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李煜名句【文案整理50句】

admin 2023-05-24 01:59:48 个性说说

李煜名句

1、(赏析):--------------------

2、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3、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4、等到宋王朝先后攻灭了荆南、后蜀等国,终于还是轮到了南唐。虽然李煜各种求和,不惜称臣,只希望能够得以保全宗庙。但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杀性颇重,又岂会答应这样的要求,以一句“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直接拒绝了李煜的求和。最终南唐在宋王朝的铁蹄下破灭,而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押解到了汴京。

5、语出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昨天夜里小楼又吹起了东风,以往的的山河已经不堪回首,都在这明月的映照之中。                                       

6、  菊花开,菊花残,寒雁高飞人未还。——李煜《长相思》

7、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8、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9、这首《相见欢》该是我们都能倒背如流的杰作,它也是李煜后期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一个曾经春风得意的帝王面对国破家亡的境况,这是最残酷的打击,故而作者内心的苦与痛便尽显在字里行间。

10、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12、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3、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14、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5、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16、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17、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1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9、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0、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21、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5、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其二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26、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7、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词人登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还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2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9、而李煜文学成就之所以这么高,除了天赋使然,其实和他的生平经历也密不可分。李煜年少时其实对于皇帝之位是没有太多想法的,他的兴趣都在诗词书画之上。还没登基之时,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于他,当时的他便一心扑在诗词书画上,对于朝中之事从不过问,更是自号“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真的是无心政事。

30、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1、《浪淘沙令》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3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3、l,《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此调原出古琴曲,本意为咏虞姬事。

3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35、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7、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38、《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39、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李煜《南唐二主词》

40、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41、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42、(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3、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44、这首词是描写李煜宫廷享乐生活的,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两句以意起词,不是写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实是作者追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的真实体现。

45、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46、——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47、宰相肚里能撑船”人人皆知,其实下一句来头更大,却很少有人说

48、  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9、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若是诗写的好还能够得到官职,因此,特别是在唐朝宋朝时期,诗人众多,几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写诗高手。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