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关于诚信的诗朗诵【文案整理37句】
admin 2023-05-14 01:54:59 个性说说 ℃关于诚信的诗朗诵
1、丙:林肯砍断小树,主动承认,终于功成名就;(关于诚信的诗朗诵)。
2、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3、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视信义,有恩必报,不图功名的思想。这里,诗人以季布、侯赢自比,表达了自己既然请缨就决不负使命的决心。
4、丁:拿破仑违背诺言,攻击盟国,沦为阶下囚。
5、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出自唐代:李白《酬崔五郎中》
6、●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7、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白居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8、诚信,就是我与大自然以及所有所有人签订的永不更改的契约,他就是道德天空中那朵璀璨的烟花。
9、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
10、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11、《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12、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13、译文: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14、《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5、西方人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人说:无信不立。
1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17、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白居易
18、那时候作者先后投到元宝、李密帐下,自以为胸有珠玑,频频向故主献策,但都不为故主所用,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纷扰,各地豪强并起,争夺天下。
19、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
2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21、“岂不惮”意为有所惮,如同不掩饰自己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这不但无损于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实的展现了人性,更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现了他重意气、报太祖的知遇之恩。最后四句“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22、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
23、译文:纵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24、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25、甲: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6、其间路途艰险,但魏征报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这首《述怀》还保留着前代古诗的影响,不带韵律的表达方式,充分抒发魏征个人的情感,用典虽多但丝毫无堆砌之感。
27、●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修学:研讨学问。
28、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唐.薛逢《镊白曲》
29、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0、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归根结底是为了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一百年》,我为您歌唱;《一百年》,我为您欢呼!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歌唱新时代,凯歌走向前!携手教育梦,谱写中国情!
31、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出自宋代:王安石《商鞅》
3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4、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5、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真诚。亏:亏蚀。
36、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 上一篇:关于坚持不懈的作文高中【文案整理3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