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叶圣陶的作品收在哪里【文案整理63句】

admin 2023-05-17 03:40:49 个性说说

叶圣陶的作品收在哪里

1、 穿过一片片油菜花田,爷爷会摘下一朵油菜花,戴在我的头上,叫我“迎春小喜神”。我总会大笑,一片笑声便回荡在田野之中。

2、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3、我该做什么?献出我转瞬即逝的悲伤、朝生暮死的泪水?我该如何铭记,又该如何与俗世划个分别?

4、相对于散文体式带来的“冷静”,叶圣陶在诗歌体式中直接将“他们”唤作“我们”,并且表达着热烈的希望和信心。在1926年发表的《五月》《“我们忏悔来的!”》等诗作中,叶圣陶持续着这种希望和信心,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他仍在当年9月26日作的新诗《忆》中以深深的怅惘回忆着“他们”的故事。他写道,“对着这群人伟大的光彩,/便家屋东西烧个精光,/这点小牺牲也是应该”,但是,“现在都到哪里去了?/现在都到哪里去了!/我走过那天的街头,/只秋风吹动那市招,/淡淡的我的长影画在地,/我感到异样的寂寥,寂寥。”(14)然而,此后直至1937年,叶圣陶新诗再无歌颂、吟咏“他们”之作,被五卅运动唤起的激情似乎被大革命的失败狠狠挫伤了。但激情消退之余,凭借着自我反省和对茅盾《蚀》三部曲的批判阅读,叶圣陶也找到了更为切实可靠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写长篇小说《倪焕之》。

5、所有参评材料不退。优秀作品由中国校园文学馆收藏,获奖作品将视情选编出版。所有参评作品视为作者同意组委会有编选出版等使用著作权。

6、“我说你一定不要回去,”潘师母焦心地说。“这报纸上的话,知道它靠得住靠不住的。既然千难万难地逃了出来,那有立刻又回去的道理!”

7、他顿时踌躇起来,已跨进去的一只脚想要缩出来,又似乎不大好。那局长也望见了他,尴尬的脸上故作笑容说:“潘先生,你来了,进来坐坐。”主人翁听了,知道他们是相识的,转身自去。(叶圣陶的作品收在哪里)。

8、(37)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1-22页。

9、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手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草绳。(一切都上很美好的样子,但是,隐患却在眼底)

10、(点评)本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作者站在十六岁的尾巴上,回首生命中的点滴美好。儿时的幼稚和执拗,心中的憧憬与向往,仍真真切切,恍如昨日。但时光流转,转眼间,成年的日子已近在咫尺。生命记忆的逐渐苏醒激发了小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终于明白,那些藏匿于心的旧时光虽然如同遗失的繁星,悄然逝去,但它们会在生命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本文作者文笔清新,不事雕琢却有富有诗意,实为佳作。

11、(获奖理由)本文以给已去世的诗人余光中写信为线索,表现了自己对先生的理解、敬仰和怀念。一方面是余光中诗歌中纯粹的、美好的世界:有雨,有爱,有乡愁;一方面是现实社会中无奈的、苍白的世界:干枯,淡漠,匆忙。作者具有极好的文字驾驭能力,用诗化的语言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叙写,尤其将自己所了解的余光中的个人作品与经历融合其中,有张有弛,富有感染力。

12、(36)圣陶著,夏丐尊编:《英文教授》,开明书店1936年版,第3338页。

13、 卖椿芽儿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站在筐子旁边,怯怯地问:“姐姐,买椿芽儿吗?”

