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法家思想的局限性【文案整理23句】
admin 2023-05-13 01:52:55 个性说说 ℃法家思想的局限性
1、一是商鞅变法为秦国底层百姓打开了上升通道。商鞅新法奖励耕战,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可以凭战功和耕种得到爵位、受到奖励,这样一方面使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有了盼头,有利于国内老百姓稳定,另一方面也为秦国国家利益与最广大的底层老百姓切身利益找到了聚合点,所以秦国人上战场的都会拼命去杀敌,上不了战场的都想着种好庄稼,这两个方面是秦国国家利益所在,也是秦国老百姓实现自己利益所需。与此同时,山东六国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很突出,贵族始终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社会缺少活力、国家缺乏凝聚力、当兵的杀敌立功也没有动力。
2、信指诚信,讲信用,是对人们基本的道德要求。
3、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4、儒家思想在当代还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受假儒,腐儒的影响,导致对儒家有很深的误解,所以我们今人学习传统文化,要善于甄别,勤加思考,不盲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法家思想的局限性)。
5、他的个人品行值得尊敬,韩非的成就不仅在法家中是最高的,就其理论本身的严密性统一性和深刻性而言,即使在先秦诸子中也是最高的,但我们也知道,韩非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远远不如孔孟老庄,这与他倡导的这一套比较严厉的理论有关。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结合前期法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建立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三维一体的刚性管理思想体系。
6、总之,法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让国家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不被吞并。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法家的思想是非常进步的。
7、摘要:三晋法家的思想一度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在三晋法家思想体系中,历史观与人性论、以法治国论、君主专制论、严刑重罚论都服务于当时的主题——富国强兵。因此,研究三晋法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把握三晋法家思想的主流以及历史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8、法律调整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因为:法律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而不涉及人的思想,而行为根源于思想,法律不能解决行为的根源。
9、第儒家文化渊源流成,已成为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必须从中吸收养分。儒家文化经过了从孔子强调的仁礼乐到董仲舒的经学儒家再到朱熹的理学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忠、恕、孝三个核心价值观点一直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依据生存环境和功用目的的内容取舍而已。忠、恕、孝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内在人心的最高提炼,同时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三千年来无论谁当政,社会如何变迁,太平盛世还是兵荒马乱,儒家这三个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是保持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源泉,因为它们符合一个社会存在的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在当代同样如此,谈专业化职业化其核心是忠,谈妥协宽容的概念其核心是恕,谈社会和谐也离不开一个孝字,不能感恩父母又怎么能对他人表示善意呢。
10、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法家思想对后世政治的影响,既有它强大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11、道家是老子集合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后的产物,他把先贤思想精华归类整理出来,加以完善,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道家思想以“出世”为主。
12、韩非对他之前先秦诸子所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即非先圣,反传统,批孔墨,变老庄。其中非先圣和反传统是贯穿始终的。落实下来就是两条:批孔墨,变老庄。
13、根据商鞅的政治逻辑,统治者只有信奉重刑主义,坚持轻罪重罚,天下自可大治。轻罪重罚,百姓就不敢犯轻罪,既然不敢犯轻罪,重罪就更不敢犯了。最终,刑罚就可弃之不用。商鞅司法思想反对“赦宥”。基于“刑重而必得”的立场,商鞅不但强调重刑,还强调“必得”即犯罪必须受到严厉惩罚,因此商鞅明确反对赦宥,认为赦宥会破坏法制。他说:“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不搞赦宥,则犯罪者不会滋生侥幸心理,因而也就不敢以身试法。
14、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15、我们知道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其滞后性。
16、专业领域:刑事辩护、重大民商事诉讼、资产追收和法律顾问等
17、21日下午课间休息期间,蔡毅臣老师在班主任赵东明老师的陪同下,在英杰交流中心一层大厅,与北京大学华商国学班的同学们亲切合影留念。
18、如把它的作用加以无限扩大,就会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等领域就不能用法律调节。
19、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20、法家提倡法制,认为健全的法律法规才是治国的根本。法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21、在国家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对于治国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22、韩非说:那些国君,他的老婆孩子有很多是想谋杀他们的。因为国君妻妾成群,他最后会因为喜欢年轻漂亮的嫔妃,就会附带着喜欢那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生的孩子,很可能就会把他原来的太子废掉,这时太子和太子的母亲就会有危机感,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提前接班,怎样才能提前接班?在世袭制度下,只有国君死了才能接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杀了。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矣(《韩非子备同》)。老婆孩子是你最亲的人,这样的人都不能相信,还有谁可以相信。韩非这个话真是直面惨淡人生,他把儒家的墨家的道家的,披在人际关系上那一层脉脉温情的面纱毫不留情的撕了下来,露出了人性当中丑陋的丑恶的、血淋淋的那一面。这就不仅是冷静也不仅是冷峻,而且是冷酷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不是韩非的结论,而是韩非的态度,他在说这些话时不动声色,看的我们惊心动魄,而且我们会感到在他这些话面前,儒家的温柔,墨家的执著,庄子的浪漫全部失去分量。
- 上一篇:泰戈尔诗选原文摘抄【文案整理1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