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不足为训的翻译【文案整理50句】

admin 2023-05-26 02:27:45 个性说说

不足为训的翻译

1、中国人最早翻译《伊索寓言》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伊索寓言》,翻译者为林纾、严培南、严璩。是书为铅活字本,前有林纾“《伊索寓言》叙”一篇,言《伊索寓言》的启蒙作用:“夫寓言之妙,莫吾蒙庄若也。特其书精深,于蒙学实未有裨。”赞其“余非黜华伸欧,盖欲求寓言之专作,能使童蒙闻而笑乐,渐悟乎人心之变幻、物理之岐出,实未有如伊索氏者也。”林纾等翻译的《伊索寓言》共收寓言298则,在当年也算是比较完整的。书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至1913年已再版八次,1924年印行至十九版,可见其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2、1922年,朱光潜从香港大学毕业,先于浙、沪两所中学教授英文,后同叶圣陶等人在上海创立立达学园。不久,他顺利考取安徽官费留学,于1925年夏取道苏联赴英,始就读于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等课程,修业3年期满获学士学位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

3、林纾的《伊索寓言》翻译,译名上比较准确,这和严培南、严璩兄弟精通英文翻译有关,如“伊索”这个译名就是林译本而来,之前利马窦译为“阨琐伯”,汤姆译为“意拾”,张赤山译为“伊所布”,到林译本才正名为“伊索”。林译本《伊索寓言》之所以在近代翻译中具有代表性,一方面是林纾的翻译,是有一定目的性的,即加强对中国儿童教育的启蒙性;“伊索氏之书,阅历有淂之书也,言多诡托草木禽兽之相酬答,味之弥有至理。欧人启蒙,类多摭拾其说,以益童慧。”(《伊索寓言》叙)另一方面,林译本《伊索寓言》最大的贡献在于,不仅把伊索寓言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而且把伊索寓言中的寓意,结合中国古代文化、爱国情绪等,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朱光潜就是在这一特殊历史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学问大家,而且同鲁迅、郭沫若等众多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文坛巨匠一样,作为美学家的朱光潜也曾完整地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淫,也曾自觉地沐浴过西方现代思想的洗礼,也曾直接或间接地经受过时代潮流的荡涤,这一切过后,他也最终走上了著述和译介生涯,并将几近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翻译事业。然而朱光潜的选择与追求却又自始至终地显示出独特之处,这其中自然不乏种种原因,首当其冲者应归于他早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不足为训的翻译)。

5、你对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了解多少?

6、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7、《纵囚论》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结构严密。全文基本上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在提出问题时,作者肯定地指出,纵囚一事本身就不近人情,这就为下文的展开定下了基调。在分析问题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沽名钓誉。文章从唐太宗、囚犯的不同的心理活动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不过是上演了一场“上下交相贼”的闹剧。同时,他还从唐太宗登基六年来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证明了偶尔的纵囚也解决不了问题。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笔法,确实犀利无比。在解决问题时,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必本子人情”。全文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8、翻译中,真可谓甘苦自知。绞尽脑汁是常事,这当然苦,但一旦找到了感觉到位的译文,那种快乐,又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投入的译者“犹如母熊舔仔,慢慢舔出宝宝的模样”,译作就是他的宝宝。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朱光潜,笔名孟实,1897年9月生于安徽桐城一书香世家。祖父善长八股文章,父亲终生为私塾先生,于是他得以幼承庭训,6岁起即已开始接受正统的“蒙学”教育。十几年的旧式教育使他深受“国故”浸润,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他之所以始终未曾放弃“旧学”,而且在吸纳“新学”时始终采取一种理性的融合态度,这一切都离不开早期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1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他只会因人成事,一点出息都没有,真不想我张雅馨的孩子。

13、谁都知道,做翻译就必须掌握两种对译的语言。我在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主要用英语,没学过朝语,是个地地道道的朝语文盲。然而,有一次执行公务时居然当起朝语翻译,而且瞒天过海地完成了任务。当然,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不足为训,现在只能当笑话来谈。

14、明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

15、他对孩子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16、借了公家或别人的东西都应及时归还,不能久假不归。

17、岳飞不为已甚,并没有过于为难赵楚两家,在李八少的建议下,只把两家逐出了应天府。

18、(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19、熟词、小词(代词、介词等)往往难译。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方能译妥。这就是翻译中的炼词。例如Itisatopicweshalldonojusticetointhisplace,可译成“像这样一个题目,我们是不可能在这里讲得很透彻的。”justice(公平,公正)是个熟词,todojusticeto意为“公平对待,公正处理”,但翻译时,这个词组必须锤炼出新译来。

20、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21、译者不大可能永远做“本色演员”,他必须学会做“性格演员”。傅雷译巴尔扎克,我们可以感觉到译文中有一种粗犷到近乎粗俗的意味。而他译罗曼·罗兰,给人的感觉是,似乎看得到白皙皮肤下淡淡的蓝色脉管。我相信这是他有意为之的。

