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马相伯名言名句【文案整理60句】
admin 2023-06-02 02:12:23 个性说说 ℃马相伯名言名句
1、中国教育会会长于此时改由黄宗卿担任,却闹起会与社谁为主体之争。章太炎主张不与学社合作,吴敬恒较袒护社员。蔡元培原本态度温和,不随便袒护一方,但一向保持和平态度的蔡元培却为吴敬恒的一句刻薄话所激怒,忿然道:“我本要上德国留学去,我辞去会和社的事。”
2、蔡元培生于同治六年(1867),家乡是浙江绍兴,和鲁迅同乡。绍兴便是人尽皆知的“师爷”产地。绍兴的文化气息很重,是盛产文人的地方。蔡元培的乳名叫阿培,入塾读书时才叫元培,字孑民。父亲是钱庄经理,蔡家数代从商,祖上没有读书登科的人。
3、江苏丹阳有个马家村。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就位于1840年3月6日出生在这个村子里。
4、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5、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6、"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明明相代",日月光辉长久照耀,象征舜禹禅让将给天下带来无穷光明与福祗。《卿云歌》因为出自传说中的圣贤之口,具有感召国民的巨大力量;而且舜以庶人登帝位,又禅让给禹,足以为平民政治的楷模,与清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时代背景颇为吻合。所以,民国二年教育部征集国歌,众议员汪荣宝便将《卿云歌》稍加损益,提交部议,得到吴敬恒等名流的赞同,起到了临时国歌的作用,1921年更被指定为正式国歌。这样一来,校名与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歌同出一源,复旦与近代中国反帝、反专制的主旋律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马相伯名言名句)。
7、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8、澎湃新闻: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多年前即被列入全国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其历史风貌区的特点表现在哪里?
9、生命就是一股激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10、张志让(1894~1978)(1949年7月-1952年9月)
11、那么泗泾古镇的核心竞争力、辨识度在哪里呢?从泗泾的历史风貌来看,我认为上海提出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泗泾古镇都是具备的。比如说海派文化,不管是新闻界《申报》掌门史量才,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他们展现的都是近代上海海派文化开风气之先的品格。又比如红色文化,泗泾的红色文化是深入内涵的,史量才是爱国人士,因为不满当时的反动统治,被蒋介石派人暗杀,死后安葬在龙华烈士陵园。马相伯被誉为“人类之瑞”与“国家之光”,国共两d都高度认可,是大师、脊梁骨,而且也是非常爱国的一位老人,他曾写下“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名言。
12、梁漱溟说:“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马相伯名言名句)。
13、于右任是书法大家,他创造了优秀的“于体”,成为后世模仿的榜样。
14、为了践行自强求才的理念,他必须筹集更多的资金。他甚至决定把自己家拆了,改建成一所学堂,再把自己所有的土地捐献给天主教代为管理,以此创办了"中西大学堂"基金,专门给需要的学生使用。
15、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16、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爆发。一段上色修复的五四运动现场,带你感受那个救亡图存的大时代。致敬!
17、此外,泗泾的民俗文化、非遗在上海也是比较有特色的。泗泾现在一共有国家级、上海市级、松江区级的非遗七项,特别是十锦细锣鼓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8、结合泗泾的优势来看,我们认为定位于呈现传媒的历史与当下是可以考虑的。通过合作,史量才的故居以后在开放的同时准备呈现与《申报》相关的展览,尽管现在《申报》已经没有了,国内很多报纸也在停刊,但是报纸的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载体继续发展,以前是电视、广电或者报纸,现在大多是手机、电脑等移动端阅读。而且我们本身也是有这个历史渊源,这在全国的古镇中也是独一无二的;第二是泗泾的非遗,包括十锦细锣鼓、皮影戏等。我们跟相关的资源对接,把它们集中展示出来,这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是很有吸引力,但不是比较低端,比较泛化的小吃、小商品的概念。
19、抗日战争爆发,他流离失所,复旦大学迁移到重庆,但他已经身无分文,卖了很多自己写的字,一张五十元,却收获了十万元,可见他有多艰苦,累了就休息一下,知道自己写不动了为止,最后他于自己的孙女说完最后一段话,便走了。马相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为教育献身,他为拯救中国已经奋斗了一百年,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承担着理想,更应该对祖国做贡献。
20、像钱玄同“把古书扔进茅坑”“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之类的言论,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且钱玄同本人在晚年,也对自己早年的极端言论表示了后悔。
21、学社社员劝其姊妹就学,自此女校学生渐多。爱国学社成立后,蔡元培等几个具有进步和革新思想的人士,从此与一群热情奔放的青年学子日夕相处,彼此间互相影响,言论和思想都有了急剧的发展,不久便激起更大的浪潮,震撼了上海甚至整个中国。
22、马相伯对学生非常爱护,他重建了孔子有教无类的传统,只要是有才能的、愿意学的人,马相伯一律收入门下。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于右任的例子,于右任因作诗讽刺慈禧太后卖国,遭到通缉、逃亡上海,马相伯毫无畏惧地收于门下,还免其学杂费,为安全起见,马相伯让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并对他说:“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这影响了于右任的一生。
23、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24、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25、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26、青春向阳,不负芳华,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27、1905年,他们重新拥戴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复旦”便是于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
28、现在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9、当下首要任务,不是要走向世界,而是要回归人类。
30、他们的婚礼别开生面,形式别致,贺词亦谐,有人知他主张男女平等,故意在贺宴上说:“倘黄夫人学行高于蔡先生,则蔡先生应以师礼视之,何止平等?倘黄夫人学行不及蔡先生,则蔡先生当以弟子视之,又何以平等?”蔡元培答道:“就学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言,总是平等。”说得全场无不首肯。
31、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32、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网络名言)
