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文案整理108句】

admin 2023-05-31 02:05:16 个性说说

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

1、我现在派人安抚晓谕你们,赐予你们一些牛、酒、银两和布匹,使得你们妻儿与你们团聚。其余的人很多,无法全都顾及,各发一篇晓谕,你们好自为之吧。我言已无不尽,我心已无不尽,如果这样你们仍不听我劝告,就不是我有负于你们,而是你们有负于我,那我就再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2、▲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内乱,江西剿匪,战功赫赫,有“大明军神”之称

3、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

4、王阳明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所以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人毫无意义可言。(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

5、军民人等若有阳为良善,阴通贼情,贩买牛马,走传消息,归利一己,殃及万民者,约长等率同约诸人指实劝戒,不悛,呈官究治。

6、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们的心纯为天理而不夹杂丝毫私欲,犹如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只因它的成色充足而没有掺杂铜、铅等。人到了纯粹天理的境界才成为圣人,金子到了足够的成色才成为精金。然而,圣人的才力,也有大小之分,有如金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如同万镒重的金,文王、孔子如同九千镒重的金,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镒重的金,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镒重的金。才力各不相同,但纯为天理的心相同,都可称为圣人。

7、薛侃说:“草既然不是恶的,那么,它也就不应该被拔除了。”王阳明说:“你这样说,又是佛、老的主张了。如果草对你有所妨碍,为什么不拔除呢?”

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题诗》

9、嫉妒者议论说,这个年轻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 

10、他对学生陆九川说:“佛家担心父子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父子关系;担心君臣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君臣关系;担心夫妻关系是一种牵累,于是就逃避了夫妻关系,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他才要逃避。我们儒家,有父子关系,就给予仁爱;有君臣关系,就给予忠义;有夫妻关系,就给予礼节。什么时候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

11、  “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一月不雨兮,川且无波;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

12、明朝嘉靖年间,在龙冈书院旧址上修建王阳明祠。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王文成公祠,祠为四合院结构,正殿上有王阳明像,壁上有不少石刻、碑文和匾联。

13、  对于归顺的协从,王阳明都给予优厚的礼遇,且无一丝轻辱。甚至在为多次平乱而撰写的文告里,他还特别向那些沦为流寇的山民,作了这样动人的劝诫:(王守仁被贬时说的的名言)。

14、法国著名的思想家阿隆刚刚迷上现象学的时候,有一次和萨特、波伏娃在“煤气灯”咖啡馆聊天。聊哲学,也聊人生的意义。

15、既然山中贼已破,接下来,王阳明致力的是破“心中贼”。

16、  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7、王阳明说:“这是被私欲隔断了,不是知与行的本体了。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就是还没有真正明白。圣贤教导我们认知并且践行,正是要恢复知与行的本体,不是很随便地告诉你有认知就可以了。所以,《大学》用‘就像喜欢美色和厌恶臭气一样’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

18、正德三年春,王阳明经过长途跋涉才至贵州龙场。这次贬謫对他来说是个打击,然对其思想的转变十分重要。龙场在贵州西部万山丛中,虫毒瘴疠,与苗裔為邻。王阳明在这种环境中独悟格物致知,乃以默记五经之言徵之。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贵荣闻先生名,曾使人馈米肉,又重以金鞍帛马,俱辞不受。但请王阳明為象祠作记,却欣然命笔。黔西水西苗地有灵博山,上有象祠,这是苗族人禋祀之祠。王阳明以象祠之肇之渊源,抒发了一通风俗教化的道理。阳明為此文,文笔优美,文意深邃。该文收入《古文观止》。王阳明书写本幅时只三十七岁,以草书书写,草法嫻熟,笔力奔放昂扬,使转顿挫皆极有法度,字形变化多端,线条遒劲多姿,是王阳明传世草书的精品。

19、1529年1月9日,王阳明从广州返回绍兴途中,经过一个叫作青龙铺的地方。王阳明把他的学生周积叫到身边,说了一句:“吾去也。”周积问老师还有什么要交代,王阳明轻轻回答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0、  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

