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培根论人生原文【文案整理90句】
admin 2023-05-24 02:02:31 个性说说 ℃培根论人生原文
1、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培根论人生原文)。
2、 曾有先哲责备“诗”,诬之为“魔鬼迷幻药酒”④,因为诗不仅出自幻想,而且其中总有虚幻的成分。但其实诗又怎能比谬误更为诱惑人呢?真正可怕的,还不是那种人人难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3、〔英〕司各特畏惧产生谄媚而丝毫不是产生善意。〔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临到惊慌失措的时刻,你往往会觉得有盏聚光灯照在你身上。
4、这个时代,有很多无能力者。他们深知自己的能力,深知自己的处境。然而,他们并没有勇气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他们想要的生活。于是,他们只能选择自欺欺人,逃避现实,在梦中活着,炫耀自己不会有的,追求自己得不到的,创造了一个虚荣的时代。
5、作者:曼德拉只要你还在,只要我还爱,那么,这世间,刀山火海,毫不畏惧。作者:唐七公子出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去争,去抢,去拼。
6、有一句谚语:“只有通往地狱的道路才会铺满善意的鲜花。”逆境不是必须的,但逆境是打磨灵魂最好的磨刀石。每一段伟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这么看来,逆境难道不是抵达梦想却又布满荆棘的捷径吗?
7、圣阿尔本子爵,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8、〔印〕泰戈尔:《戈拉》只要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在恐惧之中的某一时刻来到之后,恐惧就根本不再是极端的痛苦,而不过是一种十分讨厌、令人烦恼的刺激。〔美〕福克纳:《老人》一个人的脚跟没有实实在在地站稳,扫帚柄掉在身上,也会惊慌失措。(培根论人生原文)。
9、《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节选自《思想录》。《思想录》是17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创作的哲理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670年。
10、他也说“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11、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12、勇者并非是没有畏惧心理的人,而是征服畏惧心理的人。作者:曼德拉勇敢的人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13、见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周公:名姬且-周武王之弟,成主之叔。武王死,他辅佐成王,忠心耿耿,而流言却诬他有篡位之心。王莽:西汉末年大臣,未篡位时.假装谦恭下士,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曾使人迷惑。这两句大意是:周公在流言蜚语盛传时诚惶恐,壬莽在末篡位时十分谦逊恭谨。白居易原诗的后两句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意思是周公辅佐成王,忠心耿耿,而流言蜚语中伤他有篡位之心;王莽是个大野心家,但在阴谋未得逞时,表面上十分谦虚恭谨。若此时他们都溘然去世,那么就无法评判两人谁好谁坏了。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周公与王莽的例子的确可以说明,真假有时确实难以分辨。但历史是无情的,真假在历史的审判台上终将现出原形。以此二句说明时间对人的重要考验,不能只凭一时一地的现象下结论;它启示人们必须十分审慎地体察真伪,否则就会把周公当作篡位者,把王莽当作谦谦君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14、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逆境之中比力量更重要的,是突破逆境的信仰与击碎黑暗的勇气。是希绪弗斯不断地将滚石推向山顶,即使全无突破的可能,也会永无止境地决心,代表着一种指向终极,向上奔赴的灵魂态势,这是虚无中超脱虚无的努力,绝望中杀死绝望的运动。
15、——塞·约翰逊如果谦逊是探讨的特征,那末,这与其说是害怕虚伪的标志,不如说是害怕真理的标志。谦逊是使我寸步难行的绊脚石。
16、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努力去做。春来江水当欣赏,花开堪折直须折,停车坐爱枫林晚,或千树万树梨花开,不错过才活过!
