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不足为训造句错误【文案整理78句】
admin 2023-05-26 02:27:59 个性说说 ℃不足为训造句错误
1、(6)依此而否定翻译学是一门科学是不足为训的。
2、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期盼给后代留下一点雪泥鸿爪。(2011联考11)
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4、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5、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不足为训造句错误)。
6、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7、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不能形容环境恶劣。望文生义了。
8、江河日下指“长江大河的水,日夜流向下游而不止。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一般用于事物的比喻。例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9、侧目而视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以表示愤怒不满或不敢正视”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例句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0、例: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时,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11、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2、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13、耶克等保守主义者虽也批判西方主流现代性,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不足为训。(不足为训造句错误)。
14、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指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5、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例句却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16、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7、例:学好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18、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显然不当。
19、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20、美是真正的世界语言。看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啧啧称赞,纷纷拍照留念,久久回味。当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遇到德彪西的“月光”,当发乎情止乎礼的“梁祝”触碰缠绵悱恻的“天鹅湖”……全球治理的磨合,首先要寻求文化的认同;全球治理的共识,也要从文化传统中探索沟通之道。(2016吉林甲25)
21、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2、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23、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24、火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25、当天下午,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可谓万人空巷,人们携老扶幼,喜气洋洋地来到当地著名的科学城礼堂观看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2012上半年联考33)
2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7、(造句)近年来,类似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测试不少,有的结果令人动容,有的差强人意,还有的让人大跌眼镜、颇为失望。
28、〖错例〗我漫步在运动场上,看到彩旗猎猎,叫喊声、助威声不绝如缕。(与运动场上叫喊声、助威声之大矛盾。)
29、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30、例: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穿着高根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31、这篇文章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文题目有些偏离了。
32、从善如登——登,升高。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33、(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34、他固然是毫不足取,是个没出息的东西,可是那主要应该怪我自己。
35、不少理论家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大规模介入,这个时期的理论家仿佛丧失了民族传统,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不足为训。
3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而发。我们学生通过读书,同样可以收获颇丰。
37、〖错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38、(正确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39、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40、“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1、读书,就要读的透彻,不可走马观花,贪多不求精。那么,如何才能读透一本书呢?穆老师为大家整理如下图:
42、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43、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44、(12)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45、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例句错解为“危险的语言和行为”。
46、〖错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47、火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48、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49、涣然冰释是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而不是原句所作“冰块解冻”的意思。
50、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51、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52、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53、〖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19”大火。
54、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5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足为训,因眼前困难气短更不可取。
56、(17)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57、例:每逢锣鼓比赛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
58、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59、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不能形容环境恶劣。望文生义了。
60、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61、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依依的右眼看不见东西,即使是左眼也只有0。8的视力。
62、〖错例〗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
63、(拼音): fèng wéi kǎi mó
64、(11)他对孩子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65、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66、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67、罪不容诛意思是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抵偿。
68、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69、〖错例〗一些文学期刊在对业余作者极端冷落的时候,对一些专业作家却极尽献媚之能事,搞什么组稿、约稿、专栏,致使一本刊物老是那几个作家的作品又并非佳作。有的作品枯燥乏味,不忍卒读。
70、《申论作文专项批改班》(30期·18开课·549元)
71、例: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72、不绝如缕——①既形容声音细微,②也形容形势危急。
73、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它的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74、〖错例〗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地抹着桌子。(褒词贬用)
75、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76、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乘飞机出行已不足为奇了。
77、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用手机已经不足为奇了。
- 上一篇:赞美梅花古诗十九首【文案整理24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