14、由专家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对参评作品进行初选,确定入围作品,并在网站公示。

15、《叶圣陶童话》这套书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童话,语言非常优美,还蕴含着许多道理。

16、(29)叶绍钧:《倪焕之(十续)》,《教育杂志》(第20卷第11号)1928年11月20日。

17、 “十六岁,是个很好的年纪。”大家都这样说。

18、不过,志愿虽宏,友朋亦多劝慰,吴宓并未模仿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完成中国的“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倒是吴宓视为“有眼无珠”“取西洋之疮痂狗粪,以进于中国之人”的“今之倡‘新文学’者”,(5)在或一程度上实现了吴宓的素志。叶圣陶《倪焕之》以“教育文艺”的名义在《教育杂志》1928年第1期上开始连载时,一部大致写1916-1927年间的“个人与社会之冲突与调和”“寓中国近世之世变”的小说诞生了;而茅盾《虹》《子夜》及老舍《骆驼祥子》等小说则在不同的向度上发展了《倪焕之》。这些作品都因为作者时间意识的变迁而来,亦因之成为1927-1937年叙述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们充分表征着1927-1937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在构建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后,为重新安置个人和群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所获得的丰富形式。

19、至于作者的身世,作者写书的旨趣是什么,作者的文笔怎么样,都可以不必过问,因为对于理解杠杆的运用和游泳的方法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阅读的时候必须认真,不能放过一个词语的涵义,一句话语的真义,决不能采取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以致造成曲解和误解。

20、但是,在《倪焕之》中,五卅只是一个中心,并不是一个终点。叶圣陶并没有机械地叙述一个五卅埋葬五四的故事,相反,他不仅视五四为五州的源头,而且始终以极大的耐心处理二者的冲突。五四所发现的“人”在五卅所发现的“他们”中迷失,遭遇莫名其妙的死亡时,倪焕之“嗅到失望与哀伤的腐烂一般的气息”。在宣传组织工人运动的某个时间的缝隙里,王乐山自语般说:“我们的头颅,不知道又在那一天给人家砍去。”倪焕之因这一句话梦魔:

21、办事员同他说笑话,这东西又不好吃的,拿着玩也没有什么意思,多拿几个也只作一个会员,不如不要多拿罢。但是终于依他的话给了他。

22、“难说,”局长表示富有经验的样子说,“用兵全在乎趁一个机,机是刻刻变化的,也许不为我们所料,此刻已……所以我们……”他对着中年人一笑。

23、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

24、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怎样阅读课外读物》,依然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25、于是,心中生起一点点酸涩,想象着汪老独食茨菇的样子,他咀嚼的咽下的,不仅是一口口微苦的菜,亦是一份孤独的缅怀。

26、(11)(17)(18)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445-4453页。

27、他居然从车门里被弹出来了。旋转身子一看,后面没有他的儿子同夫人。心知他们还挤在车中,守住车门老等总是稳当的办法。又下来了百多人,方才看见脚踏上人丛中现出七岁的孩子的上半身,承着电灯光,面目作哭泣的形相。他走前去,几次被跳下来的客人冲回,才用左臂把孩子抱了下来。再等了一会,潘师母同九岁的孩子也下来了;她吁吁地呼着气,连喊:“哎唷,哎唷”,凄然的眼光相着潘先生的脸,似乎要求抚慰的孩子。

28、但是,留有明显余憾的是,叶圣陶在《倪焕之》中叙述金佩璋因为丈夫之死而重新走向社会,似乎是一抹光明的愿景。然而,无论如何,这一愿景都来得过于突然,幻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29、选择“他们”的立场使叶圣陶产生了澎湃的诗情,写作了一系列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新诗。在最早发表的《五月三十日》一诗中,叶圣陶写道:

30、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

31、“什么!”潘先生心头突地跳起来,周身有一种拘牵不自由的感觉。

32、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伤心了。稻草人想救离开水的鲫鱼,可它不会动,反而被鲫鱼误会它不愿意帮忙。它看见有人寻死,自己先昏了过去。一夜间,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一塌糊涂!最后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我相信,稻草人的心是永远不会被摧毁的!