17、是时候清醒了!既然已知虚荣也分三六九等,那就请选择去追求最好的那一种吧,就像现在追求最好的生活那样,追求做一个强者。虽然过程会累,但是所得一切来得真、来得切、来得坦荡;哪怕能拥有的很少,但是生活安稳安心。因为此后无需担心,自己所有的这一切终将化为泡影。
18、后来发现,曾经的畏惧和憎恨,现在变成了畏惧和爱。作者:E·B·怀特出处:《重游缅湖》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19、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作者:当年明月出处:《明朝那些事儿》无所畏惧,永不放弃。我觉着当他不想说话的时候,比任何时候都可怕。
20、这样的日子,很沉重,但是灵魂却很轻,得到的都是假的,最后什么也不能属于自己。
21、——张小娴如果一个人害怕树敌,他就不会成为政治家。——伏尼契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22、畏惧,畏惧悄悄溜回家去。我从不畏惧死亡,我只是畏惧那个没有你的世界不畏惧闪电,才能享受雷鸣.出处:《欲火凤凰》我,无所畏惧,我希望我无所畏惧作者:欣雨Fearnothingwhenyouarealwaysready!Preparernothingthenreadytofeareverything!当你永远准备好便无所畏惧当你不做好准备那就准备畏惧所有!作者:炎亚纶平静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满足。
23、 ●一个活着的身体,只有当它完好无损时才有可能产生正义的思维,当这身体的脑袋被挡住,喉咙里被插进管子灌入一品脱盐水弄得咳嗽不止,呕不出东西,又连遭鞭笞时,它很快就会忘记一切思维而变得一片空白。 ----J·M·库切《等待野蛮人》
24、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25、作者:桐华出处:《那片星空,那片海》有你,就无所畏惧不愿尝试新的事物,不愿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因为畏惧,害怕徒增伤害,害怕再次失望!心若透明、无所畏惧。只要习惯伤痛,就不再畏惧伤痛。
26、——古龙《圆月弯刀》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
27、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28、当今时代远没有过去安宁。隐士们越来越少,或许他们是真正做到了隐去,但若不然,便令人后怕。我们的野心早已失控。人类不再满足一般生存,可野心本就只是为了生存。它带来的力量让许多人迷失。这些人却又当又立,控制居于其下的众生。控制他人的野心犹如控制他人的生命和未来。任其发展,当真可怖。
29、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30、这篇文章中有关其出处、对原文较客观的解读,以及其他思想家类似的言论,截图摘录如下:
31、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细琐的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改善。
32、〔法〕蒙田:《人生随笔》恐惧是伟大而有远见的导师,是一切变革的前兆。〔美〕爱默生:《论文集?论补偿》骑士在聆听真骑士头衔被剥夺的时候所感到的恐惧,往往并不如执法者将他的盾牌击破时那么可怕。
33、——拉罗什福科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安妮宝贝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34、〔英〕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恐惧,他使人们在正大的事业面前望而却步,好比胆怯的野兽,听见风声就吓得逃走一样。〔意大利〕但丁:《神曲》过分的惊惶会使一个人忘怀了恐惧,不顾死活地蛮干下去。
35、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36、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巴顿我并不害怕被处决,我知道你面临着压力,很遗憾我不得不与我的子民之一对抗。
37、——狄德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下决心干卑鄙的事,又害怕龌龊,卑鄙的东西总是浮在龌龊的东西上面,那该。
38、最后一句话始出《兴盛是上帝的赐福》一文,该文直到1625年即第一篇论文发表28年后才发表。这句话曾被麦考莱相当公正地作为证据来引用,以此证明作者的想象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竭,他晚年的风格变得更加醇厚和温和。这位博学的评论家还将这句话同《论学问》一文(第五十篇)的简洁的风格做了对比,后者发表于1597年。
39、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人生是一本未写完的书,无论我们怎样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尽头才知它的结局。人生更是一个谜,但答案却要等到生命的终结才能揭晓。在此之前,无论你是谁,甚至是天才也无法预见到。所以,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阳光。这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因为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会有新的能量。就如人体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会显得健康,生气勃勃。
40、逆境并不只是简单的挫折,更多的是对精神的磨炼。一个在逆境中还能继续坚持下去的人方为成大事者。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几十年前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而正是一个又一个逆境后,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强大的中华文明逐渐被唤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峥嵘岁月。
41、——斯宾诺莎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理人员在确定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时,一般是现实主义的。
42、 有一派感性主义哲学在许多方面是肤浅的,但其中一位诗人⑥却由于向往真理而流芳于世。他曾说过:“居高临下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航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而俯视尘世中的种种谬误与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了!”——只要作这种俯看者不自傲自满,那么这些话的确说得好极了!是啊,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只围绕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步入天堂了。