21、那家人惊醒了,起来到处找贼。柜子里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心想这下死定了。又转念一想,反正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就假装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引来一个丫鬟打开了柜子。柜子刚打开,他就跳起来,一掌打翻丫鬟手上的油灯,迅速跳出窗外,往院子里冲去。十几个佣人追了上来。儿子心生一计,拿起一块石头扔进井里。追的人以为他掉进了井里,都围到了井边。儿子很轻易地翻过院墙,溜回家里。老贼正优哉游哉地喝酒,儿子不禁责问:“老爸,你为什么要害我?”老贼一脸无辜,说:“儿子啊,我怎么会害你呢?今晚我不是把最好的方法都教给你了吗?而且你也已经学到了,从今以后,你可以独立行动了。”儿子一听,恍然大悟,连声感谢父亲。

22、1527年,朝廷突然又想到王阳明,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久又被任命两广巡抚,去平定广西思恩、田州两地的动乱。1528年,王阳明认定思恩、田州的“土匪”,其实是官逼民反,要解决的是“官”的问题。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皇帝,指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了民间的动乱。以招安的形式,和平地解决了动乱。同时,又以智取的手段,平定了附近瑶民的叛乱。

23、大意是:智者没有什么疑惑的,仁者没有什么担忧的,为什么要像个小人那样患得患失呢?坦坦荡荡地信步走去,一切都听从天命的安排。有机缘就做一番事业,没有机缘也不强求,就像小舟遨游在浩瀚的太虚;大丈夫在天地间光明磊落,怎么能够像个囚徒那样畏首畏尾?再贵重的珠宝也可以用来打鸟玩,再锋利的宝剑也可以用来种田。东边的老头天天害怕老虎,天天防着老虎,老虎却在夜里进了房间把他吃掉了。而西边的一个小孩完全不知道老虎是什么,完全没有怕的意识,结果赶着老虎像赶着牛。愚笨的人害怕被噎死,于是害怕吃东西,结果活活饿死了。愚昧的人总是害怕被水淹死,结果自己掉在水里淹死了。人生要顺应天命,别人的毁谤就当作鸟在叽叽喳喳。

24、《传习录》里王阳明对于中和有不少的解读。王阳明说:“诸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罢了。一个人在愤怒时,比较容易感情用事,多了一分意思,就会过于愤怒,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保持中正。现在,我们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抑制或放任,心的本体就会‘廓然大公’,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例如,出门看见有人打架,对错误的一方,我心中很愤怒,但虽然愤怒,我心中廓然,并不动气。对别人有怒气时,也应该这样,这才是中正。”

25、    1476年,家人急坏了,因为王阳明5岁还不会说话。

26、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公司的两个员工,遇到了工作上的瓶颈,于是,就去找一个禅师。禅师很轻松地说:“不过一碗饭。”于是,其中一个员工马上辞了职,去寻找新的机会;而另一个却安下心来,继续在公司里埋头苦干。多年以后,两个人都成功了,又去找禅师,禅师笑了笑:“不过一念间。”

27、越害怕什么,就越有可能出现什么,这个害怕指我们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就是当某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未来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有坏的结果。我们总是害怕坏的结果出现。结果,你越是担心,那个坏结果就越会出现。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在战场上,哪一类士兵容易死亡,结论是越是怕死的士兵,往往死得越快。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兄弟连》里,在残酷的伤亡之后,指挥官首要的任务是防止士兵出现恐惧心理。恐惧心理会传染,一旦在战场上传染,就会兵败如山倒,就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被几十个人打败的情况。

28、孟源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就应当拔除’,为什么又是从外在形式上起念呢?”王阳明说:“这需要你自己用心去好好体会。你要除草,是安的什么样的心?周茂叔不除窗前之草,他安的又是什么样的心?”

29、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30、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31、他分析自己“为什么要结婚”和所谓“高贵的情感”无关。而且,他很清楚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有别的期望与目标”,并不是只有爱情,只有阿琳。“我要贡献全部心力,为物理学付出。这件事在我心中的分量,甚至超过我对阿琳的爱。”

32、四年里,他每天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沿江徒步数十里,风雨不断。

33、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守仁

34、“十年一觉扬州梦”,转眼间郑板桥来到扬州已近十个年头了。他一路走来,却一直是磕磕绊绊,甚至到头来依然是一贫如洗,犹如大梦一场。郑板桥本抱着“得志泽加于民”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却因仕途生涯坎坷曲折,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苦闷。

35、而他为龙冈书院学生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最能体现他的教育理念,贯穿了他的心学法则。全文的翻译如下:

36、王阳明把希望寄托于天下人,寄托于唤醒天下人的良知,人的觉醒。他把传统儒家的“得君行道”的“君”改成了“个人”。所以,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的一次自我革命。

37、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呢?富兰克林讲过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我们的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增加痛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未来的结果不确定的时候,你的担心、害怕、恐惧都是没有意义的。

38、这正是明朝官场的一般情形:真正做事的人很少,皇帝身边的人基本都是热衷于尔虞我诈,争着哄皇帝开心;而大多数人,只是在看热闹。

39、阳明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致良知。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人的一生要做的便是把心和物、知与行统一起来。以良知来分辨善恶,通过实践自省来实现为善去恶。

40、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2、▲阳明授学图,阳明先生的心学发扬广大跟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分不开关系

43、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44、79岁那年的秋天,他与师弟无用来到浙江富阳。

45、苏轼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人生真是难以捉摸,错也能错出一段美丽:失意的人生,却让苏轼拥有了人生的诗意。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46、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47、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王阳明曾经按照朱熹的学说,去格一草一物之理。有一次决定穷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反倒大病一场,如此努力,也没实现“心”与“理”的融合。

48、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49、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郑板桥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特立独行、一生超然,在艺术的世界里苦心研修、戮力前行,并最终在“诗书画”三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郑板桥出身卑微,四十四岁考中进士,身处官场的他面对权贵从不屈膝,在他眼里,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他心心念念想的只有百姓的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一生虽屡遭坎坷(家道中落,年幼丧母,穷困潦倒,时乖运拙),但他却愈挫愈奋,并最终在有限的生命里程里,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50、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51、对于私欲,最好的办法是在萌芽状态就遏制它。王阳明告诉学生:“要想这颗心纯是天理,没有丝毫的私欲,就要在私欲没有萌生之前加以防范,在私欲萌生时加以扼制。在私欲萌生之前就加以防范,在私欲萌生时加以扼制,正是《中庸》中‘戒慎恐惧’、《大学》中‘致知格物’的功夫。除此而外,再无其他的功夫。”

52、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所谓的“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如果首先揭发他的过失罪恶,极力地斥责,使他无地容身,他将产生惭愧羞耻或愤怒怨恨的心。虽然他想要委屈自己来听从,可是在情势上已经不可能。这等于是激怒他,使他做坏事了。

53、第一种是偏于“恶”的私欲。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原则,伤害别人,违反伦理,也包括平常讲的各种人格上的缺点,比如杀人、偷盗、说谎、虚伪、爱说闲话、嫉妒,等等。这些都是“恶”。

54、“因此孔子会感慨:‘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只想洁身自好,却乱了君臣间大的伦理关系),‘果哉!末之难矣!’(坚持到最后是多么困难啊)唉!若非真诚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心情呢?至于那些远离世俗而没有烦恼的,那些乐天知命的人,自然可以什么情况下都悠然自得,就像日月运行、四时更替那样和谐而生机勃勃。”

55、通约之人,凡有危疑难处之事,皆须约长会同约之人与之裁处区画,必当于理、济于事而后已,不得坐视推托,陷入于恶,罪坐约长约正诸人。

5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57、唉!我哪里是真的想杀尔等啊!你们非要残害我那些善良百姓,让他们无衣御寒,无食果腹,无房容身,无田耕种,让他们父母死亡,妻离子散。我想让他们躲避你们,可是家园已被你们侵占,他们已经无处可躲;我想让他们送钱财给你们,可是家资已被尔等掠夺,他们已经无钱财可送。如果你们站在我的位置想一想,也会认同必须要把你们全部剿灭。

58、  王阳明的军功,并非依靠的是小聪明。他一直在学习,而且不像同时代寻常儒生那般学习,除了八股文,他致力学好兵法,并在少年时代出游四方,纵观山形地势,小小年纪,已有经略四方之志。

59、“我爱她”是激情,“我要照顾她”是责任。激情是容易的,责任是困难的。很多婚姻之所以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只有激情,而缺乏责任的考量,没有认真考量过彼此能够为对方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激情是一切的开始,没有激情,就没有爱,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婚姻;但婚姻能够走多久,最终取决于彼此愿意并能够为对方承担多大的责任。你愿意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够成就多长久的婚姻。