33、☞ 2020年河南各地市名校密卷汇编50套(收藏版)
34、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
35、1903年,在震旦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马相伯发表演说,反对科举制度,反对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奴隶”之学、“为人”之学,提倡“格物穷理”之学,“自主”之学。他虽是天主教徒,借用教会力量办学,却宣布办学三条宗旨: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他以60余岁高龄,亲自教授拉丁文、数学、哲学,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为教材,视学生如家人子弟,共食同游,亲切恳谈,循循善诱。他还规定学校内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财政公开,藉以养成共和精神。
36、可以说马相伯创立的这所学校,不仅广纳很多优秀的学子,更是成为了高等人才的聚集地。
37、不乖,不怕,不识相,不满足,不谦虚,不自量力,不承认命运,不相信他们说,不把失败当成失败。接受,所有挑战。
38、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39、曾孕育了元代大儒陶宗仪、民国时期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上海报界巨擘史量才等名人的泗泾古镇,在历史曾经有着“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的盛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延续千年的泗泾古镇的历史街区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被摒弃在历史的一隅。2013年初,经国家六部委评审认定,泗泾下塘村被列入全国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一。
40、这个事件对清末学界的影响无比重大。蔡元培和吴敬恒、章太炎、蒋维乔等,便在中国教育会的二楼成立“爱国学社”,社员55人,都是南洋公学的退学生。
41、光绪三十一年春,得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名流的支持,马相伯在江湾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中秋节(1905年9月13日)正式开学。马相伯担任校长。辛亥革命时,已70高龄的马相伯被孙中山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一八”事变时,马相伯已91高龄。他深感国难深重,为救亡呼号奔走,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被公认为“人类之瑞”“国家之光”。
42、当时国内的革命人士主要集中策划暗杀和暴动,但暗杀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革命的方针和步骤也无法确定,因此大家对革命的前景仍然非常黯淡。蔡元培的内心不免会有失落的感觉,因此改变一下生活环境的欲望便愈来愈强烈。到这年秋天,听闻清廷有派遣编修、检讨出洋留学之议,便决定进京销假,申请留学欧洲。临行,把同盟会干事一职托他弟子黄炎培代理,并将秘密文件及名单多种交给他保管。蔡元培离开上海,独自前往阔别了8年的北京。
4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44、“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源之谓。”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45、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46、1930年,谭其骧在潘光旦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中国移民史要》。同年9月,他来到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对历史地理产生浓厚兴趣。勤勉而又有天赋的谭其骧,很快在学界声名鹊起。1934年,谭其骧与其师顾颉刚共同创办了专门研究中国沿革地理为宗旨的“禹贡学会”,以我国最早一篇系统描述全国自然、人文地理的著作——《禹贡》作为名称;并决定创办《禹贡》半月刊,作为学会的机关刊物。发刊词中,谭其骧写道:“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大家希望有一部《中国通史》出来,好看看我们民族的成分究竟怎样,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应当归我们的。”
47、张晔: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的特点在上海地区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建筑比较集聚,以下塘核心区为主,包括周边一些临近的区域,大概有五十多处的文保建筑,这其中包括文保单位和文保点。
48、可是,马相伯对于兴国之事从来没有放弃。已经91岁高龄的他看到了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刻的明白自己的一份力对于国家来说有多重要。于是他亲自执笔作书,用自己的作品总共筹到了十万元,用来支援部队。
49、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0、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莽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培根
51、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52、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
53、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莽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培根)
54、在是非面前无动于衷的人,将堕入地狱最深最黑的地方。(但丁)
55、清朝人物,中文名:马相伯,别名:若瑟马相伯
56、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然不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所写,却完整体现了“五四”精神。
5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58、“五四”精神最主要的是启蒙,是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对国民进行启蒙的新文化运动,遗憾的是未能最终完成。
5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 上一篇:珍惜生命的名人名言有哪些【文案整理51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232℃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159℃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20句】
- 150℃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147℃做人先立德的名人名言【文案整理77句】
- 135℃邪不压正经典台词【文案整理50句】
- 117℃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14℃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13℃名人名言网络弊大于利【文案整理52句】
- 112℃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09℃幽默风趣的故事300字【文案整理2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