43、 ②、阿波雷斯,古希腊画家。丢勒(1471—1528),德国画家、雕刻家。
44、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年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45、面对失败常需勇气以振奋,面对成功常需智慧以冷静。已坚强,何以畏惧心伤作者:兰欣我离开时满怀对还的畏惧和憎恨。
46、英国的《论语》,其论题同样涉及修身、处世、教育、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
47、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
48、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
49、因为怀着那么大的心愿所以无所畏惧,为它死去也在所不惜。作者:江南出处:《龙族》强者从不畏惧对手的强势。
50、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51、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52、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53、〔法〕霍尔巴赫:《神的观念之起源》对一些神圣而至高无上的力量的恐惧,使人变得顺从。〔英〕伯顿:《忧郁症剖析》“怕”字引起的历史倒退和没落,要比人类出自愚昧,想尽力躲避的那种纯属幻觉的蜕化变质,灾难更深重不知多少倍。
54、〔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恐惧是迷信的最早祖先,而每发生一次新的灾难,都会促使浑身颤抖的凡人祈求他们看不见的敌人息怒。〔英〕吉朋:《罗马帝国衰亡史》恐惧不仅产生于感情的缺乏,有时也会产生于判断力的不足。
55、“一个个演员粉墨登场,演完自己的那部分,相继退场。”——社会这个大舞台,地球或宇宙这个大舞台,我们是主角或配角,都不会演完全场,难道不是吗?培根教导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的卑微生命之短暂,也警醒我们不要戕害自己的每一分钟。
56、复仇要正义,还是很苛刻的。但无论无何,复仇就算具有正义性,绝不是正确的选择。选择复仇的人“他的伤口永远是是新的,永远不会愈合“,他们最终大都不会幸福,《呼啸山庄》的希斯克利夫如此,哈姆雷特也是如此。
57、 ⑥、指伊璧鸠鲁派哲学家克莱修(Lucretius,罗马人,约前99—约前55)。名著有《特质论》。认为感觉是一切的尺度。
58、〔古罗马〕塞内加:《致卢乔利乌斯书信集》仅仅因为担心祸之将临,多少人陷入最大的险境。〔古罗马〕卢卡:《内战记》祸若不至,徒然惊恐;祸若来临,惊恐徒增痛苦。
59、“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有合适的对象选择,任何时候结婚都是有理由的”——不肯臣服这句话的,都从心底喜欢它前面那句:“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这就是培根,后来人们演绎他的说法,最美的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说的直白,没有培根的豁达和深邃。在培根的引导下,我们悟到在生活这条大河两岸,随时都有爱的港湾,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遇到懂你的人,什么时候都不晚……
60、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61、一个人自己的观察,他对于何者有益何者有害于自己的知识,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
62、作者:周梦出处:《妃子血》无所畏惧,然后所向披靡。作者:风息神泪所谓的勇气不单是无所畏惧,也是在畏惧中还懂得前进。
63、 ③、指古希腊哲学家卢西恩(Lucian,125—180)。晚期希腊哲学中怀疑主义的批判者。
64、 培根出身名门贵族,但一生经历坎坷,多难的生活丰富他阅历的同时,也使得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非宗教门徒,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65、大将出马前说:休要担心,莫要害怕,给我闪退一旁!——单田芳当一个人不肯承认他害怕的时候,也就是害怕得要命的时候。
66、父母底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底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
67、——莎士比亚命运害怕勇敢的人,而专去欺负胆小鬼。——塞涅卡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
68、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69、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70、〔英〕笛福:《鲁宾逊漂流记》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好怕的。〔英〕培根:《培根论人生》要是人没有了恐惧心,就一切全完了!一切全垮了!据说,世界就是靠人们的恐惧心来维持的啊!〔苏〕高尔基:《在人间》恐惧可以使天使变成魔鬼,它所看到的永远不是真实。
71、他也说“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
72、作者:桔子树出处:《麒麟》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
73、培根的《论说文集》可说是少数的“世界书”的一部,这种书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的。
74、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75、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76、《培根论人生》是培根的随笔集,也是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既包含了知识的内容,也彰显了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坦示了一种反省和思辨的力量,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足可使人们汲取人生路上的精神养分。
77、 没有任何罪恶比虚伪和背叛更可耻了!所以蒙田⑧在研究“骗子”这个词为何如此可憎时说得好:“深思一下吧!说谎者是这样的一类人,他敢于狂妄地面对上帝,却不敢勇敢地面对世人!”