60、当他的师弟无用看到这幅画作时,热泪纵横,久久不能言语。

6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守仁

62、  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卢那察尔斯基

63、巍然挺立的“知行合一”石头牌坊,23米长14米高,是榫铆结构的花岗岩整石大门,大门上梁,由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李铎题写的“知行合一”四字,字体刚劲有力,牌坊整体重量达到了1500吨,四面八柱,承载了阳明心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分量,是目前唯一以“知行合一”命名的整石牌坊。修文县通过全球征集的方式,由中国楹联协会精选了四副对联,镌刻在牌坊里柱上,集中呈现了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系统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价值。

64、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薛瑄《读书录》

65、“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守仁《传习录》

66、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7、傅山先生的气节,无论是源于国仇家恨还是源于他超前的思想境界,都可称得上是一种道德上的典范,400年后,仍应受到我们推崇与尊重,因为这已成为传统文化和历史中的最光辉的一部分。

68、  数百年间,瑞云楼经过风,经过雨,甚至经过一时的冷落,但是,它与王阳明浑然一体的堂正之气,却依旧长存。

69、功成名就之后,王阳明才深感父亲当初的用心良苦,虽已是一代名儒,但盛名之下,仍时不时自嘲年少不思学业的幼稚,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特别看重族中子女学业的原因所在。

70、  在王阳明看来,小至族箴家规,大至治国、理政,其核心理念并无二致,这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止至善,这已不仅仅是一代名儒对一个家族的贡献那么简单了。王阳明在治理南赣期间,推行《南赣乡约》,开启了当地以道德教化实现乡村治理的先河。在家则遵孝悌之义,循礼仪之规,扬文明之风;在乡则相助相恤、劝善戒恶、讲信修睦,息讼罢争,这些乡约民规与姚江王氏倡导的家训家规如出一辙。因此我们可以说,家风、民风、社风,从来都是融为一体的,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做到了,这就是他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是值得我们珍惜传承的宝贵财富。

71、    弘治九年,先生25岁。会试再次落榜。这一年发生了颇有争议的“会试泄题案”,同时参见考试的唐伯虎等人,也都受了影响。落榜后,王阳明说“世以落弟为耻,吾以落第动心为耻”。回到余姚老家,效仿古人,在龙泉组建诗社,纵情于山水,驰骋于诗词歌赋,于之应和者不乏当时“文坛七子”等名流。可是这时间不长,弘治十年,也就是第二年,因为边疆告急,推举人才,就回京了。

72、世上万千英枭,人间再无李敖——隔壁老王写李敖(上)

73、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74、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不是寻常人,从小聪慧,过目不忘,36岁时考中状元,至少这科举成绩,比儿子要好得多。而且王华道德高尚,品行纯正。

75、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76、王阳明名言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7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8、    明成化二十年,先生13岁。母亲郑氏去世,其父的妾氏被服正,但继母对阳明不好。王阳明展示了小孩子的顽劣、聪明的本性,与巫婆唱双簧,用“褥下藏乌鸦”的方式,假装生母来托梦,略是小计,惩治了后母,再也不敢对他不好了。

79、玉宮桂樹秋正馥。最上高枝堪手折。攜向彤墀獻 

80、薛侃说:“如此说来,善恶全然和物没有关系了。”王阳明说:“善恶自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情绪所动即为恶。”

81、清代的气节论。清人王夫之认为,人的生命是珍贵的,作为人,就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还有比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这就是道德,即义。对于生命和道德理想的关系,王夫之深刻地指出,只有体现道德理想的生命才是可贵的,在生命与义发生冲突时,为了维护义,是可以牺牲生命的。他说:“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尚书引义·大诰》)

82、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83、这首诗写的游山。大概的意思是,山上的源流隐藏得很深,刻意去寻找却很难找到,当你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却自然而然地一下子找到了。一切都是“吾性自足”,一切都在整体里,何必寻章摘句,弄得支离破碎?这首诗很明显,在讲朱、陆的异同。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对于如何成圣,看法不一样。陆九渊认为只要抓住“忠恕之道”,就可以一通百通了,所以,首先一定要弄明白“忠恕之道”。如果不弄明白忠恕之道,那么再怎么下功夫,再怎么苦读,都没有用。朱熹却强调要博闻强识,要在广泛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不断领会其中的精神,最后才能成就忠恕之道。王阳明赞成陆九渊,不赞成朱熹,认为朱熹的方法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方法。

