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论语里的名言十条【文案整理74句】

admin 2023-06-08 02:27:45 个性说说

论语里的名言十条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论语里的名言十条)。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会听信毫无根据的传言,更不会到处传播。

4、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6、出自《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样才能断定他之后不如现在的人呢?

7、分寸感,“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8、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说:“以道为自身的志向,以德为自身的根据,依从那些仁德之事,以六艺为其活动范围。”

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2、凡是油嘴滑舌,见风使舵,善于讨好取悦别人的人,一般都不是厚道之人,应该小心提防。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4、君子周急不济富。——《论语·雍也篇第六》。

1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17、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8、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0、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一一《论语:卫灵公》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师北定中原日,无忘告乃翁。

25、君子会去周济那些需要救助的人,而不是使得富人更加富裕。

26、不会要小事上去衡量君子,但是君子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小人不可以让其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在小的事情是衡量他。

27、两个观念相差甚远的人相处则是“难于上青天”。

2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31、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2、出自《论语·雍也》。为人如果不具备质朴,即便再有气质,也就令人生厌,如果只有质朴的本性,而没有气质,也会使人厌烦。只有质朴同气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成为真正的君子。

3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4、 美玉尚有瑕,人亦存不足。人活世间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谦虚的姿态对事对人,谦虚使人进步,反思促人成长。

3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36、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37、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38、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40、出自《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而小人会经常局促不安。

41、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42、君子端庄矜持,不和别人争执,和大家相处融洽,但不结d营私。

43、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44、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4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46、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7、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4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9、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5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1、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52、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4、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5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56、出自《论语·学而》。礼存在的作用,是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如果人们不讲求礼仪,这样便会时常存在战争,因此需要用礼仪去化解矛盾,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57、语出《论语·八佾》。君王应当依从礼仪去使用臣子,臣子也应当竭尽忠心,去侍奉自己的君王。

58、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5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6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64、语出《论语·雍也》。君子会去周济那些贫穷的人,而不会去周济那些富有的人们。

6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7、解释: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69、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70、君子之所以会出仕做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行君臣之义。

7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72、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7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