78、在宗教教义仍然盛行的时代,培根所奉行的思想可谓是相当得超前。他坚持,如果想要战胜自然、驾驭自然,就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而那些所谓的经院哲学,只不过是使人和自然隔绝,把人牢牢束缚在教条的牢笼中罢了。书中《知识就是力量》一篇中,作者写道:“还要以光为喻,光使我们能够行路,能够读书,能够钻研方术,能够相互辨认,其功用都更为卓越和更为美好。同样,我们对事物进行思辨这件事本身也是比各种发明的一切果实都要更有价值,只要我们的思辨是如实的,没有迷信,没有欺骗,没有错误,也没有混乱的。”
79、《尚书·君牙》。忧危:对危险忧愁惧怕。蹈:踏,跺。蹈虎尾和下句的涉春冰,都是比喻身临险境的。春冰:春天将化之冰。这几句大意是:心中怀有深深的畏惧,好像踩着了老虎尾巴和在春天即将融化的薄冰上行走一样。这几句在原文中是周穆王向他的大臣君牙叙述:自从做了天子之后,常心怀畏惧,时时若蹈虎尾,若涉春冰,惟恐败坏了祖先基业。句中的两个比喻十分形象、贴切,可引用表现人们承担了某种重任之后小心谨慎不敢稍有懈怠的心情,也可引用形容人们身临险境时的恐惧感觉。
80、 对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色缤纷的浮光。
81、父母底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底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
82、〔英〕王尔德:《灵魂的毁灭》爱之愈切,就经常会带来恐惧。〔法〕拉伯雷:《自传》害怕自己会受苦的人,已经遭受他所害怕的痛苦。
83、在这一种心情之下,鸽子也会向鸷鸟猛啄。〔英〕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恐惧是粉碎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
84、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微校园平台推出的《读书心得》栏目,已陆续刊登七期全院师生的读书心得,真情感人、美文美心,期待您的分享。
85、所谓古老,本是那些在生活处事中的经验,这些经验或好或坏,能让人处在相对舒适区中生活,但时间久了,会逐渐被这些“经验”禁锢,圆滑当道;所谓权威,本是指在某一专业相对有可信度的人或机构,但有人却利用非专业人士对此的只是缺乏,对其误导;所谓同意,本是代表自己的一种观点,但在群众行事时,却常常容易被群体思维控制,被迫同意。所以真正的“真理”,只能是在经历时间的重重检验后,得到的那个。
86、实际上使人喜好伪说的原因,不是人们探寻真理时可能遇到的种种苦难,也不是找寻了真理之后,真理所加于人们的思想的约束,而是一种天生的,虽然是恶劣的,对于伪说本身的爱好。就犹如在真相面前,有的人依旧选择用谎言进行掩盖。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真相,而是因为他们惧怕真相。谎言为他们构建了一个乌托邦,他们在这个乌托邦中,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谎言远比真相美好,真相有时太过于残酷。真理与伪说,就犹如真相与谎言,或者,二者本就相同。
87、 ●当野蛮限制了文明,你无法理解的,便是牺牲品
88、他还有一句比这更精辟的话(这话由一个异教徒说出,几乎是太精辟了):“集人的脆弱和神的安稳于一身,那才是真正的伟大。”这句话钥匙放在诗里也许更好一些,因为在诗里,超验的事物更加名正言顺。其实,是人们一直都在描写这种超验的人物,因为他实际上就是古代史人们在那个奇幻的故事中所塑造的形象。这个故事似乎不无神秘。不仅如此,他所描写的还有点接近于基督徒的情形。
89、——于丹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
- 上一篇:简短短信大全【文案整理8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