84、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他来到中国西南山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他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85、没有必要迷信权威,更不要迷信什么教育模式,每一种模式或方式,都不可能是灵丹妙药。每一个孩子都很独特,有他自己的因缘,只能针对他的个性和环境,给他合适的教育。

86、王阳明早年有一段时间沉迷佛教、道教,但后来就渐渐放弃了。他此后曾经多次解释自己抛弃佛、道的原因,是他认为佛、道缺乏对于世间责任的担当。王阳明批评佛家为了不为亲情所累,就远离父母,而在他看来,不想为亲情所累,恰恰应该充分地表现、承担亲情,也就是尽孝道,才是真正不为亲情所累;因为亲情就是每个人的良知和天性。

87、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88、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不是寻常人,从小聪慧,过目不忘,36岁时考中状元,至少这科举成绩,比儿子要好得多。而且王华道德高尚,品行纯正。

89、为什么宸濠叛乱的时候,大多数官员都是在观望?

90、林则徐禁烟不久,局势迅速恶化,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道光帝求和心切,便将林则徐发配新疆,以安英方。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林则徐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到达新疆后,林则徐不顾年老力衰,“西域遍行三万里”,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

91、第二件是“大礼议”之争。皇帝朱厚照没有子孙,死后让他的堂弟继位,就是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世宗觉得不能不顾自己的亲生父亲,坚持要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追封为皇帝。这引起大臣的争议。王阳明却沉默了。不久,他在一首诗中写了这么一句:“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92、被发现后,小主人的父亲决定将错就错,但是假兰彻最后拿到的所有文凭必须给儿子。

93、  有明一代,由于百姓们承受着沉重的负但,一些过于贫穷的百姓,加上一些好逸恶劳的流民,便纠结一处,为乱一方。他们强抢官府仓廪,同时也会打家劫舍。百姓本来很苦,加上乱民的危害,实是雪上加霜。当时的形势,正如史书所述:“终明之世,无一日无民变,终岁不绝。”

94、在我看来,父母最应该帮助孩子的,是让他学会运用自由意志,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为孩子做决定,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要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生活的意义就在于选择。

95、政府机关去服务,多求进步图自强,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放弃一时安乐为民族。

9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时光一现,兔走鸟飞,成长,恰似一场花开,种花的人是我们,看花的人亦只有我们。花开花谢总有时,而我们依然尽力成长,创造更加绚丽的人生精彩,花开便是收获,其中滋味,自是百般。——《你来看此花开时》

97、全文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取自《传习录》)

98、第三种是只为自己,无益于别人的欲望。比如“养生”,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私欲”。一个学生问他如何养生,他这样回答:“一定要这颗心纯乎天理,没有丝毫的私欲,这才是做圣人的功夫。你所说的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入室再驱赶的现象,是被自私自利、刻意追求造成的,而不是克治荡除本身的问题。现在你说养生最关键的是清心寡欲,这‘养生’二字,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根源。有这个根源隐藏在心中,就会产生你所说这种情况,就是东边的除掉了而西边的又生发出来。”

99、    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100、王阳明一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里,把儒家的自我担当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心学,就是他在生活里不断自我担当的过程里渐渐形成的。在个人兴趣和社会责任之间,王阳明更重社会责任,并通过修行把自己的兴趣融入社会责任之中。

101、若能听吾言改行从善,吾即视尔为良民,抚尔如赤子,更不追咎尔等既往之罪。如叶芳、梅南春、王受、谢钺辈,吾今只与良民一概看待,尔等岂不闻知?尔等若习性已成,难更改动,亦由尔等任意为之;吾南调两广之狼达,西调湖、湘之土兵,亲率大军围尔巢穴,一年不尽至于两年,两年不尽至于三年。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纵尔等皆为有翼之虎,谅亦不能逃于天地之外。

102、  五百多年以后,我们仍能通过一封封阳明家书,看到这位老人一生“诲人不倦”的执着,“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一切举业功名等事皆非所望,但惟教之以孝弟而已”,句句箴言,犹如耳畔,日久弥新。

103、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遍尝世间药草,只身跋涉险远。是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凭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104、  人生有很多的驿站。人生道路走得好不好,有的驿站,往往至为关键。

105、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惟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正是这“一肚子不合时宜”让他有了一个坎坷艰难的一生。

106、  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胡耀邦

107、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