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程颢春日偶成【文案整理33句】
admin 2023-05-20 02:48:56 个性说说 ℃程颢春日偶成
1、此诗写得平易自然、蕴意深远,颇耐人回味。首二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的春日图画,衬托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后二句出以议论,更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所具有的闲情逸致,全诗在写景抒怀中含有理趣,表达了理学家对自然平淡心境的追求,笔法灵活,风格朴素,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程颢春日偶成)。
2、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3、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4、《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5、晴空云淡,和风轻拂,又正是中午丽日高悬。沿着繁花翠柳的小径漫步,正走到前头的河边。
6、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7、《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8、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9、姚合:晦日送穷三首 | 姚合:晦日送穷三首 | 戴复古:除夜 | 戎昱:桂州腊夜 | 宋祁:木兰花·春景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 高适:别董大 | 白居易:村居苦寒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陆游:小园独酌 | 李商隐:无题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 黄庭坚:寄黄几复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白居易:琵琶行 | 汉乐府:长歌行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曹操:短歌行 | 李白:将进酒 | 天净沙·秋思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刘禹锡:陋室铭 | 陶渊明:饮酒(之五)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汉乐府:白头吟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韩愈:师说 | 诗经:蒹葭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春日偶成》这首诗是程颢的一首即景诗,描写了他在春天郊游时的快乐愉悦的心情以及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诗人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自己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表现出自己善于吟咏的才华和陶醉于自然的情趣。
11、诗人通过写自己春游时的所见、所感,用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娇媚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真可谓是“人在画中游”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12、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3、在春天,学学少年,在春风里撒点野,也许会如诗中所说被人“指点”,可那沉醉春光的快意如同酒意微醺的快感驻留心中,因此,宁可被“指点”,也要偷闲学少年。
14、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15、✦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16、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17、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18、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
19、“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
20、✦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21、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22、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23、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
24、程颢(1032—109)字伯淳,学者称其“明道先生”。祖先居住在中山府(今河北定州),高祖父程羽由开封府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其父履木兰县令,1032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
25、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26、✦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27、无论别人是否理解自己,都应该在“天理”的基础上,让自己尽可能与自然融合,从心理到身体都尽可能向着自然回归,找到其应有的“轨道”,认真遵从不逾矩。所谓饥餐渴饮、晨耕暮歇,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是在天理之下所衍生的自然状态。
28、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29、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勾画出了春景,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
30、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31、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32、✦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 上一篇:赫本为什么不嫁给纪梵希【文案整理52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