33、《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34、然而在农场劳动的学生似乎根本无法“觉悟、了知”这种沟通天人之际的境界,只是在《农场日志》虚应故事,玩忽地涂上“今日与昨日相同,无新鲜景象”的句子。倪焕之似乎也被感染,“有好几回了,望着一些默默地发荣滋长的花草,竟发生一种酸味的凄然的感觉”在“发育”“敷荣”“结果”“疾病”之间,充斥的是“今日与昨日相同,无新鲜景象”的时间,倪焕之与他的学生似乎对此都缺乏足够的准备。因此,一旦面临这样的时间状态,他们就难免失去信心。

35、1958年留下了的这一笔,最直切的解释理当是叶圣陶在参与叙述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历史合法性,并且将自己的过去编织进其合法性体系当中。

36、留下老屋的影像,重拾老屋的记忆,让老屋见证过往与历史,让旧影丰富现实与未来!

37、“领会了这些,再来看作为题目的‘镀劳’这个词,不是有画龙点睛的妙处吗?”许多学生听了提示,把这篇小说重读一遍,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说:“原来如此。现在我们觉得这篇小说句句有分量,有交代了。”

38、“我们这里正筹备欢迎杜统帅凯旋的事务。车站的两头要搭起四个彩牌坊,一头一对,让杜统帅的花车在中间通过。现在要写的就是牌坊上的几个字。”

39、这一刻我突然觉得,生命的意义有时不只在于参与其中,也可以是一句轻轻的,“我在场。”

40、“这么大的字,非得潘先生写不可,”其余几个人附和着。

41、人生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少年人百折不回的锐气,青年人审慎独立的自持,中年人宽厚广博的胸怀,老年人返璞归真的意趣,人生难免消磨,但人生也自有风景,回首几度春秋几番月色,悲辛自有真味。如能如此,一点无尘便自有香气,方为天地之中真正的典雅正意。

42、“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沉”,这句句寄飞卿的诗句,是闺中少女寂寞无聊。等待无望,奈何情窦已开?芳心暗许的孤独与愁怨,纵使情深意切,可结局只得将一腔情意付诸东流,唉,这就是玄机你的宿命!

43、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

44、本届评选活动经费及奖金由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提供。

45、此时而观张石公之所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自当点头如捣蒜。张岱此生,年轻时痴癖玩乐,好车马,好茶戏,好侠隐。情施诸游乐,而人意气勃发。随着朝代递嬗,政权离析,孟浪成癖的公子张岱隐于山野草莽。他所癖好的繁华盛景似花而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他的一腔情绪光无所抒发,他遂反求者己,回味青年放纵恣意之癖,骂曰一事无成。他于个人的旧癖中寻求到了新的向上之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钻研于史,着眼而书,投于自然,“自云相公痴,更有疾似相公者”,是历史赠予他的尾联。

46、惊于原野的一声啼鸣,携着微雨,与老屋相拥。我看见祖母背后闪烁着灯的柔光,像是橙花漂浮。(指导教师:徐敏)

47、 小时候,妈妈栽下一株小小的树苗,告诉我这叫香椿树,要我好好地侍弄它,“等树苗长大了,给你炸椿鱼儿吃”母亲说。

48、离别,离别,床边的安魂曲,麦田里的枪声,一泓江水盈盈一轮明月。从初见到离别的泪水,中间又何止三十年欢笑。太多了,何止三十年,何止是欢笑。只有那场雨,从头下到尾,最后一刻反而缄默了。

49、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

50、第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有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写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51、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52、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外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象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象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用儿童熟悉的狗和牛来对比稻草人,以牛的“躺”对比稻草人的“站”,以狗的“动”对比稻草人的“静”。只是,小编觉得,此处用“卧”是否比“躺”更准确呢?)

