迹传遍了各个时代,日月同辉姓字香。
11、《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杜甫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
12、“你可知道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声音微微地颤。
13、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14、他看见动乱不息,战争不止。人人都打着结束战争的旗号,人人却都在为了战争本身而发动战争。
15、李兆麟(二首)露营之歌一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16、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1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望采纳~~~~~~~~~~~~~~~~~~~~~~~~
1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唐代陈陶诗《陇西行》。无定河:黄河中游的一条支流。意思是:许多战士早已死在无定河边,变成了枯骨,但守在家中的妻子还在日思夜想盼望他们早日回来团聚。诗句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0、远道迢递③,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④。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⑤,相应喧喧。
21、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22、○唐·李颀《古意》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榆关:边塞。
2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24、长空净似水,银河清且浅,明月多美好,我思绪万千。长夜中面对着月儿,怎忍一桩桩一件件暗想从前!名未就,禄未有,却老在绮罗路上、红袖楼头厮混,也不管春去秋来,过了今年又明年。
25、贯休「古塞下曲四首」古塞腥膻地,胡兵聚如蝇。寒雕中髇石,落在黄河冰。
26、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谁为天子前,唱此边城曲。
27、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28、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29、1931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根据杜甫《新婚别》和这首《陇西行》的诗意,创作了京剧《春闺梦》,表达了人民反对军阀混战,渴望和平的共同心理。
30、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伐鼓:击鼓。
31、这首诗,作为战争题材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32、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33、描绘出一幅触目惊心的惨景;通过对乌鸦说的话,用拟人手法,以愤激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极度厌恶之情。
34、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35、贱妾何乐生。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被刘邦、韩信的大军包围在垓下,兵少粮尽,心情极为沉重。
36、○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
37、一代枭雄曹操,既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曹操几乎代表了那个时代认知的巅峰。当曹操转战南北,目睹战场的暴力和血腥,也掩不住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深感悲凉。
38、由“水”与“山”,引出“远道”;由“远道”说到“行人”;再利用古乐府“陇头流水,鸣声呜咽”之传统意象,加“倦听”二字,来描摹环境和行人心情。一路叙来,左右逢源。
39、三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
40、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41、有网友知其鲜明的表明,喜欢余秀华的诗歌,更喜欢余秀华的灵魂。也有网友说和平从来就不是靠祈求而能得来的。而有些评论(自行查看,这里不再重复),余秀华直接回复“我反对侵略者,明白?神经病”。
42、第四幅:士兵远在家乡的妻子,多年没有丈夫的消息,天真地以为丈夫还活着,在睡梦中,丈夫回来了,他们又重新过起男耕女织的生活,她的嘴角甚至露出了笑容。
43、“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44、终于还是颤颤地走至家门前,这是怎样的一副荒凉凄楚的景象呀!
45、《垂老别》一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把战争现场的毁灭性,以一个“腥”字和一个“丹”字,瞬间让你从嗅觉和视觉,跌入到积尸遍野、血色大地的恐怖场景中。
- 上一篇:美段摘抄加赏析300字【文案整理35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