22、朝鲜同志接过信来,用朝语说道:“我承认接到了你方代表致我方代表的一封急信。”我照译不误。

23、看着北京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许多小城市对此只能是望洋兴叹

24、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看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25、除非你自己否定自己,要不然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26、  (明里抱拳,暗里踢腿):抱拳:古代的一种礼节。比喻当面恭维,背后使坏。

27、这真是带唱带做的小丑戏,逗得读者都会发笑。我们忙翻开迭更司原书(第一八章)来看,颇为失望。略仿林纾的笔调译出来,大致如此:

28、《滑稽外史》第一七章写时装店里女店员领班那格女士听见顾客说她是“老妪”,险些气破肚子,回到缝纫室里,披头散发,大吵大闹,把满腔妒愤都发泄在年轻貌美的加德身上,她手下一伙女孩子也附和着。林纾译文里有下面一节:

29、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点傻。但做译者,也许就要有点傻气。

30、孙儒追随杨行密,攻取扬州,淮南大乱,梁太祖派庞师古渡过淮河进攻孙儒,被孙儒打败。这时,朱珍、李唐宾已死,庞师古和霍存分别统率他们的军队。郴王朱友裕进攻徐州,朱瑾率兵救援时溥,朱友裕在石佛山打败时溥,朱瑾收拾残兵逃去。

31、太祖已下兖、郓,乃遣师古与葛从周攻杨行密于淮南,师古出清口,从周出安丰。师古自其微时事太祖,为人谨甚,未尝离左右,及为将出兵,必受方略以行,军中非太祖命,不妄动。师古营清口,地势卑,或请就高为栅,师古以非太祖命不听。

32、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

3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了,地面指挥中心的工程师们只能望洋兴叹,他们鞭长莫及。

34、子曰:“由也!女(rú)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r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5、(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6、要摆脱一味追求“漂亮”的语言习惯。《译边草》中提到,当年汝龙先生要我“少用四字词组”。他举例说,“烈火熊熊”并不能让读者眼前看到什么。我不解地问,那该怎么说呢。他说,写“一蓬火烧得很旺”就很好。

37、《毛选》英译工作是由中宣部《毛选》英译委员会(后称英译室)负责的,主持人是徐永煐。在他百岁诞辰之际,其子女编辑印行了一部纪念文集,披露了不少珍贵资料,可以大致勾稽出其工作进程和概况,点点滴滴的遗闻逸事更映照出当年历史情貌,值得推介。

38、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39、《毛选》英译分为翻译和定稿两个工作程序,钱锺书先生没有参加第四卷的翻译工作,但也作过“润色”。程镇球文中说:“钱(锺书)五十年代初即参加过《毛选》前三卷的英译定稿工作,亦曾为《毛选》第四卷英译文进行过润色。徐永煐一直对他很倚重。”徐永煐写于1962年3月的《关于英译〈毛选〉稿再次修改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对前三卷“英译旧改稿”的修改工作,“建议由程镇球、SOL(即SolAdler,中文名爱德勒)、钱锺书三人,组成咨询小组,专责整理历次修改建议”。在介绍钱锺书时,他写道:“(钱)汉文英文却都很好,特别是始终地和全面地参加了初版稿和旧改稿的工作。文学研究所现在让他每星期在翻译组工作两天。他只能参加一部分稿子的校改。又因为陷于会议,更不能发挥全面和深思熟虑的作用。……如果把这三个人摆到一起,担任全面地、细致地衡量性的工作,则能收政治和技术、英文和汉文、旧人和新人的结合的效果。”钱先生大概是作为“技术”“旧人”的一方被“结合”进去的;至于“英文汉文”兼擅于一身,比之程、SOL两位似更具优势;而“始终地和全面地参加了初版稿和旧改稿的工作”,则是无人可比了。可见钱先生在整个翻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难怪绿原先生在文章中称他“是英译室的主持人”了。

40、他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拥护者,并和尹洙、梅尧臣等人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堪称北宋文坛的泰山北斗。欧阳修注意提携后进,曾巩、王安石、苏舜钦、苏轼父子等都出于他的门下。他在诗词文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作等身。欧词格调清新,语言明丽。

41、曹操想凭借战船和兵多将广的优势,一举灭掉东吴,结果赤壁大战,他成了“火中取栗”的笑柄。

42、不足为训,汉语成语,拼音是bùzúwéixùn,意思是指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43、▶这篇文章经作者 姚一鸣  授权,由废纸帮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但是喜欢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哦!)。如有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44、  抗日名将高桂滋:他的公馆扣押了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

45、同为法文翻译大家,梁宗岱为何不如傅雷名气大?

46、他写的评论从事实动身,有理有据,语言锋利,思维深入,让人无可辩驳,属于不刊之论。

47、我早想制作一个航空模型,但多次努力均告失败,只能望洋兴叹了。

48、二是动手翻译(相当于导演导戏、演员演戏)。这时的理想状态是假想自己是作者。译景色,自己眼前仿佛有这景色;译场景,自己仿佛身临其境;译对话,自己仿佛变成这个人物……

49、文学艺术中,到底有没有“神韵”这么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想是有的,它是存在的,是可以用心去感觉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两字就是最传神之处,这一点我们用心体会,是可以感觉到的。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