53、在五四时期,叶圣陶曾觉悟“我们要改造世界,只重在一个‘我’”,在《倪焕之》中叙述的则是这种觉悟的破灭。小说第一节,倪焕之即带着“理想”上场,认为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此后三节介绍了其“理想”的三个来由:一是他从小就希望从事有益于大多数人的工作;二是他从教三年后遇到了一位积极以心灵感化学生的教师;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连年的武人专制统治使他认为,中国要好起来“自然在各个人懂得了怎样做个正当的人以后”,而“养成正当的人”,“一切的希望在教育”。倪焕之因此对蒋冰如以学校为“世界的雏形”的办学方式(19)充满信心,在向金佩璋解释学校开辟农场的决定时侃侃而谈:

54、 彤站在我面前,水雾笼着她淡棕色的眸子,那是盈满眼眶的泪水。

55、“当仁不让,”“一致推举,”几个人一哄地说;笔杆便送到潘先生手里。

56、稻草人见鲫鱼误解了他的意思,又没有方法向鲫鱼说明,心里很悲痛,就一面叹气一面哭。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渔妇睡着了,一只手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桶里的鲫鱼呢?跳跃的声音听不见了,尾巴象是还在断断续续地拨动。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稻子的收成算完了,主人的衰老的力量又白费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

57、潘先生一喜;但是还有点不大相信,眼睛凑近孩子的衣衫擦了擦,然后望去。搜寻了一会,果然看见他的夫人呆鼠一般在人丛中瞎撞,前面护着那大的孩子,他们还没跨过电车轨道呢。他便向前迎上去,连喊着“阿大”,把他们引到刚才站定的人行道上。于是放下手中的孩子,舒畅地吐一口气,一手抹着脸上的汗说:“现在好了!”的确好了,只要跨出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险,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逢不到;而已经散失的一妻一子,又幸运得很,一寻即着:岂不是四条性命,一个皮包,都从毁灭和危难之中捡了回来么?岂不是“现在好了”?

58、《叶圣陶童话》这本书,里面有好多好词好句,里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义的生活”。“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写了以前有一个英雄,由于大家都想纪念他,就让雕刻家雕了下来,把它搬到了广场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撑住。每个人只要一经过广场,就会给石像鞠一个躬。后来石像骄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头不高兴了,就趁晚上没人的时候把石像摔了下来,都变成了零散的石头,石像终于知道了骄傲是不好的。但是这个世界很公平,谁都没有后悔药吃。“最有意义的生活”是讲一颗小青石和一颗小黑石有了怎样的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还让小青石了解了一个道理: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为大家服务。

59、 那天,我们走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在那些个高高低低的楼上,那些个长长短短的路上,那些高高低低的树上,还有被我们摘过、闻过、戴过、最后又不得不扔掉的红红黄黄的花上,甚至围墙边一块不起眼的砖上,寻找我们共同的记忆。

60、“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当读起这句诗时,我又想起了你。世人爱你风情万种,倾国倾城,殊不知容貌在你心中不及他一分重要;世人赞你工书善诗,才绝京都,殊不知为你指点迷津的人却是凉薄似水;世人辱你风流放荡,心机善妒,哪曾想前因后果不过还是为了一个他?幼薇,不,现在已是鱼玄机了。在你久居咸宜观,淡看风流才子、百态人心之时,心可还思念着他?那个温庭筠。

61、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童话创作,叶圣陶是个丰碑式的名字,他的《稻草人》,更将永存。

62、我觉得人的记忆就像雪,不知竹兄可否赞同?一个老人是容易被回忆压垮的,因为它具有雪一样的轻盈与美丽,令人沉沦,但一竿竹不会,雪在竹子上略一堆积便会被弹起。竹子并不爱雪的覆压,冬日午后,我行在雪中,这样漫无边际地想,其实老人如同老竹,都不一定能见到冬天之后的春日,但是这却不代表他们只是回忆,我相信无论如何,人生最美的总是明天,你会见到一生不曾见过的人事,始料未及的悲辛。这世界足够广博,足够我们一直走下去,看下去,悟下去,所以哪怕垂垂老矣,也请学一学老竹,轻轻抖去繁复的回忆,重新去看明天的太阳。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