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文案整理72句】

admin 2023-06-01 02:41:24 个性说说

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

1、(载酒问字):载:携带。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以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3、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4、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5、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6、典故: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7、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8、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

9、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10、(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1、释义: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2、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凿壁偷光、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囊萤映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全神贯注

13、释义: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4、(雪窗萤几):《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15、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16、示例: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17、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18、勤勤恳恳: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19、译文:高贵的人,不分早上还是夜晚,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何分辨为善去恶。

20、释义是。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21、姐姐王芳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考上了大学。

22、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23、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4、(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25、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夙夜匪懈夙兴夜寐无冬无夏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孜孜不倦坐以待旦争分夺秒手不释卷

2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7、(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8、(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9、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1、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出自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3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卫填海始终如一始终不渝水滴石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死不瞑目

34、解释:形容刻苦学习。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35、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6、悬梁刺股,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37、解释: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出处:唐·韩愈《昌黎集·一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8、  8) 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39、(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40、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41、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43、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44、出自: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4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46、释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7、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48、毕老师拉二胡拉得非常好,他不是照猫画虎而是勤学苦练而成的。

49、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50、解释: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示例: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51、解释: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52、  5)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53、(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54、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此时特指家贫读书刻苦。

55、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56、 (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57、你只知他出口成章,却不知他十年寒窗,勤学苦练的过程。

58、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59、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出处:《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1、悬梁刺股,读音xuán liáng cì gǔ。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学习努力的诗句

63、(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64、出自:《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5、 (示例):苏颋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宋·王傥《唐语林·文学》

66、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6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68、释义: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69、(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70、  2)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71、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